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9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笃实精微,历历在目   一一读评宁雨传记文学《郭守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21 0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21-5-21 18:43 编辑


笃实精微,历历在目
  一一读评宁雨传记体文学《郭守敬》


  郭守敬是生长于中华文化土壤的一位泽被后世的科学先贤,他的影响力烨烁古今,崇誉国际。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学组织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和太空中编号2012的小行星分别以“郭守敬”命名,原因在于,郭守敬是公认的13世纪中国和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笔者曾在邢台市达活泉公园参观郭守敬纪念馆,这个幽静的展馆以四个展厅陈列郭守敬一生建树的不世之功,观之震撼,令人肃然起敬。当时曾想,如果有一本书能全面综述郭守敬生平伟绩,使这位了不起的文化先贤能离我们近一些,让这位700年前的科学家的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悉为世人所知,将是多有意义的事啊!


  惊喜的是,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一套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我终于看到了这本《郭守敬》。书作者是燕赵作家宁雨,宁雨给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作的这本人物传记,是河北人写家乡事,有情、有景、有据,堪称了解这位元代科学界巨擘的最佳捷径;这本最新的《郭守敬》人物读本,以散文笔触娓娓道来,文字雅致好看,很像一挂栩栩如生的先贤素描卷轴,在疏朗有致、深入浅出之间己将郭守敬的一生伟业精细传神地展现开来,读之给人启迪,予人教化,引人思索。

  读这本《郭守敬》会发现,书中不仅有鲜活生动的故事,也有翔实可靠的资料。在这本极具传习价值的中华人物故事读本中,作者宁雨精微的笔触跨越了漫长历史,将郭守敬的生平事功以时间顺序贯穿、定格,并以文字涵养为郭守敬身上特有的笃学实干的学者精神,这种难得精神的可贵处在于它在后世依然适用可参。细阅文本,反观当下,古人纯德笃实的贤者风标足令今人仰止;走近先贤,古为今用,当先贤故事透过当下价值这面滤镜加以解读,这本《郭守敬》便有了极富驱动力的现实感动。

  《郭守敬》以直观明了的记叙为后人揭示了一条有志者自我实现的通途。郭守敬身逢乱世,其时元朝统治者将人分四等,北方汉人列第三等人,被社会边缘化的郭守敬是以笃学实干的奋斗方式实现了志向。书中提到了郭守敬从小敏学讷言,书不离手,在爷爷郭荣的教习下五岁识星,七八岁能看地图,天文地理领域的浓厚兴趣在邢州紫金书院进一歩深修精进,他系统学习了《诗经》《尚书》《易经》以及地理,算数,天文,历算,在学科自由、唯道唯学中积累了深厚学养。学习期间即自荐河长,主动实地锻炼。他注重考察,亲自下水取泥样,书中这样写道:"第一次入水,他徒手从北至南朝着北城门的方向行了一个来回。在水深流急的地方,提气凫水而过。它行得很慢,细细观察着各处水流变化,小漩涡等情况。第二次入水,携带了标好刻度的长杆。在水最深的地段,他憋好气潜下水底,设法进行栽杆测量。第三次,携带了一把钢锨和一个袋子。这一次,他进行了水底取泥。"几番这样不辞辛劳的勘察,与河工吃住于工地窝棚,挖河清淤,开塘筑堤,二十岁的郭守敬终于治理了百年不治的邢州水患,为家乡人民做成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也正是这种事无巨细的实干精神,使郭守敬接下来在水利工程,农田灌溉,水路交通上大显身手。后来他修建金水河,引玉泉火解决了元大都(今北京)城市供水问题,再后来他官居同知太史院事(正三品),依然携学生访查山川形貌,河流走势;尤其在四海验测晷影长度时,郭守敬的足迹甚至到达了中国的南海林邑……读万卷书并行万里路,郭守敬用笃学与实干的智慧人格成就了他作为元代普通出身的北方汉人的一条充满挑战的逆袭之路,这无疑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人生奋斗的励志样本。

  在郭守敬的人生风景里,很幸运地拥有紫金书院同窗这样的"梦之队"。郭守敬自小失怙失恃,由爷爷郭荣带大。《郭守敬》这本书开篇即是爷孙二人巡河时的场景对话,这并非一段凭空虚设,而一定是童年郭守敬的生活日常,也是郭守敬立定志趣的关键环节。郭荣身为一介汉族知识分子,本身学识丰富,认定天赋卓异的孙子可成大器,遂将年轻的郭守敬引荐进入才俊集聚的邢州紫金书院。在讲学盛行的紫金书院郭守敬逐渐展露头角,形成了以刘秉忠为领袖的"紫金书院五杰"这样紧密高端的学习研究群体,后来的“五杰"全部成了忽必烈政权的梁柱。“紫金书院五杰"是郭守敬朋友圈的核心朋友圈,也为他日后大展鸿图提供了自然的契机。郭守敬得张文谦引荐,面见忽必烈而被授予"提举诸路河渠"一职,从而登上了施展抱负的梯子;在西夏治水中,他亲访乡贤,得平民拓拔翁相助,将域内河渠全部疏浚完毕;在任大都水官时敢在卢沟水上开金口通漕,得皇帝忽必烈力挺,为大都成为规模空前的世界性大都市提供了用水保障;研制浑仪,是受紫金书院同窗王恂推荐司天台,在修授时历时,又得大儒许衡辅助,同时郭守敬完成了初始简仪、高表、景符、窥几、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日月食仪、星晷定时仪,这些天文仪器模型的集体亮相与空前绝后的科学创制一方面是郭守敬的真才实干,另一方面也是他以品学取信于人,得道多助的丰厚收获。

