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漂亮朋友》:19 世纪法国社会的深度剖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6 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冰峰雪鹰 于 2025-2-6 22:18 编辑

       《漂亮朋友》:19世纪法国社会的深度剖析
  在创作大量的短篇小说的同时,莫泊桑还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历来的批评家都认为莫泊桑的作品(主要指短篇小说),在思想内容上还缺乏深刻性。他的其余五部长篇似乎也有这个缺陷。

  不过,《漂亮朋友》就其涉及的政治内容之广,就其揭露政治和金融之间关系的内幕之深,就其对报纸作为党派斗争工具(以及记者如何炮制新闻、利用报道做广告、能自由进出剧院和游乐场所等)抨击之激烈而言,明显地突破了莫泊桑不触及重大政治问题和重要社会现象的一贯写法。

  这部作品不仅是莫泊桑创作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更是他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度剖析的有力见证。

  小说主人公杜・洛瓦在北非的殖民军里待过,练就了残酷杀人的铁石心肠。有一次去抢劫,他和同伴断送了三个乌莱德・阿拉纳部族人的性命,抢到了二十只母鸡、两头绵羊和一些金子。他在巴黎回想起这段经历时还“露出一丝残忍而得意的微笑”。他觉得自己心里存有在殖民地肆意妄为的士官的“全部本能”。另一方面,杜・洛瓦是“一个机灵鬼,一个滑头,一个随机应变的人”。残忍而邪恶的经验与他狡黠的个性相结合,在巴黎这个冒险家的乐园里便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杜・洛瓦的飞黄腾达,并不是由于他有过人的才能和学识,他刚进报社时,连巴尔扎克的作品都没有读过,老板要他写的第一篇稿子,就是他请原政治主编、病入膏肓的福雷斯蒂埃的妻子玛德莱娜为他编造的。事实上,不学无术对他向上爬毫无妨碍,他那种“每天猜到老板的秘密念头”的“天生的本领”深得主子的青睐。

  他不放过一切有利的时机,善于利用周围的人作为向上爬的工具。他在利用别人的时候厚颜无耻,出卖一切,特别是利用自己漂亮的外表诱惑他人的妻子,以达到他卑鄙的目的。一旦达到目的,便把那些“工具”一脚踢开。

  他发现玛德莱娜与政界人物交往频繁,文笔老练,抓住她便可在报馆站稳脚跟,于是他大胆地向她表示,他愿意在她丈夫死后接替福雷斯蒂埃的位置。他果然如愿以偿,当上了政治主编,成为新闻界的知名人物。后来,这个“漂亮的朋友”又施展“美男计”,使老板瓦 尔特的妻子成了他的情妇,这样,他在瓦 尔特身边就有了一个人替他说好话。接着,由于倒阁成功,他获得十字勋章,他的姓氏变成了有贵族标记的杜・洛瓦。但当他得知瓦 尔特和拉罗舍-马蒂厄发了大财,而他自己只分得一点残羹后,顿时勃然大怒,一个计划便在他心里酝酿成熟。而这一心态转变,在《漂亮朋友》第十章有着集中体现。

  在第十章中,杜・洛瓦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刺激下,内心的贪婪彻底爆发。他一方面对瓦 尔 特一家的财富和地位愈发觊觎,另一方面对妻子玛德莱娜也产生了更深的猜忌。他敏锐地察觉到玛德莱娜与外交部长拉罗舍-马蒂厄之间存在着不正当的关系,这一发现不仅没有让他感到愤怒或羞耻,反而让他看到了新的“机遇”。他不动声色地开始收集证据,暗自谋划着如何利用这一丑闻来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同时,他并未放松对瓦 尔特夫人的掌控,继续利用她对自己的感情,试图从她口中套取更多关于瓦 尔特商业运作和政治阴谋的信息,以便在这场权力与财富的游戏中抢占先机。

