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君子,什么是君子。
君子只能是一种理想境界。
现代人,已经没有真正的君子了。也许是因为当今小人太多。如果还做这君子,恐怕这社会中是无法立足了。
可是。如果真的没有了君子,那么我们这以礼待人的泱泱大国,真的是丢掉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五千年的历史了……
君子。
孔子有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为人顶天立地,胸怀坦荡,他坦然无私。不为权贵所屈,不为美色所诱,不为名利所取。坚持自己的理念。
也许有人认为君子都是傻子。有便宜不占,有好处不拿。笨到家了。
可是,君子知道,如果占了便宜,收了好处,那么,与之兑换的将是更大的代价,名誉或者良心。
与君子相交,即使没有饭局,没有乐寻。可是,跟他们在一起,却不用担心,何时被别人在背后捅了一刀,不必担心会遭到诬陷。因为,君子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的道德规范,是他们行事的准则。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有一种解释是:君子应该像宇宙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要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所以。真正的君子,只能是一个拥有着完美性格的人,只能是一个理想境界,一个臆想中的完美的人。
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缺点。
现代人所说的君子,只是某种程度中有着完美的人。
最后,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而这九思也只是基础而已。
现世有几人问心无愧的说,自己是君子?
“君子之交”也就是道义之交,简称“君子交”。
我国自古就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传统,实践此道者也颇不为少。战国时的管仲与鲍叔牙,唐代的房玄龄与杜如晦,李白与杜甫,宋代的苏轼与黄庭坚等等。就是在现代也不乏其例,象老一代革命家在战争年代同生共死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友谊,这些都是“君子交”的光辉典范,事例之多不甚枚举。
可是近年来有些人却走向极端,一切向“钱”看,对“君子交”这样的传统美德,竟然十分淡漠甚至遗忘了。取而代之的是人际交往中的“贿交”,“势交”,即所谓与金钱,名利密不可分的“礼尚往来”。不是么?如今上下之间打交道,为工作少不了无休止的大吃大喝,大慷国家之慨;为私事只要“黄白”点到,财物过手,便可不讲原则,大开绿灯。这就颇有点“钱可通神”的味道了。就是同事甚至朋友之间有事要办,便也要“一聚”,也要“烟酒肉菜”齐备,否则“情面难讲”,事难办成。
可以说,在上述人们的眼里,酒的名劣,烟的档次高低,宴的等次,钱的多少,均成为了朋友交往深浅的砝码。然而那种掷地有声的君子之言,助人为乐的君子之行,真诚坦率的君子之风,实在是踪影皆无了。
由此可见,今天“金钱”,“权力”之类对人际间产生的恶劣影响,也确有些令人不寒而栗了。
但是,“势交”,“贿交”纵然拥有“金钱宝塔”风光一时,但终也难持之以久,而“君子之交”,“道义之交”虽说是淡白俭约,但却是为群众所乐道而滋味悠长矣。
此理,此古而然,今亦如是。
一个人随着年月渐长,社交关系日渐广阔,结交的朋友也越来越多,这时大家会倾向开始筛选朋友。新的研究发现,每个普通人眼中的好同伴,其实只有五、六位。专家为此列出了女人可交和不可交的朋友各六种供大家参考。
六种“可交”之友:
终身头号好友:你不能想象没有这种朋友你会怎么过。你未必天天谈论她,但当你一谈,你们俩彷佛不曾分别过。她知道你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她会包容这一切。
早年老友:你们也许不再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她能提醒你,你向来是怎样的。也许你读书时她坐在你隔邻,也许你第一份工作就和她共事。
同好朋友:有时你需要一个人,只明白你在忙什么,和你分享你正热衷但家人和其它朋友不感兴趣的某个题目的兴致。
男性朋友:每个女人都需要一个男人,但他不必是她的新或旧男友,否则,他称不上朋友,而是一位等爱的男人。
共患难朋友:这种朋友绝对要天赐才有,因为她和你正分享生命中的同一阶段。你可以在产下第一个孩子、孩子开始上学、你决定重新出来工作,或恐惧的时刻,找到这位朋友。她会和你分担你生命中的一切担忧,也和你一样担忧她不能做个好妈妈,或一辈子都失业。
酒肉朋友:她不必整天和你黏在一起———这太累人了。你甚至不认识她。但当你想忘掉自己的烦恼,找舞伴(或至少干掉一瓶酒),你就需要她了。
n种人“切不可交”
轻浮的人:某一天是你全世界的最好朋友。但过了这天,她连你的名字也几乎忘掉。她朋友太多,留给他们的时间却太少。
翻旧帐的人:你只会在没有罪疚感时才和她来往。你们没有相同之处,但她总会把你宁愿忘掉的一个生命时刻翻出来讲。她今天能够和你翻别人的旧账,明天就会和别人翻你的旧账,所以,此种人万不可交。今天就抛弃她吧。
[ 本帖最后由 若荷 于 2010-9-10 22:2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