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2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富不过三代和穷不过三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3 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穷富是老百姓最绕不开的话题,经济改革的成败和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体现在社会的穷富状况。今年是中国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富二代话题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网络关键词,而穷二代,甚至穷三代的担忧也成为民众和政府都迫切关注的社会问题。今年是特区成立30周年,让我想起演员陈小艺90年代主演的电视剧《打工者》,今天的很多富人都是当年的打工者,不知道当今的打工者再过30年又有多少成为下一批成功人士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富不过三代和穷不过三代这两种穷富问题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富不过三代”这句话让我想起孟子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句话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这样理解为:人出身穷困不要紧,但死去的时候应该生活稳定安乐,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穷着出生,但仍然穷困潦倒的死去,这样的人生是一种悲剧!也可以理解为矛盾论:生于忧患指的是“绝处逢生”,这里的生意谓“生机、生命、希望”,意谓穷困潦倒的境遇最能刺激人的潜能,生于忧患的穷人可以成为富人;而生活安乐容易使人丧失斗志,安于现状、坐吃山空的富人很容易富不过三代。  
  
  富不过三代的社会背景
  
  “富不过三代”这句中国百姓的口头禅代表着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
  
  首先这句话代表中国百姓的小农思维:轻商和仇富。中国社会传统以来是农业社会,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小农思想最崇尚的是两种事情:耕和读。相反的是轻视商人、仇视财富。对于中国儒生来说有两样最值得推崇的事情,要么读书参加科举为国家效力,要么仕途失意回家乡一边读书一边耕地。因此,诸葛亮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最推崇的一尊神。诸葛亮让中国人艳羡的正是两个字——“耕读”,在卧龙岗上一边读书一边耕地。而相反的是书生司马相如拐走了商人卓王孙的女儿,商人卓王孙却被后世中国人耻笑不休。所以,中国历史的小农社会有根深蒂固的“重农轻商”的习性,也间接对“财富”充满仇恨的偏见,衡量一个中国读书人的节气的一个基本标准是“是否视金钱如粪土”。
  
  可见,“富不过三代”这种民间俗语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活哲理的形象的客观总结,另一方面则代表着小农思维潜意识流露出的对财富幸灾乐祸的诅咒。
  
  从中国社会历史来说,中国的富人是很难打破“富不过三代”的怪圈的。在封建社会,国家是皇帝的,财富是统治者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权利至上”的历史,只要有权,就能有钱;反过来,如果无权,那么有了钱也保不住。所以,中国社会流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只要读好书,就能做官,做官就有了权力,有了权就有了美女、有了钱。
  
  因此,在漫长的封建小农社会,富人是很难超过三代的。朱元璋让富人沈万三一夜变穷人,民族资本家胡雪岩们最终敌不过封建权力阶层,而斗资本家、斗地主分田地更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最热衷的事情。黄巢、李自成、洪秀全们的起义理想就是“均财富”,但是他们始终实现不了一个理想——让中国百姓真正的富裕起来!这就是中国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也是小农思想的劣根性。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可以均财富、均田地,却无法最终让中国百姓真正富裕起来呢?因为小农思想注定与法制思想无源,小农思想最终仍然归结到“土皇帝思想”,农民起义的领袖们最终仍然是冲不破“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意识囚笼,整个国家被一个“最大的农民”给统治着,这个“大农民”不懂法制、不懂经商、不懂开放国门交流世界。因此,在漫长的中国小农社会,皇帝们只不过是一个个“大农民”而已,即便有极个别农民起义领袖用先进的革命理论武装自己,但“洋为中用”的革命理论显然面对深厚的小农思想的土地有些“水土不服”,起义领袖们周而复始的走上李自成的老路,满足于被人山呼万岁、万寿无疆的小农困境。
  
  小农思想注定与法制无源,在一个没有法制的社会,财富首先不可能通过完全正当的途径获取,其次,没有法制的社会,财富也不可能受到保护。所以历史上的家喻户晓的“富不过三代”的事例纷纷上演:沈万三、胡雪岩们被权力玩弄于鼓掌;张居正死了,他不合法的财产和他合法的收入被皇帝以同样不合法的途径收归己有;太监和珅非法聚敛的财富被皇帝以“正义的手段抄家”,却没有落到老百姓手里一丝一毫。
  
  因此,在整个封建社会,富不过三代是专制体制所决定的,财富不能真正服务于民,只能沦为权力的仆从。当财富不能拥有法制的合法身份,封建社会的中国百姓的致富梦只能沦为幻想!  
  