  郭守敬代表的先进文明超越了他的时代,同时也紧密地融进了他的时代。郭守敬幼时,他的父辈时逢乱世,朝不保夕,当时知识分子多选择遁世隐居,郭守敬的爷爷郭荣,虚照禅师,子聪和尚都是这样。就读紫金书院时,还是出家人的子聪已经开始关注并给学生讲解天下大势,"这世间的事情,往往人心虽以为得当,而使事势已不允许……而今大势如果蒙古最终灭宋,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他们最终要融入汉文化,推儒学、行汉法",这种巨眼识势的大局观深刻影响了郭守敬的科学研究;虚照禅师的"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在对大势有了基本研判后,郭守敬出仕后选择从事了通渠踏勘,水利农桑,重修历法,四海测验的专业具体工作。这些工作事事关系国家大治,直接造福百姓,满足了民生急需,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先进生产力杰出代表的郭守敬,在自己领域的工作得到忽必烈政府的信任并支持,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强大合力下,空前绝后地研创出多个世界第一的奇迹,也就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保持专注,坚守"地盘"是郭守敬保持专业敬业精神不改的初心。恩师刘秉忠深知郭守敬"是只专门钻水利和天文的虫子",郭守敬在"紫金书院五杰″中出仕最晚,这使他能耐得住寂寞,找准自己的擅长领域而持续深耕并最终大展宏图。郭守敬素来不关心官场,但他在天文方面是个有强大进取心的人。在修编新历的过程中,他在元朝广袤的国土上,开展了前无古人的量天测地工程。他躬身操作,总体指挥,用他专注的科学精神,破解了宇宙天道的秘密。他是忽必烈口中"巧思绝人″的爱卿,也是也是同僚口中让人拜服的学术权威。郭守敬经历的成宗,武宗,仁宗三朝,是元代最安定兴盛的时期,作为一名主管水利和天文的技术官员,他没有卷入到政治斗争中,而能有一个宽松的环境从事自己喜欢的科学创造,这成为他取得了巨大成就的重要条件。大德二年,关于铁幡竿岭泄洪渠宽的数据上,面对非议,他坚持科学论断,显示出了一个专家权威学者无以伦比的高超精确。及至晚年,郭守敬却因为贡献卓著不被批准退休,他仍无怨言,默默坚守灵台,带领一批年轻人在自己世界沉醉研究……纵观郭守敬一生,他十四年治水,五年修历,一生为工作了六十五年,所期望的就是农民回归村庄和土地,过上安稳日子,
这是郭守敬以一贯之、纯德实学的毕生所求,他无私专注的初心始终未改,值得后世的一代代畴人敬服景仰

  郭守敬的学生齐履谦曾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公以纯德实学为世师法,然其不可及者有三:一曰水利之学,二曰历数之学,三曰仪象制度之学”。对郭守敬的生平业绩,多为同代记载。比如郭守敬做的第一件事功,就是将百年不治的潦水、达活泉、野狐泉各归其流并新修石桥后,当时的大文豪元好问听说此事后,专门作了《邢州新石桥》以文记之;对郭守敬修治的浩大工程通惠河,以口述东方见闻而闻名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有所提及;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评价郭守敬的水利成就时认为他继承了大禹的绝学;再往后,专门记述郭守敬的文章寥寥无几。。作为当代人写的一部人物传记,宁雨的这本《郭守敬》足以让今天的人们通过有效阅读,熟知这位科技先贤的人生成就;书中有民族文化的自信力灌注其中,年青一代品读先贤既开蒙启智,又能充分吸收到充盈丰厚的优秀精神基因,其笃实精微,历历在目,具有明快好看的引领作用,是为开卷有益。(3350)


2#
发表于 2021-5-21 09:1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远牵版主,感谢您支持“书话评论”版块。
3#
发表于 2021-5-21 12:17 | 只看该作者
欲了解古中国科学,郭守敬是无法避开的人物。
4#
发表于 2021-5-21 17:4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了,问好老师。
5#
发表于 2021-5-24 15:55 | 只看该作者
本文是评述的宁雨传记体文学《郭守敬》。先对郭守敬做了概括介绍,随后用“以散文笔触娓娓道来,文字雅致好看”进行总体评价;随后对郭守敬的人格精神进行了提炼,对郭守敬 表达了崇高敬仰之情,更对作者的驾驭能力和书的价值进行评述。条分缕析,论述有理有据。拜读,问候。
6#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18:22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1-5-21 09:13
问好远牵版主,感谢您支持“书话评论”版块。

                                    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18:22 | 只看该作者
千幻烟 发表于 2021-5-21 17:49
拜读学习了,问好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9 11:13 , Processed in 0.05588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