  他断然地抛弃了瓦 尔 特的妻子。随后他侦察到自己的妻子的诡秘行动,于是导演了一场捉奸的闹剧,把拉罗舍-马蒂厄打倒了,又与妻子离了婚。最后,他运用各种手段,一步步地接近瓦 尔特的小女儿苏珊,并把她拐跑,威逼瓦 尔特夫妇同意他娶苏珊。老奸巨猾的瓦 尔特虽然气恼,却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他认识到杜・洛瓦并非等闲之辈,此人将来一定能当上议员和部长。因此他不顾妻子的坚决反对,应允了杜・洛瓦提出的要求。

  杜・洛瓦对于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完全冷漠无情的,唯独对于金钱是个例外。他不仅利用他人作为自己向上爬的工具,还千方百计地搜刮别人的钱财。他勾引和玩弄了瓦 尔特太太后,对她十分粗暴,可是当他听到她能够设法让他赚到五万金法郎时,态度马上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玛德莱娜争夺伯爵遗产的斗争,更是集中地表现了他狠毒贪婪的本性。

  当伯爵一死,杜・洛瓦便迫不及待地打听他有多少遗产,满以为能捞到一笔,可会计师宣布的伯爵的遗嘱中讲得清清楚楚,全部遗产归玛德莱娜所有。于是杜・洛瓦恼羞成怒。他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一方面以社会舆论为借口不准玛德莱娜接受遗产,另一方面又逼着她承认自己是伯爵的情妇。然后又假装为玛德莱娜着想,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逼她将遗产的一半划到他的名下。玛德莱娜本来是一个十分狡猾精明的女人,可是在杜・洛瓦的面前还是略输一筹。她只得眼巴巴地看着他连抢带骗地将她已经到手的钱财夺走一半。后来杜・洛瓦看中了能给他带来更多金钱的大老板的女儿,便把玛德莱娜一脚踢开。

  在长篇小说的结尾,也就是情节突出表现的部分,作家描写了一场盛大的婚礼,主角杜・洛瓦一手挽着他的新娘,一边用眼睛打量着新娘的母亲,也就是他的情妇和他的丈母娘,在教士滔滔不绝的祝福中,走向人们视野的中心:“您是一个最幸福的人,您是一个最富有、最受尊敬的人,您,先生,您的才华出众,您用您的笔,教育、启发、引导着世人,您负有崇高的使命,您要为世人做出光辉的榜样……”教士的话代表社会、官方对这个流氓恶棍式的冒险家的成功表示赞许,但从中也透露出作者辛辣的讽刺与抨击!

  莫泊桑笔下杜・洛瓦的典型意义,就在于这个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绝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用莫泊桑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冒险家的生平,他就像我们每天在巴黎擦肩而过,在现今的各种职业中遇到的那种人”。长篇小说中所描写的其他一些人物如老板瓦 尔特、外交部长拉洛史等,在本质上都是与杜・洛瓦属于同一类型的人物。杜・洛瓦的卑劣、狡猾的本性,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而这也正是那些巨头看中他的真正原因——这些巨头也无一不具有这种本性。

  莫泊桑以巨大的艺术力量深刻地展示了杜・洛瓦这一资产阶级政客的性格特征,从而通过这个人物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和丑恶。正如托尔斯泰在谈到莫泊桑这部小说时所指出的:“这里他似乎在答复:我们社会里的纯洁的善良的一切都已经毁灭了,并且正在毁灭着,因为这个社会是婬邪、疯狂和可怕的。”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就在这里。

