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燕王、核弹与李逵的两把板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16 1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秦将伐魏

  秦国要打魏国了,孟尝君受魏王的委托,带了重金去游说其他国家联合抗秦。韩赵等国家都表示愿意组建联军,到了燕国那里,却遭到拒绝。

  燕王不想出兵,还磨磨叽叽的说出理由:我们现在日子也很不好过啊,国家已经有两年欠收,而且离魏国不下几千里之遥,我也实在没办法。

  孟尝君又给他讲了一通道理,依然没有打动燕王。

  孟尝君只好告辞,临走时说:大王您执意不听我的忠言,我也没办法,不过天下马上就要大变了。

  燕王还是忍不住了又问一句:怎么个变法?说完了再走。

  孟尝君说:现在这情况明摆着,您不救魏,魏国肯定肯定会被秦国打败,而后只能割地求和。秦国拿了土地自然很高兴,于是退兵。魏王当然很郁闷,他不会和您善罢甘休的。大家当年多次约定共同抗秦,您却违约了。到那时,魏王就会联合齐国、韩国、秦国的军队,一起来打你们燕国。您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燕王一听说:先生您走吧,我听您的。

  而后派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去魏国助战。

  二、所谓核战争

  看到一种说法:一般人认为的核战争,就是其中一国朝另一国丢了核弹,然后另一国回敬一颗。于是你一颗我一颗,你两颗我两颗,两个国家开始互扔模式。

  而实际的核战争是:其中一个国家遭受了核打击,他会把自己所有的核弹都丢出去,而且目标不一定是丢自己的那一个,也就是逮哪儿往哪儿扔。

  我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因为,你在遭受了一次核打击之后,必须瞬间做出反应,不然的话,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核武器丢出去。

  而且普大帝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世界不需要俄罗斯,那么俄罗斯还需要这个世界吗?

  ——没有谁先开始,只有一起结束。

  我们国家在建国初期,也曾遭受过北方大国的核恐吓。

  据说,教员当时也制订了应对方案,包括“搬家方案”,其中也包括丢核弹的计划。目标倒不是丢还给北方大国,而是丢到漂亮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上,那里驻扎几十万M国大兵。这一搞,M国比两位当事人还着急,想方设法多次斡旋。

  初看来,这好像是极不地道的打法。而事实证明,这个计划成功了,核恐吓失效。

  三、李逵不可爱
  

  宋江在浔阳楼题反题,要被砍头了。李逵去劫法场,要杀刽子手,要杀官兵,救出自己的公明哥哥。但他手执两把板斧“朝排头砍去”,砍得多是些看热闹的百姓。

  于是,好多人不喜欢李逵,认为他滥杀无辜,生性残暴,很不可爱了。

  但设身处地想想,劫法场不是什么优雅讲道理的事儿,拎着脑袋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他已经杀红了眼,挡我去路者只是砍杀,管你什么官兵还是百姓!

  再退一步说,那些百姓只是无辜吗?他们只是一些看客,本来就是奔着“杀宋江”看个不花钱的热闹儿。这下好了,挨两斧子也算交了票儿钱。

  鲁迅说,他不喜欢“朝排头砍去”的李逵,但他也深恶着那些伸长着脖子好热闹的“看客”。

  ——至此,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句话: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2#
发表于 2024-12-16 2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4-12-17 00:24 编辑

孟尝君说服燕王,教员说服米国,其实就是老祖宗智慧里面的“制衡”。
春秋无义战,战国无交情。当时的情况燕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实力不济只能结伙制衡,不结伙就被制衡。
中国采取不结盟,并没有惹到大熊,和老米更没交情,但你米国有能力却不制止,那就逼你有所作为。
司机要是懂得制衡,也不会像现在那么惨。不过,他不亲美就当不了总统,亲美就必须惨。
鲁迅是为了唤醒那些伸长着脖子好热闹的“看客”才弃医从文的,与施耐庵不是一种文人。
3#
发表于 2024-12-17 09:0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言简意明。三个故事不同,内在联系相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3 14:53 , Processed in 0.09586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