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不以祸福易忧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3 0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从政40余载,正直做官、忠厚为人、实干办事,66岁病逝于常州。苏轼的仕途深受北宋王朝党派之争的影响,官职最高曾先后任从二品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最低被贬至正九品琼州别驾。虽屡遭坎坷磨难,但他始终从容应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特别是在外任地方官和贬谪期间,他不仅参悟世事、佳作频出,还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政绩卓著,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爱戴感念。
  
  赈灾治水 守护安宁
  
  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35岁的苏轼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自动请求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之后八年中,先后担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地方官。在地方任职期间,他积极参与地方治理,修筑防灾治水工事,守护一方安宁。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九月,苏轼从杭州调任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恰值密州连年大旱、蝗灾泛滥,加之新法推行过程中出现了操之过急等问题,民不聊生。十二月,苏轼甫到密州,顾不上鞍马劳顿,随即深入民间,明察暗访,为民请命。他看到农民正在路边处理蝗虫尸体,便询问地方官吏密州的受灾情况,但当地官吏却隐瞒实情,谎称蝗虫可以吃掉杂草,不是灾害。苏轼听后十分生气,反问这些人,如果蝗虫真的能为民除草,为什么百姓不祷告上天多来点蝗虫,而要消灭蝗虫呢?苏轼将灾情如实上报,并请求朝廷豁免秋税,同时鼓励灾民用火烧或土埋的方法消灭蝗虫,奖励米粮给捕捉蝗虫有功的人。很快,一场大雨过后,密州的蝗灾得到控制,百姓欢欣鼓舞。
  
  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苏轼赴徐州上任。当年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埔(今河南濮阳西)决口,造成大范围水灾。八月二十一日,洪水漫到徐州城下。一时间,徐州城内的富绅纷纷出城避难。为稳定民心,苏轼下令,已经出城的富绅必须返回城中,还未出城的富绅严禁出城。同时,他向民众作出郑重承诺,绝不让洪水冲垮徐州城。由于人力不足,他连夜赶到武卫营禁军驻地,请求士卒参与筑堤。在禁军长官的支持下,他带领禁军军士以及征调的四千余民夫一同奋战两天两夜,终于在徐州城东南筑起了一道高一丈、厚两丈、长达九百八十四丈的堤坝。九月二十一日,城外水位再次上涨,苏轼身先士卒,与军士们一同在堤上坚守,抵抗洪水来袭,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十月初五,洪水逐渐消退。大水退去后,苏轼与同僚出城勘察地形,寻找防范水灾的方案。商议后,苏轼向朝廷上奏,请求在城外建造可以保徐州百年防洪的石堤。但是朝廷一直没有批复,到第二年正月,苏轼调整了建造石堤的预算,改石堤为木岸,再次上奏朝廷。正月十八日,皇帝下令嘉奖苏轼在徐州的抗洪行动,并在当月准许筑造木岸四条,大坑十五处。从这次抗洪到明代天启四年的540年间,徐州虽不断发生水患,但因有木岸为屏,城市基本不受影响。
  
  轻徭薄赋 行稳致远
  
  在外任期间,苏轼与百姓接触较多,深切体会到民间疾苦。他发现,虽然朝廷规定赋税可以以交钱或交粮两种方式征收,但是一些地方仍旧规定只有交钱才算纳税。因此,农民只能卖粮,有的时候急于交税只能低价贱卖粮食。遇上灾荒之年,一些农民不得不变卖耕牛等生产资料,甚至将所住房屋的木头拆下出售,以此换取足够的钱财缴纳税款。如若连年遇灾,百姓无法生存,就会迫不得已沦为盗匪。为解决这一问题,苏轼主政地方期间,经常采取轻徭薄赋、发放物资等措施,确保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出任杭州知州,时年53岁。他到任的时候,恰逢杭州城大旱,百姓灌溉、饮水十分困难。苏轼调集人手疏浚杭州的两条运河,在要塞处建造水阀,分离两条运河的水源,让流经城市的运河无淤塞之忧。与此同时,他对西湖的水加以利用,组织民力开挖新的沟渠,设置石柜贮水,以此解决了杭州城的用水问题。旱灾之后的第二年,杭州又发生水灾,瘟疫频发,苏轼向朝廷连上数道乞赈奏状,申请救灾所需钱物,减免上交朝廷贡米,减少一半到三分之二的赋税,待来年丰收的时候补上。同时,他请求朝廷停止在杭州路各州收购常平、省仓、军粮、上供米、封桩钱等各名目的钱粮。因担心奏疏不能直接呈奏给皇帝,苏轼还给时任宰相吕大防写信,请求他关注此事。他在信中指出,杭州承受灾害的能力较弱,如若不对此事予以关注,容易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经过多方努力,朝廷准许杭州保留三分之一的米粮作平粜之用。很快,苏轼用这批米粮稳住了米价,百姓得以免除饥荒之苦。
  