  在思想内容上,《漂亮朋友》完全可以跟司汤达、巴尔扎克和福楼拜的作品相媲美。有的评论家认为,《漂亮朋友》产生在投机活动盛行的第三共和国时期,堪称是这一时期重大事件所孕育的“杰作”。正因这部小说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所以恩格斯表示要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值得指出的是,莫泊桑在描写男女私情上虽然非常露骨,但他的批判倾向却占据主导地位。例如,他在描写杜・洛瓦勾引瓦 尔特夫人的时候,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他让杜・洛瓦和瓦 尔特夫人在教堂里幽会,然后发了一通议论:“教堂又是她会见情人的隐蔽所。这就是人们通常把教堂当做一把万能伞的道理……遇有机会还要让天主给他们拉皮条。如果有人对她们提出到旅馆里去开房间,她们会认为这种事下流无耻,而在祭坛下面谈情说爱,她们则又觉得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莫泊桑是反教会的,他不信教:“如果我相信您所信仰的上帝,我对他会有无限的厌恶!”“如果有一个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我可不喜欢成为这个上帝:世界的苦难会撕碎我的心。请想象出一个创造世界的魔鬼,人们有权向他指着他的创造,大声说道:你怎么竟然中止虚无的神圣休息的状态,使这么多的不幸和苦恼出现呢?”这两段话与上文所引的小说中的一段话,都表明了作者对宗教和教会大不敬的态度。

  杜・洛瓦的形象不禁令人想起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描写的青年野心家吕西安。吕西安是个失败者,因为他缺乏的正是杜・洛瓦的无耻和不择手段。同样被美色所迷醉,吕西安不能自拔,以致被敌人利用,终于身败名裂。而杜・洛瓦则比他“高明”,一旦他的情欲得到满足,即使将情妇抛弃也在所不惜:女人只是他寻欢作乐和向上爬的工具。

  从文学手法上看,莫泊桑在《漂亮朋友》中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在情节设置上,跌宕起伏,充满悬念与反转。如杜・洛瓦在事业刚有起色时,因得罪权贵面临被报社辞退的危机,读者本以为他会就此落魄,没想到他凭借与玛德莱娜的关系以及自己的花言巧语成功化解危机,还获得了更多机会,这种情节安排紧紧抓住读者的好奇心,使故事充满张力。

  语言风格上,简洁明快又不失犀利,莫泊桑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复杂的社会场景和人物形象,对杜・洛瓦的心理描写直白而深刻,让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内心的贪婪与狡诈。叙事技巧上,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杜・洛瓦的发迹过程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莫泊桑在《论小说》一文中指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要写出“感情和情欲是怎样发展的,在各个社会阶层里人是怎样相爱、怎样结仇、怎样斗争的;资产阶级利益、金钱利益、家庭利益、政治利益,是怎样相互交战的”。他在《漂亮朋友》中就是这样描写的。《漂亮朋友》不愧为19世纪末叶法国社会的一幅历史画卷,完全可以跻身于当时法国优秀小说的行列。


  除了杜・洛瓦,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也刻画得十分出色。玛德莱娜,她精明能干、人脉广泛,在杜・洛瓦的事业起步中起到关键作用。她与杜・洛瓦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利用,又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从她身上反映出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无奈与挣扎,她们虽有能力却不得不依附于男性。瓦 尔特太太,她陷入与杜・洛瓦的不伦之恋,成为杜・洛瓦向上爬的工具之一,她的形象展现出上流社会女性精神空虚、情感寂寞的一面。这些次要人物与杜・洛瓦相互交织,共同构建起一个鲜活的社会群像,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5-2-7 09:4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的发帖支持。问好!
3#
发表于 2025-2-9 12:0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读过《漂亮朋友》一收,在老师这里温习吧。

赏读学习老师精彩解读,问好。祝新春愉快!
4#
发表于 2025-2-11 09:48 | 只看该作者
《<漂亮朋友>:19世纪法国社会的深度剖析》是关于莫泊桑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的读后感;主要从人公杜・洛瓦的经历及典型意义、文学手法上表现出的高超技巧、情节设置上的跌宕起伏,充满悬念与反转、语言风格上,简洁明快又不失犀利等方面,对这部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并以“不愧为19世纪末叶法国社会的一幅历史画卷,完全可以跻身于当时法国优秀小说的行列”进行高度评价。欣赏,学习。
5#
发表于 2025-2-23 08:04 | 只看该作者
莫泊桑的书籍,只在初中课本里学习过《我的叔叔于勒》,其它没读过。对于外国文学,怵与水平底下从来没追过。
老兄这读得仔细,剖析得深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22:25 , Processed in 0.12849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