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6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丁肇中是不是误解的王阳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9 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丁肇中是不是误解了王阳明


  丁肇中教授有一篇文章,被选入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在这篇文章里丁教授提出要“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就是需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格致是个老词,源于我们儒家经典“大学”。丁教授认为这个词也可以用一个现代词来代替,就是“实验”。


  在下文的论述中,丁教授说,重理论轻实验几乎是我们中国学生通病,读书读的好,一到动手研究的时候,往往会不知所措。他本身“也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念书‘用功’,(需要实际研究时,吃了许多苦)。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同意丁教授的观点,“研究自然科学”也的确主要依据的是实验精神。也相信后面的现身说法的论述,因为他所取得的成绩有着最好的说服力。


  但,有个地方值得商榷的是,在他论述的前部分中,举用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例子。


  王阳明是宋代的大儒,取学过朱熹,后来几乎是要和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自成一家“心学”。王的“格竹”事,应当是师从朱熹到自己立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正如丁教授所举的那样,――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丁教授认为王阳明头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把探讨外物(竹子),误认为探讨自己”。那么正确的格竹应当怎样?丁教授给出的方法是: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但,我认为,丁教授给出的实验计划,王阳明也不一定认可接受。莫说宋代时,没有显微镜,即便有,王的目的也不在于研究竹子的生长过程,抑或其他的性质功用等等。因为王研究目的不在于竹子本身,《易传》说,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所谓君子不器。王阳明的目的很明显,他不是想种竹子,或者编竹器,是想求“道”。对于他们考虑的“道”理,大约是“竹子为什么从地下钻出来,而不是天下掉下来?”“竹子上为什么为长竹叶而不长苹果”之类。这是显微镜也解释不了的。


  那么不去显微镜下做实验,可以不可以得道?当然可以。因为在显微镜发明之前,在哪个国家也还是有“得道”之人的。与王阳明最相近的一个例子是释伽牟尼。他在菩提树下,就是干想了七天七夜,成了佛了。为什么他想通了,而王没有想通?――我们不能说,王选错的坐地儿,不应当竹子旁边,应当去树底下。问题不在外物,也正是在他们的内心思路不同。哲学探讨了也不只是客观的外物,说到底还是人对外物的认识,是人的内心了。


  非常有趣的是,王阳明后来也得了道,据他说是儒家心学,有人说他是外儒内佛。和佛家的禅宗有极大相似,都讲顿悟。所以我说,“格竹”的失败不在于“竹子”也不在于“格致”本身,而是由于他所宗师的朱熹。也正是这次的“失败”,让他转向了另一个更大的成功。成了另一派的宗师,而不只是朱老师的好学生了。


  那么丁肇中教授所讲的观点要不要赞成?当然需要。我们从传统的学习来看,一直是“重文轻理”。中国几千年的官学,几乎就没有“理”科,自然科学的学习相当鄙薄。就现在的学生来看,在学校里“重理轻文”也只是表面现象,也还是多重理科的“理论”轻于“实践”,这与我们传统教育有关比如儒家所说的“劳心”者高贵,“劳力”者低卑。让学生们不屑于动手。所以提倡实验,实践,非常重要。


  那么,只就丁教授所举王阳明格竹事,恰当与否?我认为,只可以是一种“类比”,而不是反例,是“像”与“不像”,而不是“是”与“不是”。应当说“自然科学的学习”和“哲学探讨”也不是一回事。
2#
发表于 2010-8-29 19:37 | 只看该作者
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额好奇心开始。所以中国少年是计算力世界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
3#
发表于 2010-8-29 19:43 | 只看该作者
同样是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评价过王阳明,认为:格竹子是格不是当代自然科学的。

当然本文丁肇中的这个例子,是谈学生的举一反三学习方法,这是值得肯定的
4#
发表于 2010-8-30 10:2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研究好!
5#
发表于 2010-8-31 09:1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题目错了。的?了?
6#
发表于 2010-8-31 09:2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杨振宁:

下面要讲上述第五点,关于“天人合一”的观念。

    “天人一物”,“理一分殊”,“内外一理”,起源于易经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在内,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

    我们知道王阳明格竹子,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这样当然格不出近代科学。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合在一起。

    当然我讲这句话会使得很多人觉得,尤其是研究中国哲学的人觉得我对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攻击得太厉害了。我完全没有攻击的意思。天人合一的内涵绝不止内外一理,还有更重要的“天人和谐”。天人和谐对于中国的传统影响极大。而且从今天的世界现状讲起来,我们可以问,摒弃天人合一而完全用西方的办法发展下去是否将要有天人对立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不过不在我今天所能够讨论的范围之内。
7#
发表于 2010-8-31 09:27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理解丁肇中这里的格物致知,是泛指认真的学术态度。
8#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4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知道王阳明格竹子,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这样当然格不出近代科学。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合在一起。

我同意杨振宁的观点。“天”与“人”是有联系,也可以和谐,但不是“合一”。所以说,王阳明格不出近代科学,是对的。但,他当初格竹的目的,应当不在于“现代科学”。也就是说,他格的不是“天”而是“人”的问题。
恰恰这样,丁教授用王阳明格“人”,用来证明格“天”的错误。还是不太恰当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4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知道王阳明格竹子,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这样当然格不出近代科学。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合在一起。

我同意杨振宁的观点。“天”与“人”是有联系,也可以和谐,但不是“合一”。所以说,王阳明格不出近代科学,是对的。但,他当初格竹的目的,应当不在于“现代科学”。也就是说,他格的不是“天”而是“人”的问题。
恰恰这样,丁教授用王阳明格“人”,用来证明格“天”的错误。还是不太恰当的。
10#
发表于 2010-9-6 17:01 | 只看该作者
同样是“格”,有的格出的是知(知识,诸如自然知识),有人格出的是智(洞察万物本原的智慧),都是上了“岸”了。
问好!远握!
11#
发表于 2012-8-17 10:20 | 只看该作者
王阳明对理不明,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就不一一指出了),离佛家理无碍的境界尚有距离,就不用说还有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的,他为啥死于肺病,和他不懂气的运用不无关系,不懂气,就死在气上(肺主气),也和他谤佛有关(谤佛是很大的罪),佛法无边,岂是他一介酸儒所能评论?日本明治维新的一帮人学阳明之学,国家倒是强了,可是军国主义泛滥,给世界造成巨大灾难,蒋介石是阳明的忠实粉丝,落得个亡国的下场。总之,王阳明,未开悟之儒生而已,比夫子差何止万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6:32 , Processed in 0.05039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