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49|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西双版纳风情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1 0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次接触西双版纳这四个字是在上小学时,在父亲贴在板壁上的画报上看到一篇介绍西双版纳橡胶产业的文章。画面上一个身着鲜艳服饰的妇女站在橡胶树下,记得裙子是直筒的,颜色是大红的,妇女的头上挽着发髻。说实话,当时没觉得有多美。又过了些年,闲暇时翻看父亲书架上的报告文学,读到一篇写植物学家蔡希陶的文章,又加深了一点对西双版纳的感性认识。知道那是植物王国中的王国,也为植物学家献身科研的精神所感动。前几年看了别人到西双版纳旅游回来的照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佛塔和寺庙。今年国庆期间,几经周折,我和儿子一路颠簸,终于到了西双版纳。实实在在的感受了西双版纳的风情,才发现想象与实际还是有差别的。虽然有了导游的讲解和介绍,我还是觉得自己了解的东西太少,生怕写不好文章,所以迟迟没有动笔。现在,为了不辜负自己此番旅游的辛苦,写点文字出来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
一、徒步穿越野象谷

       这是我们旅游的第一站,儿子一路上都很兴奋,老是问怎么还不到野象谷?好不容易到了野象谷,到展览馆里看野象的骨架和标本,儿子不感兴趣。由于国庆期间游客太多,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景区关闭了观光索道,游客只好徒步经栈道穿越原始森林。在原始森林中行走,环顾四周都是粗壮的高大乔木。由于雨水充沛、日照很强,这里的树木和藤蔓长得尤其茂盛,树与藤相依相伴,亲密共生。一些树上还寄生着一些别的植物,据说是鸟类无意中拉下的粪便中没有消化的种子落到树上,遇上合适的环境就生长出来了。让人不得不惊叹生命的顽强。
   
       到了一条小溪的上方,导游介绍说由于现在不是野生大象的繁殖期,所以大象很少出来活动。若是在繁殖期,大象会到溪边来饮水,游客就有机会看到野生的大象了。听导游这么说,游客虽然有些失望,还是能够理解。毕竟生物有其自生的节律,不是人可以操控的。到了距离百鸟园不远的地方, 看到有人抱着小猴子照相。那小猴子浑身长着金色的长毛,个头奇小,不到一尺长。见小猴如此可爱,我让儿子过去与小猴合影,小猴在我儿子的掌心里乖巧的坐着,我儿子爱怜的捧着小猴,人与猴看起来很和谐。到百鸟园里看完鸟艺表演,出门的时候,看到有人与鹦鹉合影,我就叫儿子站过去。儿子头上顶一只,两只手上各放一只。看儿子头低着,不敢抬起来。我叫他抬起头来,他说鹦鹉的爪子很尖利,踩在头皮上有点疼,而且鹦鹉有点重。听他这么说,我笑他连一只鸟都顶不起来。
   
       从百鸟园过去就到了蝴蝶馆。进入蝴蝶馆,看到各种各样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蝴蝶的品种很多,颜色很丰富,有些蝴蝶即使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听导游说,有一种叫绿蛱蝶的珍稀品种。我对蝴蝶不能区分品种,只能从颜色上来认识。游客争相与蝴蝶合影,可能是见的人多了,蝴蝶馆里的蝴蝶一点也不害怕游客,还不时飞到游客的身上来嬉戏。可能是对我穿的黄色T恤裳产生了错觉,一只枯草颜色的蝴蝶飞到我的肩膀上停留了一两分钟,我请人拍照完毕了它还不肯下去,我只好亲自把它请下去了。

       从蝴蝶馆里出来,经过蟒蛇园,就到了大象表演馆。我们来到大象表演场地,好多游客已经早早的等候着了。人声嘈杂加上烧烤的烟味四处飘散,环境一点也不清净。等了足足半个小时以后,大象表演才正式开始。由于观看角度不佳, 拍摄下来的照片多数是大象的屁股。大象按照惯例表演了向游客致意和跳迪斯科等经典动作,这些都不算什么。最有趣的是大象和游客互动,大象用鼻子接过游客手里的人民币(多数是10元的面值)交给饲养员后,然后将一个黄色的包递给游客。游客打开这个包,里面有六节黄瓜。游客就用这些黄瓜喂给大象,大象接过黄瓜就不客气的享用起来。儿子看着热闹想参与,我就给他十元钱。由于喂大象的游客太多,好不容易才轮到我儿子喂。后来我问他喂大象时害怕吗?他说不怕。在这里大象与人相处很融洽。

