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奶奶的手擀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20 0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奶奶的手擀面




                                                                           文/露渊






        说起手擀面大家一定很熟悉,可是现实生活中能吃到真正的手擀面的人可能很少了。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现成的,别说手擀面,啥都有。可即便是牌子上写着手擀面,大都是机器加工的,真正的手工手擀面又有多少呢?


         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们做手擀面吃,记忆中奶奶的手很巧,不但会绣花,还会做各种各样的手擀面,虽然粮食很紧缺,但是即便是二面或者是三面,奶奶还是会给我们做出各种各样的手擀面食,来填饱我们的肚子。


         奶奶的手擀面,不论是形状还是软硬都会根据我们的口味而做。


        如果家里谁感冒了,或者是有啥不舒服,奶奶就会把手擀面做得软乎乎的,但软中带柔绝对不黏黏糊糊的。


        正常情况下父亲喜欢吃硬一些的手擀面,奶奶做的手擀面每天都不重样。


         有时候是正常的面条,面条会根据我们的爱好。有时候软,有时候硬,面条长短,粗细均匀,用邻居奶奶的话说,“赵家奶奶的面条子,锅饭里挑不出第二根。”意思就是奶奶的刀工技术好,整个一锅饭的面条就像是一根面条一样均匀。


        奶奶为了让我们都吃饱肚子,哪怕是二面,有时候是三面,黑乎乎的。奶奶会把面条切成菱形,多边形,各种三角形,还有一种被奶奶叫做是,雀儿舌尖面,真的很像麻雀的舌头。


         奶奶的雀儿舌尖面,面皮薄,舌尖均匀如出一辙,可见奶奶的刀功非同一般。


        奶奶做饭时我经常是奶奶的小助手,虽说是助手,只不过是帮奶奶填个柴火,拉拉风箱而已。但是时间长了我感觉自己基本掌握了奶奶做饭的整个过程,很想跃跃欲试,但是那时候粮食很紧缺,万一做不好全家人都会饿肚子的,所以我一直忍着这种好奇心。


         做饭的时候,奶奶先是洗过手,把我家那个漆黑油亮的陶瓷盆洗干净,再用抹布擦一遍。奶奶打开盛着二面和三面的面柜子,用一个小碗,分别抄两碗二面和三面,倒在陶瓷盆里,奶奶和面的时候会把适量的食盐直接放进陶瓷盆里,用碗盛着清水和面。奶奶说,把食盐放进碗里,如果盛下了就浪费了。水剩下了还可以洗菜用。


        奶奶和面的样子很好看,她卷起袖子,一只手拿着碗,一只手拿着筷子,一边慢慢倒水,一边不停地搅拌,只见陶瓷盆里的面粉,慢慢地变成一个个细碎的小疙瘩。面疙瘩子就像是一个个西瓜子,虽然没有那么黑,但是样子确实很像。


        随着奶奶手里的筷子搅拌,面疙瘩越来越大,最后紧紧抱在一起。二面和三面掺和在一起的面疙瘩,看起来是红色,它们抱在一起的时候奶奶会放下手里的碗,开始一只手捏着陶瓷盆边,一只手不停地反复揉搓着面疙瘩,直到面疙瘩光滑为止。


        都说不到田地里干活的人在家里待着清闲,时间久了我发现奶奶做家务一点都不清闲。父亲母亲和姐姐,整天伺候着我家的几亩责任田,我和奶奶在家带着妹妹打理家务活。


        清晨我是在奶奶哗啦哗啦地扫院子的声音中醒来的,我的主要责任就是看着妹妹,所以看到妹妹还在熟睡的话,我会继续在奶奶忙碌的身影中睡觉。


        直到妹妹睡醒以后,奶奶已经做好了早饭,早饭一般都是面糊糊汤,和二面或者是苞米面饼子。面糊糊汤有时候有鸡蛋,有时候没有。


       奶奶喂妹妹喝面糊糊汤的时候,就让我去给父亲他们送饭。送饭的篮子是父亲用柳条编制的,很轻巧也很好看,里面提着饭盆子,还有二面饼子。


        父亲他们坐在地头的白杨树下面简单地吃过早饭,我回去的时候,顺便一路掐些野韭菜,用来中午做饭的时候下饭用。


         奶奶喂妹妹吃过饭,用一块布把妹妹背在后背洗锅。那块布有好多补丁,像好多刚开的花一样好看,这是奶奶的杰作。那块布四角都有很长一段时间绳子。奶奶背着妹妹,从正面看奶奶的前胸用四根绳子交叉绑着,我看看奶奶,再看看她妈三角形的小脚,感到很滑稽,很不解,又很无奈。


