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7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思绪张扬,诗意飞扬——赏析刘慧珺诗歌三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4-20 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4-5-8 12:26 编辑

                  思绪张扬,诗意飞扬——赏析刘慧珺诗歌三首         高迎春

        通过阅读刘慧珺《会飞的女儿衫》这部诗集,我深感她对诗歌的热爱,已经达到一种痴迷和责任的高度。她为生生不息的中国诗歌,添加了自己浓重的一笔,散发出迷人的馨香。作为一个心存热爱的诗人,刘慧珺把诗歌创作,当做自己心灵的事业,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一部诗歌集,243首诗歌,可见她的思绪张扬,可见她的诗意飞扬。她在诗歌创作中,不断突破自我,以诗为心的灵魂,为读者捧出了有着纯净诗意的佳篇名作。请读者跟随我的目光,赏析刘慧珺诗歌三首。

                  第一首:《熬汤》
                  想把自己的肉体
                  碾碎在风里
                  我的灵魂破壳而出
                  顺着风去呼号
                  去歌唱
                  去孟浪
                  用我虚幻的手指
                  抓住北斗的勺柄
                  熬一碗星光
                  那是尘世间七情六欲的味道
                  看见银河的轮廓了吗
                  那是我在熬汤

         读完这首诗歌,闭目遐思回味,给我的印象就是思绪张扬,诗意飞扬,大气磅礴。诗歌第一句:想把自己的肉体,碾碎在风里。这惊世骇俗的意象,着实令人惊讶。诗人的灵魂破壳而出,顺着风去呼号,去歌唱,去孟浪。孟浪一词,出之《庄子·齐物论》:“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刘慧珺用在诗中,是浪迹天涯的意思。用我虚幻的手指,抓住北斗的勺柄,熬一碗星光,那是人世间七情六欲的味道。刘慧珺的气魄,在这句诗中,得以充分展现。即便是宇宙星空,银河浩荡,借用北斗之勺,熬一碗星光,也浓不过人间七情六欲的味道。古往今来,人们羡慕神仙不食人间烟火,自由自在乐逍遥。其实,都不过是想象罢了。一个人拥有七情六欲的人生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宇宙。宇宙茫茫,人生坎坷,拥有诗意银河星空,方可点燃一颗浪漫的心,于天共老,与地共存。兴会神到,是清代王世禛关于诗歌创作的论述之一。他认为,诗人只有在触发了真情实感,产生了审美意境,即真正兴会神到以后,才有可能写出神韵天然,意味无穷的好诗。刘慧珺深谙兴会神到之妙,因此写这首《熬汤》,才这般如有神助,气魄惊世骇俗。

                  第二首:《冰面》
                  我的游魂迁徙了四千片风雪
                  终于在这里冻结
                  冻结成湖里的一条一片一点
                  死去的灰鹤在风里摇坠
                  随着牵着它的粗绳
                  满天的星星扎根在芦苇底下
                  等着太阳消失
                  它们就顺着远处的山峦
                  开出花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熟悉的词语耳熟能详吧?是的没错,它就是毛主席《沁园春·雪》的上阙。读过之后,让人感觉半个中国都被风雪覆盖了。刘慧珺的这首《冰面》,却另辟蹊径,只写了冰面一个点。我的游魂,跟随四千片风雪迁徙。冬天下雪的场景,闭目如在眼前,随风飘舞,摇曳不定。往高处看,一个人的思绪,便随了风雪迁徙。落下来就冻结在了湖面上。被冻僵的灰鹤,在风里坠落。星星般的雪花,簇拥着它扎根在芦苇底下。等到太阳西下,小雪花似乎化作精灵,顺着山峦飘升,又化作了天上的火树银花。刘慧珺的这首《冰面》,思绪大开大合,并未局限于冰面,而是随着雪花的降落,随着雪花的飞升,融合成成一个立体的画面。风雪送走夕阳,冰雪又以圣洁的名义,诚邀太阳回归。透明的冰雪,并不能覆盖一切。但能给人以思考,净化大地,以至净化人的心灵。宋代的苏轼,最先概括出作诗要“随物赋形”,并把它发展成一个具有多层面的,比较完整的创作美学观念。穷物之态,尽物之变,求物之妙,从而使一首诗歌达到精妙的境界。刘慧珺的《冰面》,将雪花融化,凝结成冰面;将雪花飞升,幻化为星星。行云流水,姿态横生,给人以美学享受。

                  第三首:《绿色的风》
                  平常时候
                  你就紧箍着灰色格子的旗袍
                  拘谨地
                  数着头发丝儿里的日子
                  一圈一圈地缠在手上
                  叶脉就从灰绿的汁水里
                  弯弯地淌出来
                  从半个春天的肚子里酝酿
                  风起了
                  这时候
                  山河壮丽
                  不如此刻我墙缝里的阳光

        刘慧珺这首《绿色的风》,标题就很诗意。风,竟然会有颜色,竟然会是绿色的。或许,绿色的风就是从“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得出的结论。可不是吗?只有春天的风,才会绿意浓浓,风刮倒哪儿,哪儿就绿了。平常时候的风,是收敛的,拘谨的,藏在犄角旮旯,数着头发丝里的日子,默默等待春天的到来。春风,在半个春天的肚子里酝酿,鲜嫩的叶脉里,就有了风的影子;鲜嫩的春芽里,就有了灰绿的汁液。当春风抚摸过大地,春花就会次第而开,七彩斑斓,壮丽了山河。尽管春风是绿色的,可依旧会带些许凉意。当阳光温暖了一面墙壁,总会引来老人们蹲在在墙根,说家事,话家常。从刘慧珺的《绿色的风》中,我看到,春风醉人;我看到,春雨含烟;我看到,土松水暖,绿浅红浓;我看到,花昭灿烂,蕊溢香醇;我看到,叶显郁勃,芳吟诗篇。所以,唐代的韩偓才赞叹“四时最好是三月”;所以,宋代的杨万里才说“二月春光尽十分”。梅尧臣认为,诗人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力求做到意新语工,道前人之所未道。这样才可以把景物描写的生动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做到意在言外,余味无穷。我以为,刘慧珺的《绿色的风》,就做到了意在言外,余味无穷。

        刘慧珺的诗集《会飞的女儿衫》,有太多思绪张扬的好诗,等待我去阅读;有太多诗意飞扬的好诗,等待我去赏析。我感觉,读一首好诗,犹如浏览一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我感觉,读一首好诗,犹如聆听一首歌谣,令人百听不厌。或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注定继续阅读《会飞的女儿衫》,注定会写出新的赏析文字来。



                               2024年4月20日写于迎春堂







2#
发表于 2024-4-20 13:28 | 只看该作者
好一篇评论美文。问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2:28 | 只看该作者
张小刚 发表于 2024-4-20 13:28
好一篇评论美文。问好

谢谢阅读留言鼓励,问好。
4#
发表于 2024-4-24 08:55 | 只看该作者
人肉包子,水浒里的女强人所为。肉体碎裂,意念熬汤,烹调滋味,随人品尝。有些惊世骇俗之感。
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5 18:17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24-4-24 08:55
人肉包子,水浒里的女强人所为。肉体碎裂,意念熬汤,烹调滋味,随人品尝。有些惊世骇俗之感。

作者刘慧珺,上海师大研究生毕业,目前在英国留学学习服装设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6 13:42 , Processed in 0.05776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