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可却,去不可止
如题两句,出自于庄子的《肩吾问于孙叔敖》。
孙叔敖是楚国人,曾三次做到宰相,又三次罢官。有个叫肩吾的隐士问他:你三次当官,不见你欢喜,三次辞官,也不见你忧愁。开始我以为你不正常,现在看你眉宇间的确一派轻松,不是做作出来的。你怎么能与众不同呢?
孙叔敖说:官运来时挡也挡不了(其来不可却也),官运去时留也留不住(其去不可止也)。得失如果是指宰相这官位,那宰相这官位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得失由我心决定,那我的得失又关宰相这官位什么事呢?至于你曾经觉得我是不是正常,是否做作出来的。我正从容的想四处张望,那有心思管你如何看我呀。
二千多年前的孙叔敖,心态能如此平常,不令人不服。连孔子也赞扬他,经高山而不受阻,沉深渊而不受溺,处社会底层而不困顿,他的精神充满天地,全部给了别人而自己更丰富。(既以与人,己愈有)
得失是人生必遇的矛盾之一。当今生计维艰,人要存活,必须要得。最简单的一件事,出去工作是为了得到报酬,好买米养家。更直接的说法是,想生活过得好些,就要得到更多的钱。可以说,人的学习工作,都是为了一个得字。
为了得,所以努力。但努力了,你未必得,这道理不必细说。我服的是,孙叔敖把“我”和“宰相”分得清清楚楚。我归我,宰相归宰相,绝不因为我不做宰相了,就失去了“我”。
但我们不能因为孙叔敖说了“来不可却”,就等着富贵从天上掉下来;也不能因为“去不可止”就不分析努力而不得的原因。毕竟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努力而不得并不可耻,不努力而欲得就可耻了。我们要领会的是,面对得失,应抱什么心态。后人范仲淹的一句话,便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再说多两句,庄子的观点,对于个人的修为是有益的,但不能盲目地应用到所有的社会活动中去。比如现在疫情横行,肆虐人间,我们不可以为疫情“来不可却”而放弃积极对抗,直接躺平。那是两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