        见我回来了,妹妹伸过小手要让我抱,我把妹妹接过来后,奶奶就开始准备中午饭了,那时候由于粮食紧缺,很少吃干面条。一般都是汤面条,各种各样的面条饭,简单到水煮面条,要是夏天就会有绿色,先是大地上的各种野菜,挖回来下饭,后来就有了野韭菜和小葱苗,总之是有了绿色。有时候葱苗还会用清油炝一下,炝过的葱苗下饭后,别说是吃,至今我还记得那种香味。每次奶奶要是炝了葱花,屋子里都会香好几天,而我们进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闻葱花香味,使劲地闻几下再干其他事情。


  奶奶的手擀面之所以吃起来筋道是有原因的,奶奶和好面后并不闲着,如果有土豆和冬萝卜,会在面条饭里切一些。奶奶把萝卜切成条形,比面条粗一些的那种,像筷子粗的条。而土豆会切成那种三角形,奶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面是黑了些,可饭不但要做好吃些,还要变着花样做。”


        奶奶会反复揉面,洗完土豆和萝卜揉一下面,切完土豆萝卜再揉一下面,最后看看太阳,时间差不多了再揉一下。奶奶说炉灶里生火后就不能再揉面了,不然面会没办法擀面皮,越急越擀不开。


         奶奶擀面皮的时候样子更是可笑,不知道奶奶擀面皮的时候会用多大力气,反正是用上面的整个牙齿咬着下嘴唇,说白了是用牙龈咬着下嘴唇,像是使足了劲,因为自从我记事起,奶奶的上牙床没有一颗牙齿。


         奶奶包着嘴巴,把和好的面疙瘩放在面板上,手里拿着擀面杖先是上下擀,每次擀两三下就顺时针转动面疙瘩。直到面疙瘩被擀面杖碾压成一个大饼的时候,奶奶会把面饼卷在擀面杖上,上下擀。奶奶的身子随着擀面杖向前后倾斜着,直到面饼薄如纸翼。


        奶奶在面饼上撒些干面粉,再次把面饼卷在擀面杖上,然后把擀面杖上的面饼,从中间用切面刀整个切开,奶奶取掉擀面杖,把重叠在一起的面饼分成好几段,这时候奶奶的嘴巴倒是不包着了,集中精神睁大近乎堆在一起的眼睛,舌尖抿着嘴唇,像是到了关键时刻。奶奶把两摞子面饼摞在一起,从右边开始切面条。


          奶奶的刀功真的很好,那么多面条,小沙丘一样堆在面板上,粗细均匀,奶奶那筋道的手擀面就是这样做成的。


         奶奶切面条的时候,我抱着妹妹拉风箱,风箱噗嗒噗嗒地作响,炉灶里的柴火舔着漆黑的锅底子,时不时地还有火星子飞出来。锅里的水沸腾着,那些土豆块和萝卜条的香味随着沸腾的水汽钻出锅盖,只可惜不知道为什么,它们路过我们的鼻子,没等我们吸几下子香气,就飞快地冲向屋顶,而后从天窗飞出去,貌似飞出笼子的鸟,没了踪影。


          奶奶揭开锅盖,大股子夹杂着土豆和萝卜的香气直冲屋顶,但我们还是闻到了。奶奶从锅里捞出土豆块和萝卜条,掐开了分给我和妹妹,总算是堵住了我们的嘴巴子。


          奶奶在沸腾的水里下面条子,奶奶把所有的面条子用陶瓷盆子盛着端到灶台上,一只手抓一把面条子往锅里慢慢地丢,一只手拿着筷子不停地在沸水里搅拌,那些面条子随着沸水欢快地,像鱼儿一样翻滚着。