       进入野象谷之前,听导游讲过与大象有关的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说的是上世纪80年代,大象的栖息地受到人为的乱砍滥伐,大象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一些大象逃往国外,留在当地的大象就毁坏农民的庄稼。农民看到庄稼被毁,就开始驱逐大象。大象开始了报复行为,跑到村里来围攻村庄。见到什么就毁坏什么,村民自食恶果。后来在政府的关心之下,大象的栖息地得到保护。人与象相处逐渐趋于和谐。另外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的猎人猎杀了一头母象,看见身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头小象在默默垂泪。猎人出于同情就收养了这头小象,与小象相依为命。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猎人已经垂垂老矣,这头当年的小象还是没有忘记替母亲报仇。用它锋利的牙齿,刺死了将它养大的猎人。这两个故事听过之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人与象之间的和谐相处真是来之不易!
二、泛舟澜沧江
   
       澜沧江到了国外就叫湄公河,所以,旅游日程安排上也把它叫做湄公河了。一大早,我们就乘着游轮从景洪码头出发。看着朝阳照射在岸边高大的建筑物上,金碧辉煌的楼房倒影在水中,让人眼前一亮。一登上二楼甲板,儿子就看到两只孔雀蹲在一张藤椅的两边扶手上。他很喜欢就过去让我给他拍照,儿子小心翼翼的摸着孔雀,生怕它会受到惊吓而飞走。其实,这两只孔雀的脚被拴上了链子,它们是飞不走的。对每一个想与它们合影的游客都很友善,游客开心的与它们合影,至于它们的心里是否开心,游客是没有时间或者说没有闲心去关注的。
   
       在船上有船家免费提供的菠萝和西瓜,游客可以一边看风景一边享用。在吃菠萝的时候,我儿子的一棵乳牙脱落。他小心的从嘴里掏出来让我看,还问我怎么办?我说在船上脱落的牙齿,你就把它扔到江里去吧。儿子照我说的做了,又问我他的牙齿会长出来吗?我说肯定会的!于是儿子就放心了。看到江边的白沙,儿子发出一声惊喜的欢呼:“妈妈,你快看盐滩!”看到江面上偶尔露出水面的礁石他很兴奋,在孩子的眼里新奇的景色实在是太多了。受他的感染,我也注意到了江面上的一些不起眼的东西。零星的礁石使得单调的水面上呈现出另一种景致,打破了浑浊的江水这一单调的颜色,构成了另一幅和谐的画面。游轮缓缓靠岸,目的地到了,原始森林渐渐远去。走下游轮的我,没有离别的惆怅。对这里的人和物来说我只是一个过客,终究我还是要踏上来时的归途。而且,我相信前方有更美的景色等着我。

三、做客傣家

       傣族在西双版纳属于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多数民族了,因此西双版纳也就冠名傣族自治州。到了这个地方,做客傣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旅游项目。傣族传统民居是干栏式建筑,一楼堆放杂物,二楼住人。早先的民居是用竹子建造的,这种竹楼已经非常罕见了;后来发展到用木材建造,这种材料建造的民居现在非常普遍;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也使用钢筋水泥来建造,虽然用了新材料,建筑风格还是保留着传统傣家民居的式样。在车上导游就强调说到傣家做客切记:“一脱、二摸、三不看”具体说来:一脱就是进客厅之前要脱鞋;二摸就是进客厅之后要摸一下柱子;三不看是指不看主人家的卧室。

       我们做客这家女主人叫小玉,姓岩。我们依次落座之后,女主人给我们讲解傣家人的婚俗。她说傣家的小伙子看上某位姑娘之后,如果双方相互爱慕,男方要到女方家白干三年苦力。第一年是砍柴;第二年是割橡胶;第三年是为婚礼做准备。通过了这三关考验,小伙子结婚后就享清福了。不用干农活,只在家里带孩子就行了。现在,男人们也逐渐承担了家里的重体力劳动,比如割橡胶之类的农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到来之前傣家人不与汉族通婚。知青到来后,带来了新进的文化和科技,为西双版纳的建设作出了贡献。知青的生活非常艰苦,吃的是盐水泡饭和辣椒水泡饭。老人们被知青所感动,才同意傣家人与汉族通婚。小玉还提到一部叫《孽债》的电视剧,称这部电视剧写的是真实的故事。读书时,我在书店里就看到过同名小说,听小玉这么一说,尘封的记忆被激活了。很想看看这部电视剧,了解一下知青的生活。
   
      小玉给我们解释为什么傣家人的卧室里不能让游客参观?因为傣家人的卧室是大通铺,老人、新婚夫妻、未成年孩子之间的床铺只用布帘子隔开。卧室里有一棵柱子,傣家人叫做灵魂升天柱。傣家人相信人死之后,火化了,骨灰撒到水里,灵魂就顺着这颗柱子升天了。她们相信先人的灵魂和她们在一起,所以到傣家做客不允许拍照,怕惊动先人的灵魂。入乡随俗,游客们也很尊重傣家人的习俗,进了客厅之后,没有人拍照。
   