  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苏轼赴颍州(今安徽阜阳)任知州。这一年,正遇到颍州春涝、秋旱,百姓以榆皮、马齿苋度日,横尸布路,盗贼群起。苏轼忧心忡忡,夜不能寐,邀请同在颍州为官,且有丰富赈灾经验的赵令畤相商。赵令畤提出,可以发放义仓存粮供民果腹,同时原价出售官营工坊和酒坊的炭、柴供民过冬。苏轼大喜,立刻起草奏书,并请赵令畤开仓放粮赈济,颍州百姓得以平安过冬。
  
  勤政为民 清廉为官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做官的足迹遍及今天的11个省份。无论是为官一方,还是贬谪流放,他都保持着勤政为民、清廉为官、造福百姓的本色。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第二次到杭州任职时,当地因大旱歉收,饥荒与瘟疫并行,百姓多有死伤,医生一时之间也没有良方。为应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苏轼将他之前从眉山老友巢谷处得来的秘方——“圣散子方”拿给医馆,用以治病。这一药方药效强劲,也十分便宜,每贴药只需一文钱,但还是有很多百姓买不起药。于是,苏轼让杭州宝石山楞严院的僧人用大锅熬制此药,在街头免费分发。这场疫病让苏轼认识到,杭州是水陆交通要塞,人口流动频繁,因而“疫死比他处常多”,应尽快设立“病坊”。苏轼从公款里拨出二千缗钱,还带头捐出五十两黄金,设立了病坊,名为“安乐坊”,由会医术的僧人担任医师,坐堂治病。为了鼓励更多的僧人参与救治百姓的工作,苏轼下令对那些三年之内治愈病人满千人及以上的僧人,由官府奏请朝廷赐予紫衣以示嘉奖。不仅如此,为了维持安乐坊的日常运营,苏轼还推出置田获利的措施,即由官府出资,购买田地,雇人经营,所获之利全部供给安乐坊。此举为安乐坊的运营提供了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安乐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由官方筹办的面向普通民众的医馆。它的出现及其运作模式引起了朝廷的关注。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朝廷将安乐坊改赐名“安济坊”,并开始在各地推广,专为穷人治病。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苏轼遭流放谪居期间生活困顿,甚至有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但哪怕是在密州挖野菜果腹、在黄州开荒自耕,他也决不以权谋私。苏轼曾在《赤壁赋》中坦言“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杭州时,有人送给他一百五十两银钱。他转手就以此人名义,捐给了安乐坊。门生李廌家境贫寒,苏轼经常资助他,甚至将朝廷赐的宝马赠给他,还写了马券,作为其售卖的凭证。他还时常带头捐款为百姓办实事。在密州时,他发现由于连年饥荒,百姓生活难以为继,当地陷入绝境的家庭会忍痛弃婴。为此,苏轼下令州府官员到野外去捡拾弃婴,自己也“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他一面把这些弃婴安排给没有子女的家庭抚养,州府按月发放粟米,一面筹集经费资助养不起婴儿的父母,每月补贴六斗米粮,从而挽救了许多生命。他不仅不收受贿赂,也不愿意假公济私,满足赏游之乐。当时扬州以芍药花名扬天下,每年扬州都会举办万花会。苏轼认为这一花会损害平民百姓的利益,仅为权贵享乐,因此当他到扬州上任后不久,立刻停办了筹备中的万花会。
  
  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苏轼病逝于常州,临终前作诗云:“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
  
  南宋孝宗在为苏轼文集作序时称赞他“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道出了苏轼的政治风骨。尽管苏轼为官从政之路跌宕起伏,但他不拘泥于世俗,不以外物萦怀,搏击风雨,笑傲人生。面对个人仕途和生活上的磨难,他淡然处之。他一生心系百姓,无论穷达,兼济天下,俯身躬行为苍生。陆游在《跋东坡帖》中对其赞誉有加:“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
  
  作者:胡楚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4年第12期
2#
发表于 2025-1-3 13:32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总是祸福相依,有时候我们会在经历一次失败后,意外地找到新的机遇,从而成就更大的成功。
3#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09:07 | 只看该作者
江亲莲 发表于 2025-1-3 13:32
生活中总是祸福相依,有时候我们会在经历一次失败后,意外地找到新的机遇,从而成就更大的成功。

问好江老师,是的,苏轼在逆境中写出不朽佳作,对困境中的人何尝不是一种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2 16:16 , Processed in 0.04620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