  辩证看待富不过三代
  
  首先,当代中国“应该努力避免富不过三代”现象。从政府来说,要努力培养民族企业,培养自己的“松下、索尼、东芝”等民族企业。日本的松下、索尼、东芝都曾经是家族企业,这些企业至今仍然被企业创始人的后代所掌管,但这些企业已经摆脱了家族企业的枷锁,成为符合现代先进企业制度的跨国企业、股份制企业,这些著名的日本企业为日本经济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不禁让我想起黄光裕和国美的命运。黄光裕是国美创始人,因触犯刑律而身陷囹圄,但国美企业却并没有随之倒闭,反而有了很好的发展壮大。这得益于法制的进步,也得益于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在一个没有法制的社会,财富可以通过不法手段迅速扩大,但没有法制保护的财富很难逃脱“富不过三代”的厄运;而在一个法制社会,法律在规范财富的同时,也保护了合法财富,使得合法财富能够延续发展。国美和黄光裕的命运如果放在法制不完善的时代,那是不堪想象的,黄光裕必然是另一个沈万三。因此,政府在打击非法财富的同时要保护合法财富,从财富个人拥有者来说,也要积极培养下一代经营财富、发展财富的能力。
    
  其次,政府也“应该努力避免财富超过三代”。在保护财富的同时,世界各国也在努力遏制财富的垄断和过度增长,一个通行的惯例是“遗产税”。遗产税以累进税率,遗产越多的征税率越高,美国遗产税率最高是50%,日本遗产税率最高是70%。比如,比尔盖兹给子女的遗产是500亿,那么遗产税需要交纳250亿,比尔盖茨的孙子需要交纳的遗产税是125亿,这样比尔盖茨的500亿遗产轮到第四代子女就缩水成为62.5亿美元。如果比尔盖兹的后代繁衍了很多,那么,他的第四代子孙的遗产会更少,可能只有区区几亿。可见,日本、欧美的遗产税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财富超过三代”,避免财富无限制的垄断性的增长。显然,欧美社会的一个富人的后代假如不懂得经营财富,只会依赖遗产坐吃山空,那么,他们会迅速的“富不过三代”。
  
  再者,富人要学会对待财富。既然欧美遗产税如此之高,那么我们就会理解了比尔盖兹、巴菲特等富人承诺将自己的全部遗产捐赠给基金会的举措。因为捐赠遗产是可以免除遗产税的,建立慈善基金会就可以规避了遗产税,而按照惯例,慈善基金会的管理者一般是创始者自己和其家族后代。因此,这对于富人来说,是一种对社会有益,对个人和后代也是名利双收的双赢之举。与其留下巨额的遗产给后代挥霍、坐吃山空,莫不如建立慈善基金会并留给子女管理,既有利社会,还能让子女有一份丰厚待遇和名望的永久职业,福泽社会和子孙万代!  
  
  穷不过三代是和谐社会、法制社会的特征
  
  一个社会是否法制社会,主要体现在公平竞争。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穷富都是合理合情合法的。但公平的竞争应该是人性化的竞争,而不是兽性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竞争。
  
  公平竞争体现在几个方面。教育资源的公平:政府努力做好做大做强义务教育,将义务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主体,将贵族教育、私立教育作为教育的辅助,不能主次不分,要力争99%的国民享受到同样公平的教育资源;城乡竞争的公平:要避免农村人注定以农民工为出路,也要努力改善农民工境遇,使得农民工这个词汇逐渐消亡;对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公平:政府要扶持贫困人口、帮助他们努力摆脱贫困境遇,对于竞争失败的弱势群体,政府要避免他们的人生彻底失败,要给他们多多创造一些咸鱼翻身的机会;上一代父母于社会竞争中失败,成为穷困阶层,但政府要给他们的后代一个公平平等的起跑线,避免他们成为穷二代、穷三代,让这些穷人的后代有机会有朝一日光宗耀祖。  
  
  穷不过三代是和谐社会的特征。今年是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典,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当年在深圳特区的打工仔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如今的企业家。放眼我们周围的富人阶层,他们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只不过是区区的小商小贩、小打工仔,但改革开放的机遇给他们一个可以尽情创造财富的机会,他们如今成为了各样各业的领导、经理、老板、企业家。
  
  但是,经过了三十年改革开放,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严重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社会问题。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假想:三十年前大家都一样穷,三十年前的打工者们经过三十年的奋斗成为了成功者,那么,如果再过三十年,如今的平凡打工者们会有幸成为“扭亏为盈”的继任成功者吗?他们中会再次涌现出一大批的企业家、老板、经理吗?  
  