       小玉家这个寨子叫曼岛村,解放前是专门为皇家打造银器的村子,现在这门古老的手艺依然传承了下来。在客厅中间,红布底下就摆放着村里的银匠打造出来的银器——主要是碗筷和首饰。小玉说,客人如果喜欢可以买一些带回家。她卖银器所得的钱不归自己所有,钱交给村里用来盖小学和供养孤寡老人。村里给她记工分,如果她干得好,就有机会当选村里的妇女主任。本来我不想买银器的,听小玉这么说也算是给当地的小学和孤寡老人做点贡献吧。最主要的是“记工分”几个字勾起我儿时遥远的回忆,于是欣然掏钱购买了一条银项链。
   
       从傣家做客出来,导游在车上给我们介绍了傣家的婚礼习俗。她说傣家人结婚,不取结婚证,只举行一个拴线仪式。仪式开始,新郎新娘并排跪在婚礼桌前,接受老人的祝福和来宾的祝贺。接着由主婚人致贺词,在座的人们都要伸出右手搭在桌子上,低首聆听贺词。贺词完毕后,新郎新娘每人从桌子上扯下一团糯米饭,在酒里蘸一蘸,然后点鸡、盐和白线等物,每人需连点三次,点完后又把饭团放回桌面。这时,主婚人拿起桌上一根较长的白线,从左至右,绕过新郎新娘的肩,把线的两头搭在婚桌上,表示已把两个人的“灵魂”拴在一起,从此白头到老,永不分离。接着,在座的老人们也纷纷拿起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福新婚夫妇幸福吉祥,生的儿子会犁田、盖房;生的姑娘会织布、栽秧……婚后,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离婚的极少。如果离婚,则由提出离婚的一方递给对方一对腊条,或双方拉一块白布从中剪断,意味着从此恩断义绝,就算离婚了。如夫妻中一方死去,不论年龄多大,也要举行离婚仪式:生者用一根棉线拴在死者的棺材上,出殡时由一位老人用刀将线割断,生者和死者便断了夫妻关系。

四、匆匆游览傣族园

       到了西双版纳,作为傣家文化的代表,傣族园是非去不可的。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就是傣族园。10月4日下午,傣族园里气温高达34度。热辣辣的太阳照在人身上,让人疲乏而又烦躁。既然已经进来了,也只能适应这里的气温。还好,这里椰子树成林,在椰子树下可以暂时躲避一下太阳的烘烤。树下有傣家妇女摆放的水果摊,口渴了,花伍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一个当地出产的金椰子。让摊主用刀凿一个小洞,放下一根吸管,直接吸食新鲜的、原汁原味的椰子汁就行了。那滋味真好,甜中带着微微的涩,既解渴又清凉。吸完椰子汁,还可以让摊主把椰蓉剥出来,让你慢慢的咀嚼,细细品味椰子的清香。在椰子树下吃椰子,想起来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在这里买水果,多数时候不用称,论个来买。有一种椭圆形的水果,个头没有成年人的拳头大,一元钱一个。把该水果尖的一部分去掉,像个小桶,放上白糖就可食用了。我儿子好奇,我就买了一个给他尝,他说酸酸甜甜的很好吃。我喜欢当地的柚子,花三元钱买了一个。由于新鲜,再加上水分充足,比在我们这些地方买的柚子的口感好得多。

       在傣族园里,皇家寺庙不可不看。这里的寺庙与其他地方的寺庙不一样,金碧辉煌而又充满浓郁的异域特色。在椰子树衬托之下,庄严中透出清新。由于身体不适,我没有进入寺庙里面,只在寺庙外面拍了几张照片。虽然没有进去,在外面也多少受到了一点佛教文化的熏陶。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称得上村村有寺庙,只不过寺庙的规格大小和知名度不同而已。因为全民信教的缘故,傣家男孩七八岁以后都要出家修行,三五年之后就可以还俗。出家是傣家男孩的必修课,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傣家人是夜不闭户的,不必担心东西被人偷了。因为他们知道偷窃是可耻的,死后也会受到惩罚。宗教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是不信教的人难以理解的。
   
