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叙写生命本身的美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5-11 1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24-5-11 16:34 编辑


叙写生命本身的美好

——读王小燕散文集《素年锦时》随感


《素年锦时》是甘肃作家王小燕的第二部散文集,包括“寸草三春晖、心有月光明、有味是清欢、时光藏诗意、生命有奇迹”等5辑,收录2016年以来写作的散文48篇,计16万字。八年前,她的第一部散文集《豆豆花儿开》出版后,我曾写过《质朴的情愫  深沉的挚爱》的读后感。这次,她又诚恳邀我写个书评,那就谈点阅读随感吧。


王小燕的散文,讲述着“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故事。这是我阅读《素年锦时》的第一感受。第一辑中的作品,从辑名即可感知是关于亲情的文本。《西汉水上的三座桥》以“桥”为抒情介质,通过父亲参与修建礼县落堂式拱架桥的江口大桥、茨坝大桥和雷坝大桥的往事,呈示父亲与路桥不离不弃的人生之路,使父亲“勤奋敬业、百般操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把工程质量”的形象跃然纸上——“桥”承载的是父亲的希望、梦想和情感,也承载着父亲高尚的人格精神。《外婆的故居》以探寻外婆的故乡平泉村的经过为主线,睹物思人、借物抒情地追忆外婆的慈祥、勤劳和乐善好施的人生往事。《一枚纪念章》采取借物抒情方式,讲述公公抗美援朝的感人故事:16岁参军,集中训练四个月后到朝鲜,被分在铁道兵部抢修战毁铁路,不怕敌机投弹轰炸,克服重重困难,以惊人的劳动热情和无比顽强的精神,始终保持昂扬的战斗姿态,有力支援了前线所需物资的运送,回国后转业地方工作,为村里发展尽心尽力,凸显出他“省吃俭用、衣着朴素、吃苦耐劳、性格耿直”的思想境界和崇高品质。《姐姐》着重写大姐对“我”的文学熏陶和言传身教,她的爱学习、参加工作后的勤奋敬业、姊妹的主心骨、超前的经济头脑等,使得她端庄秀丽、文静清雅的外貌与乖巧懂事、心灵手巧的形象更加鲜活,抒发了真诚的赞美。还有写母亲的《行走故土》、写外甥女的《甜甜》等文,字里行间潜藏着浓郁的亲情,回忆难忘的亲情往事,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以情动人,富有感染力,情深意切,也是王小燕的散文最突出的特点。


王小燕的散文,抒发着真诚的感恩之情。《怀念陈廷栋先生》是一篇怀人之作:陈廷栋先生既是文艺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也是“我”的生活中的良师。文章通过写先生生前的几件往事,让读者对先生学养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为人处事的高风亮节有了更多了解,也突出了先生谈笑风生、慈祥随和、豁达和蔼、平易近人、机智风趣、儒雅大度、人品高洁、耿介不阿的人格魅力,引用挽联“修德行善,坎坷世界中,低调人生无至憾;课图治学,儒雅流年里,高标笔墨水芳馨”概括先生的一生及精神,抒发对先生的哀悼与怀念、敬仰与感恩的情感。这篇属于她的写人记事文章中的佳作。《艾草青青》是一篇看似状物的短文,实则为借助“艾草”抒发对小舅母和母亲的感恩;通过小舅母给我讲怎么识别艾蒿与水蒿,突出小舅母的温顺善良、孝敬老人的品质,以及对其二十六岁猝然离世的伤痛与惋惜;通过写母亲继承外婆的艾灸技艺,对我进行艾灸的细节,抒发对性情温婉、善解人意母亲的感恩,尤其是母亲艾灸过程中的念念有词,犹如天籁之音的情景,道出的是母女情深的美好。《蚕姑娘》也是一篇状物之文,以儿童视角讲述童年养蚕的情景和“蚕”有关的往事,从中汲取到“蚕”生命力极强的特点,以及无私奉献的品质和至死方休的执着,抒发对“蚕”孜孜不倦、善始善终伟大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读懂蚕的一生,就是读懂了人生”的观点。《我是一名路政员》讲述作为路政员的往事,以二十七年从事公路管理的历程,从“路”的变迁与发展中见证公路人的艰辛与光辉、困苦与荣光,尤其是诸多处理违章和面对困难时的场景,更显示了“路政人”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在公路守护征程上“一路走来一路风尘,一路汗水一路高歌”的漫漫之路,诠释献身公路事业无怨无悔的情操,唱出了一曲“路政员”的豪壮之歌。还有《守护生命的天使》《爱托起明天的希望》《写给母校》等篇,也贯穿着“感恩”这一重要的元素,更彰显了淳朴的人格魅力。


