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大曹宋家桥村清代传统民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0-9 1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3-11-5 14:40 编辑

                               大曹宋家桥村清代传统民居                    高迎春

        在大曹镇宋家桥村,有一处修建于清代同治时期的传统民居。现存三间北房加两间耳房;两间西房,一个青砖影壁墙,一个青砖门楼。这处传统民居,是村民尹海龙祖上修建的。尹海龙的家族,属于杂技世家。每到农闲时候,就组成一个三四十人的杂技团,走南闯北在民间和城镇演出。他家也顺便倒卖猴子和马匹。依靠辛苦挣来的钱,修了这处宅院。

        宋家桥村传统民居,最显眼的就是这处宅院的门楼。门楼为墙垣式,宽3米,高3.5米,在院落的西南角,坐东朝西,与两间西屋相连。由于地势低洼,这处宅院建国后被整体抬高了一米左右,所以现在房屋和大门看起来有些低矮,原本大门实高4.5米左右。如果说广亮大门、金柱大门是非富即贵;如意门和蛮子门是殷实人家;那墙垣式门则只能算是小门小户了。墙垣式大门一般就墙而开,比较简单。没有倒座的“三合院”,多采用墙垣式大门,规格上次于屋宇式大门,但其中也不乏装饰精美的小门。墙垣式大门分为清水脊式、道士帽式、花轱辘式和随墙式四种。在平民院落中,清水脊门最为讲究。外形如屋顶,有前坡、后坡,覆盖阴阳瓦,中间起脊,顶部用筒瓦如鱼背,所以也叫“鱼背门”。屋脊两端各翘起一个房脊头,也叫“蝎子尾”,其形如门楼要起飞。

        道士帽门是平民百姓院落使用最多的街门形式,有前坡后坡,但不起脊,屋顶呈弧形,形状和道士戴的纯阳巾相似,故而称道士帽,实际是清水脊的翻版。花轱辘钱门,是墙垣式大门较为简陋的,也叫“花墙子门楼”,在门上用砖砌成立跺,在立跺之间用青瓦搭砌成铜钱状,以取富贵到家之意,故称花轱辘钱门。而随墙门,就更简陋了,比左右墙略高就是了。宋家桥传统民居大门,就属于花轱辘钱门,只是门上的青瓦花墙,在1958年被拆除了。这个门楼垛口,属于缩进式大套小式样,门口过梁和门上坎,都搭在大门外跺上,使得门口有了层次感。大门过梁之上,有连体漏斗状砖雕装饰。竹节形状青砖,巧妙围成匾额。在中国,竹子象征生命的张力,寓意长寿和幸福。竹节空心,象征谦虚,寓意虚心能自持。竹节毕露,被视为气节的象征,显示的是: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匾额里面写有“天水世泽”四个篆体砖雕大字。“天水”,既是雨水雪水,泛指上天的福荫。“世泽”,是指世代承受上天的恩泽,宗族世代繁荣。

        据史料记载,周代王侯都城的大小、高度都有等级差别。堂的高度和面积,门的重数,宗庙的室数都逐级递降。只有天子、诸侯宫室的外门可以建成城门状。天子宫室门外建一对阙,诸侯宫室门内可建一单阙;天子宫室的影壁墙建在门外,诸侯宫室的影壁墙建在门内;大夫、士一级只能用帘帷,不能建影壁。天子的宫室,宗庙可建重檐庑殿顶,柱子用红色,斗拱、瓜柱上加彩绘;诸侯、大夫、士只能建两坡屋顶,柱分别涂黑色、青色和黄色。椽子加工精度,也有等级差别。汉代除了宫殿有阙外,重要官署和官吏墓前也可建阙;皇帝用三重子母阙,诸侯用两重阙,一般官吏用单阙。皇帝宫殿、陵墓,可以四面开门。其他王公贵族的宅第、墓地,只能两面开门。列候和三公的大门允许宽三间,有内外门塾。所谓门塾,指的是闾门两侧之堂。据唐代《营缮令》记述,宫殿可建有鸱尾的庑殿顶,用重藻井;五品以上官吏正堂宽度不得超过五间,进深不得超过九架,可做成工字形,建歇山顶,用悬鱼,惹草等装饰;六品以下官吏至平民的住宅,正堂只能宽三间,深四至五架,只可用悬山屋顶,不准加装饰。

        宋代营缮制度更加严格,出庑殿顶外,歇山顶也为宫殿、寺庙专用,官民住宅只能用歇山顶、硬山顶。木构架类型中,殿堂构架限用于宫殿、祠庙;衙署、官民住宅只能用厅堂构架。明代对各级官员宅邸规模,都有严格限制。公候至亲王,正堂为七间,五品官以上为五至七间,六品官员一下至平民为三间。清代与明代的建筑等级制度大致相同。亲王府门五间,殿七间;郡王至镇国公府,都是三间、堂五间,但在门和堂的重数上有差别。在现存的古建筑中,仍可见受等级制度的影响,北京大量四合院民居,正房三间,耳房两间,黑漆大门。正房五间的是贵族府第,正房七间则是王府。宁津县大柳镇,有一个村叫“七间厅”,就是元初时期,宁津县令李世和为自己修的郊外之别廨。在这里别廨,就是官署的意思。所以《宁津县志》记述:“七间厅,在县北二十里,即李世和所居衙也。”到了清末时期,对民间建筑的限制略有松动,许多财主富户,才敢于将庑殿顶、歇山顶、挑檐顶用于北房和门楼建筑上来。

        宋家桥传统民居,进入大门之后,有一个青砖影壁墙,小巧而精美,原来影壁墙帽顶为阴阳瓦结构,滴水瓦和瓦当上的花纹,都很精美。可惜,已经被拆除了。两间西屋,已经倒塌,看屋内墙壁有烟熏痕迹,不用说早年也是用于居住房屋来着。三间北屋,两间耳房,建筑朴素。北屋房檐是青砖梯形椽子,椽子和椽子之间,用印花青砖分隔,显得别致而精美。耳房朝南,耳房门为青砖拱顶小门,门之狭窄,仅可容一人出入,在宁津清代传统民居中,可谓独此一家。建国之后,尹春起、尹海龙等人被吴桥县杂技团聘为演职人员,故而如今在桑园落户。老家中的这处清代传统民居,得以保留至今。



                                           2023年10月9日写于迎春堂





2#
发表于 2023-10-10 11:17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师每篇文章都看,都喜欢,唯一的,就是希望作品配上照片。
3#
发表于 2023-10-10 11:17 | 只看该作者
想想不出,大曹宋家桥村清代传统民居的风格。      
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7:37 | 只看该作者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3-10-10 11:17
高老师每篇文章都看,都喜欢,唯一的,就是希望作品配上照片。

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如果看了照片,反而扫兴了咋办?照片由摄影协会老师们拍摄,并不在我手里。等出了书,我给你邮寄一本。
5#
发表于 2023-10-10 17:47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3-10-10 17:37
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如果看了照片,反而扫兴了咋办?照片由摄影协会老师们拍摄,并不在我手里。等出 ...

好的,谢谢高老师!!!
6#
发表于 2023-10-10 23:30 | 只看该作者
盖房子盖到有文化有特征的境界,不是现在,而是以前。这种情境值得人们审视和面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6:14 , Processed in 0.04812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