       进了傣族园,还有一个地方是非去不可的——那就是万人泼水广场。黄金周期间,游客非常多。参加泼水活动的男人和孩子们很早就换上短衣短裤,女人们也身着傣族传统服饰,提着盆跃跃欲试。在一阵象脚鼓声中,泼水活动正式开始。泼水声、惊叫声、鼓点声夹杂在一起,参加泼水活动的人们早已把风度和优雅丢到爪洼国去了。这里是水的世界,这里是欢乐的海洋。我终于理解了傣家人举杯时为什么要要高呼”水!水!水!”了。水一样的傣家儿女自然要与水相伴了。傣家女儿有着水蛇一样细的腰身,让长着水桶腰的我好生羡慕。听导游说,傣家的女孩从小就有用银腰带束腰的习惯。傣族女孩子的身材之所以这么好,除了饮食低脂肪外,与束腰对食量的控制也有很大关系。为了美,就得节制口腹之欲,这么一想,我心里也就释然了。
   
       说到饮食,傣族的特色饮食有糯米饭、菠萝饭、年糕等传统饮食。在肉类中,又以香茅草烤鸡和罗非鱼最出名。在这些食品中,我最喜爱的是香茅草烤鸡。这个烤鸡,有一种香茅草熏过的独特清香味,这是在其他地方的烧烤中品尝不到的味道。所以,吃过以后就恋恋不忘了。
   
       由于是跟团旅游,行程安排得很紧张。在西双版纳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用来逛景点都不够,还被旅行社安排的购物又占用了一部分时间。所以,好些景点没有看到,留下了一些遗憾。下次再去西双版纳我就不跟团了,直接联系一个农家乐,做一天傣家人。从早到晚,切身体验一下傣家人的生活。








[ 本帖最后由 陀螺 于 2010-10-11 15:2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0-11 09:49 | 只看该作者
陀螺妹,好羡慕你呀,玩儿了那么多的地方!
此游记重点在风情,所以,作者只是随着游览的脚步,缓缓地道出景区的特色风情,如温柔温顺的小溪默默地流淌,使读者的心也不由得放慢放稳放静。
问好陀螺妹!累不累?
3#
发表于 2010-10-11 10:12 | 只看该作者
好一篇游记,读罢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正好我没去过,跟转转转了一圈,痛快!
4#
发表于 2010-10-11 11:05 | 只看该作者
一篇精美的游记式散文。西双版纳是一块神奇的地方,让人向往!
5#
发表于 2010-10-11 11:1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丫头的游记,用娓娓而谈的慢柔笔墨,将版内的风情直铺读者面前。欣赏哦。
07年元旦去过版纳后,也写了一篇游记呢,咱的风格与你比完全不一样哈。
6#
发表于 2010-10-11 11:43 | 只看该作者
我一边品着你带来的椰子奶茶,一边跟你游了一圈西双版纳。在我们云南这是我去过丽江以后第二站最想去的地方!
7#
发表于 2010-10-11 11: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絮飞舞 于 2010-10-11 11:12 发表
看了丫头的游记,用娓娓而谈的慢柔笔墨,将版内的风情直铺读者面前。欣赏哦。
07年元旦去过版纳后,也写了一篇游记呢,咱的风格与你比完全不一样哈。

柳絮姐姐,把你的也贴上来让我看看啊!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暖玉 的帖子

谢谢暖玉第一时间关注和评论!这次去得匆忙,游客多,吃住都不满意。旅行社给我们安排好的住宿都被卖给别人了,后来又调整去别的酒店住。深更半夜的,差点露宿街头。
9#
发表于 2010-10-11 20:43 | 只看该作者
我说为何好久不见了,原来转到西双版纳旅游去了,读着精妙的文字,有种身临其境一般,清新的语言,精妙的意境,很羡慕你啊!
10#
发表于 2010-10-11 21:33 | 只看该作者
亲爱的,不错哦!正所谓一个人一个版纳,每个人道出的美都是不一样的,我去的感受与你的不太相似,只是我一直也未有写出过文字,对版纳与丽江都是,我害怕我写不出好它的好,是太钟爱的缘故吧。这些去不够的地方,几次也去不够的。问好!
11#
发表于 2010-10-11 21:3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一个版纳,浅韵真幽默。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辛文 的帖子

辛文先生把陀螺的文章说得太好了,我都不好意思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微风轻拂 的帖子

陀螺作为云南人,欢迎微风版主来西双版纳旅游,给云南的经济作贡献!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柳絮飞舞 的帖子

看了柳絮的西双版纳游记,景物描写细腻,感受深刻。尤其是关于晚会的描写,陀螺好生佩服! 陀螺也看了一台叫“多歌。水”的晚会,歌舞很美,由于我怕写不好,干脆就绕过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傻子的宝贝 的帖子

木木下次去西双版纳要记得约我啊!咱们一起去真正的体验傣家人的生活,不像这次走马观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6:20 , Processed in 0.04855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