王小燕的散文,还有着对生活与人生的感受,其中也融入了个人的追求与体悟。《有味是清欢》记叙和姐姐参观朋友画室的经过,感受到书画艺术独特的情趣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不仅传达出对这种生活追求的喜爱,还借机说出“不应该刻意去计较生活中的得失,应该活得实在、活得真切、活得淳朴、活得坦然”的感悟。《荷语》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从三十多年参与“自考”起笔,引出曾经多次于裴公湖观荷的往事,尤其对1998年盛夏观荷的情景做了细致描摹,把荷花绽放的姿态与颜色构绘得极其优美、生动和形象,还引入李清照的词来印证荷花的情状之美,不仅表达了对“荷”的喜爱,还对其“坚韧而生、绚丽绽放”给予赞美,也流露出“虽然荷塘小巧,但足以安慰我爱莲的心”的独白。《黄河岸边》写冬日于兰州黄河边看到的景象,尤其是从“黄河母亲”雕塑采撷到的“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接受生命赠予的一切”的感悟,是来自观察与思考的肺腑之言。《看海》写多年前和母亲到青岛看海的经过,从踏浪而行、凝望大海、沙滩漫步中体会海风吹、海浪涌的欢愉与惊喜,也对青岛这座风格别具的沿海城市进行了抚今追昔的感知,汲取到“大海的浩瀚,让我的心胸变得开阔,学会把一切放下,超然物外,超越自己”的感受,也得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海,心有多宽,海就有多远;她教会我们,让视野在浩淼的海面上逡巡,让心灵在宽阔的天地间翱翔”的感悟。《仲秋,在草堂》写沐着秋阳去成县杜甫草堂拜谒少陵先生,在汉白玉雕像前表达敬仰之余,追忆先生在公元759年在同谷的遭遇,以及对先生留下珍贵的《凤凰台》《万丈潭》《同谷七歌》等瑰丽诗篇的感怀,也对先生高尚的人格表达了崇敬,既有惆怅,也有忧思。其余的《冬日遇见佛》《风雪柏林寺》《临水而居》《剪一段时光与你相守》等篇,亦从现象中萃取到的感悟,在反观与思考中重新认识,既有深沉的感慨,也有不可忽视的人生教益。


王小燕的散文,更有着博爱与悲悯的情怀。她把观照的视野投注到更广阔的地域,用脚步去丈量,用心灵去洞察,从而汲取到更多值得铭记的启迪。《浣花溪畔觅诗魂》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在成都杜甫草堂拜谒诗圣,从赏览景观中表达对杜公的由衷崇敬,尤其对其坎坷经历和悲苦生活深感同情,不仅抒发对草堂的依恋,还对杜甫艺术成就给予极高赞誉。《高山之巅》记叙在武都兴隆乡付湾村观看高山戏的过程,对演出场景做了详尽描写,记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也对“中国戏曲研究的活化石”高山戏的抢救与传承表示了担忧。《乞巧之乡的女孩》讲述十七岁的叶儿在卫校上学期间突患疾病,在家庭无力承担医疗费的情况下,被母亲带到新疆边打工边治疗,在病情严重医院拒绝收治时,姐姐执意离婚去杭州打工挣钱为妹妹治病,本人受到鼓舞后坚持锻炼,病情逐渐好转,坐上轮椅参与乞巧的故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叶儿”的温情观照。《夜观木偶戏》对木偶戏演出的《花亭相会》《盗桃》等情节进行介绍时,特地对剧中人的悲喜表达了深情关切,不仅传递了深挚的戏曲情缘,还从中得到了启发:我们都在看戏,也都在戏外……其实都在上演各自的人生故事,悲悯之情溢于言表,也让读者感同身受。此外,在《雪忆》《秋雨潇潇品鑫香》《只为遇见你》《夏日漫笔》等篇中,依然能体察到她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其中也能找到博爱与悲悯等意绪的渗透,这和她的本性善良和心胸宽广的做人如出一辙。


事实上,王小燕的散文篇章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是她的为人处世观和价值向度的外在体现——她的写作贯穿着她的道德品质,也体现了质朴为文的写作特色。因而,我在阅读《素年锦时》后,抛却作品中存在的瑕疵,不带狭隘情绪地为她给予掌声,希望她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摆脱观念窠臼、跳出惯常思路、挖掘独特要素、理性取舍素材、巧妙安排结构和用心经营语言,写出更多更好的散文佳作,也收获更多的人生华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4-5-13 10:0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刘老师新作,祝好!

点评

感谢您的关注,祝好!  发表于 2024-5-14 10:34
3#
发表于 2024-5-13 10:1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此文,可以读出刘老师的严谨和真诚,文字历数王小燕散文的每一篇,且最后提出自己的希望,让作者认识到自己的进步空间。
4#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1:06 | 只看该作者
笑沧海 发表于 2024-5-13 10:14
阅读此文,可以读出刘老师的严谨和真诚,文字历数王小燕散文的每一篇,且最后提出自己的希望,让作者认识到 ...

谢谢您来读拙作,祝您安康!
5#
发表于 2024-5-17 15:52 | 只看该作者
刘版给熟悉的文友写了不少书评,也是难得。这样认真细致读过,写出来每一章的见解,心细如发,这是诚挚间的互动。
为你们的友情点赞!
6#
 楼主| 发表于 2024-5-19 07:54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4-5-17 15:52
刘版给熟悉的文友写了不少书评,也是难得。这样认真细致读过,写出来每一章的见解,心细如发,这是诚挚间的 ...

感谢您来读拙作,也请您多多发帖支持本版。祝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3 22:38 , Processed in 0.05743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