  一个文明法制与和谐的社会是这样的,它既要保护富人的财富,也要保障穷人参加社会竞争的权利;它既要使得富人的财富可以超过三代、四代,培养自己的民族企业、民族资本家。它更要避免“穷超过三代”,使得穷困不能成为遗传的定律。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极富活力的社会,在一个活力的社会,首先是阶层的活力性,让穷和富这两个阶层可以互相转变、互相渗透、互相良性互动,穷得可以变富,富的不思进取则可以变穷。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能上能下的富有生命力的和谐社会。反之,一个穷富阶层僵化的、固定的、永恒的,富人永远富,穷人一直穷,这样的社会是没有活力的,也是危险并充满动荡的。
  
  富可以更富,穷可以变富,这才是整个人类社会正在追求的普世价值,也是我们国家正在努力建设的和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补记:小农思想和农民是两回事,本文不存在任何有意贬低农民的含义,因为笔者本人也是农民后代。有些大字不识的农民没有小农思想,有些大知识分子却有浓厚的小农思想,这是个辩证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0-13 18:2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0-13 11:5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确实值得探讨的话题。穷则思变富则堕,这恐怕也是一个原因。一个人如此,国家何尝不是如此。
3#
发表于 2010-10-13 17:4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有句老话,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斩,原因很多,吃喝嫖赌,再加上吸毒什么的。
微风文章,善于选题,议论有胆识,有新见。
4#
发表于 2010-10-13 17:5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农民是天下最优秀的经营者,每一个农民都是一个善于经营的管理者。
说中国农民不懂经商、不懂法治,永远富裕不了,过于武断可笑。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7: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海凹 于 2010-10-13 17:51 发表
中国农民是天下最优秀的经营者,每一个农民都是一个善于经营的管理者。
说中国农民不懂经商、不懂法治,永远富裕不了,过于武断可笑。


小农思想和农民是两码事,农民不等于小农思想,有些农民恰恰没有小农思想,而有些知识分子、官员却有浓厚的小农思想。

所以,工农工农,工人阶级才是老大哥,就是这个道理!

小农思想是无法让中国人富裕的,只有突破传统的数千年农业社会形成的小农思想,中国才能真正富强。

无论是毛时代还是邓时代,都以改造小农思想为国策,至于改造成不成功,那是另一回事。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太阳神 的帖子

谢谢您的交流,本文是个人浅见!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0-10-13 17:44 发表
中国有句老话,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斩,原因很多,吃喝嫖赌,再加上吸毒什么的。
微风文章,善于选题,议论有胆识,有新见。


谢谢武兄鼓励,本文是最近特区30周年,想起当年陈小艺主演的电视剧《打工者》有感而发!
8#
发表于 2010-10-13 18:21 | 只看该作者
富可以更富,穷可以变富,这才是整个人类社会正在追求的普世价值,也是我们国家正在努力建设的和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愿望是好,可基本的规律也是无法改变的。
9#
发表于 2010-10-13 19:44 | 只看该作者
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文章提了一个具有时代性和探讨性的社会问题。我国的贫富差距的确很大。
10#
发表于 2010-10-13 21:13 | 只看该作者
三十年前同是打工者的人中,三十年后,有人成了企业家,有人还是打工者。我认为很有必要深入的思考一下曾经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三十年后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还是个人的胆识和能力呢?

[ 本帖最后由 陀螺 于 2010-10-13 21:14 编辑 ]
11#
发表于 2010-10-14 09:12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陀螺 于 2010-10-13 21:13 发表
三十年前同是打工者的人中,三十年后,有人成了企业家,有人还是打工者。我认为很有必要深入的思考一下曾经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三十年后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还是个人的胆识和能力呢?

都有啊。外界的因素和内在的原因都有。
社会制度给所有人提供了机会,如果抓住,就富了。如果制度不允许,你有胆识那就是错误,不但富不了还是犯罪哦(比如贩卖人口
12#
发表于 2010-10-14 09:37 | 只看该作者
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有道理,微风用自己的观点将这一古训延伸诠释,给人以启迪思考.
13#
发表于 2010-10-14 10: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海凹 于 2010-10-13 17:51 发表
中国农民是天下最优秀的经营者,每一个农民都是一个善于经营的管理者。
说中国农民不懂经商、不懂法治,永远富裕不了,过于武断可笑。

慎用“最”“每一个”之类的字眼——太极端了
我赞成你的看法,农民是天然的生产者,比城里朝九晚五的公务员,比拿固定工资的企业职工,比摇头晃脑的教师匠更有商业意识。
相对而言,农民处于底层,无所顾忌,且有经营意识和市场意识,农民对市场经济更具有适应性
所以从农村走出的企业家,经商人士不计其数
把守旧的思想命名为小农意识,其实是不合理的,包含了对农民的歧视
14#
发表于 2010-10-14 11: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0-13 11:35 发表
  
  
  穷富是老百姓最绕不开的话题,经济改革的成败和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体现在社会的穷富状况。今年是中国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富二代话题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网络关键词,而穷二 ...


您的文章总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6:47 , Processed in 0.04807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