         下完所有的面条子奶奶盖上锅盖,这时候风箱不能停,火候一定要掌握好,不然会影响面条的口感,火势弱了,面条子会更加变黑吃起来黏糊糊的,所以我按照奶奶的吩咐不停地,均匀地拉着风箱。


         奶奶很有经验地揭开锅盖,最后把葱花放进去,整个屋子里充满了葱香味。


         奶奶用勺子在锅里把葱花搅拌均匀,最后调点盐,把锅里的面条全部盛在铁盆子里。这时候父亲他们都回来了,那时候没有钟表,可是不论是在田地里干活的父母还是在家做饭的奶奶,时间都把握得很好。


  等到收割麦子的时候,奶奶会做干面条,那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事情。


        奶奶做的干面条更是让人终生难忘,奶奶擀好面饼后,在面饼上撒一层干面粉,把面饼卷在擀面杖上,然后一层层上下折叠,慢慢退出擀面杖。


        奶奶退出擀面杖后往往要吸一口气,拿着切面刀开始切面条子。切完整张面饼从最上面一层开始全部提起来,不论薄厚还是粗细特别均匀。奶奶把擀面杖一头顶在墙面上,一头顶在自己肩膀上,把面条子放在擀面杖上搭起来,像父亲拧绳子一样,顺时针方向不停地拧,使得面条更细,更筋道,那些之前撒在上面的干面粉也纷纷掉落。


         做完这些,奶奶吩咐我拉风箱,等到锅里的水全部沸腾了,奶奶把所有面条一起放进锅里,然后用筷子搅拌,以免造成面条子粘连。


       奶奶说等面条子在锅里翻滚三四次,面条子就熟了。奶奶先是在陶瓷盆里盛半盆子清水。然后用罩滤把面条子全部捞出来,最后全部捞在铁盆子里。


        奶奶做完这些,又剥了三根红葱,先从中间直接切开,最后切成丝放进盛着干面条的铁盆子里,然后在面条和葱花上撒些盐和花椒粉,味精备用。


        这时候炉灶里只剩下炭火了,奶奶用铁勺子炼清油,清油先是在铁勺子里起了一层沫子,慢慢地沫子不见了,奶奶拿出铁勺子,最后把清油倒进铁盆子里,一股子葱香随着清烟弥漫着整个屋子,慢慢地蔓延了整座院子。


        至今我都想不明白,奶奶的手擀面的那种味道,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反正自从我出嫁后,就再也没有吃到过那种手擀面。更别说闻到那种味道了,反复记忆,反复去做,从挑选食材到亲力亲为,可终究是再也做不出奶奶的那种手擀面的味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4-7-20 10:05 | 只看该作者
在乡村吃手擀面,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要说做到精致,那就不一样了。面里放盐,放碱面,都是为了避免将面条煮涝锅,那样面条就黏糊了。我们这里有一个名吃,就是大柳面,号称“金丝缠碗”,吃起来筋道,调料有麻花,芝麻盐,茄泥等十几样呢。读你的文章,知道你奶奶也是擀面高手。
3#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1:04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4-7-20 10:05
在乡村吃手擀面,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要说做到精致,那就不一样了。面里放盐,放碱面,都是为了避免将面 ...

感谢一路走来老师的鼓励支持,向老师学习,感恩遇见,安好!
4#
发表于 2024-7-21 10:49 | 只看该作者
奶奶的手擀面,滋味悠长,溢满浓浓的乡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骨肉亲情的怀恋和深情赞美,美文当赞!拜读学习,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24-8-1 16:43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 发表于 2024-7-21 10:49
奶奶的手擀面,滋味悠长,溢满浓浓的乡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骨肉亲情的怀恋和深情赞美,美文当赞!拜读学习 ...

感谢老师鼓励支持,向老师学习,惭愧,露渊如笼中之鸟,现实生活中老师是天上翱翔之鹰,而露渊就是那只井底之蛙,感恩遇见,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4:21 , Processed in 0.06467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