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7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街巷更名:不能轻易割断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0 0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街巷更名:不能轻易割断历史

  
  这两天,天水最引人注目的新闻有两条,一是天气奇寒,人们出门得缩着脖子;二是秦州部分街巷即将更名,套用网民的惯常用语:“秦州街巷要换马甲了。”

  这一冷一热之间,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变化:气候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的选择余地不大,只能被动适应或忍受;但一座城市的改变,特别大街小巷更名这样的小变化,既然是关系到市民集体记忆和情感的公共事件,每个人都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权利。毕竟,我们不能轻易割断历史,我们不能从头再来。

  天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首先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所谓历史与文化,应该包括了现有的全部,包括名胜古迹,包括文化传承,包括那些千年古树,也包括那些多少带着某个时代印迹的巷道。试想一下,我们生活了数十年的城市,那些曾经留下祖先的足迹和体温、已经承载了历史风雨的街巷,在未来的日子里,虽然路还是原来的路,街还是原来的街,但不再延续我们曾有的记忆,多少让民众有些失落感。

  街巷虽然是物质的,但在人们的认知范畴里,也像一个人,一个孩子,我们和街巷的关系,其实也是一种相互依存与相互见证的关系。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街巷更名一定会打破某种潜在的平衡,特别是非物质的平衡,所以必须考虑广大市民的感受。

  从学术范畴界定,街巷名称属于地名学。那么,什么是地名?从百度搜索,有如下解释:地名(Geographical Names或Place Names)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是人们赋予宇宙中特定地理实体的代号,是区别某一特定地理实体与其他地理实体的一种标志。

  这个解释,只强调了此地与彼地的区别与差异,但忽视了地名的生成过程。以我个人的理解,一个地名的生成既是某个时代的产物,也代表了一种约定俗成和大众认知。比如已列入更名范围的秦州部分街道,无论从字面意义还是其内在,并无显著瑕疵。如光明巷、胜利巷,一定是表达了某个特定时段或时代人们对光明与胜利的期待,现在社会进步了,生活质量提高了,难道我们就不需要光明与胜利了?再如民主路,这是秦州的主街,也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既大气简洁,又从广义上代表了中国社会前行的基础与方向,在改革逐步深化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很多社会与经济矛盾产生的根源仍然与民主机制不够健全有关,在这样一个仍然需要强化民主氛围的时代,这条街道更名的理由尤其不充分。再看即将代替原来名称的新名称,其实并不比原来的好多少。特别是这次重点推出的东城、西城、中城、南城、北城几个概念,既缺乏创意,更不能体现天水历史文化特色。天水是一个内陆小城,不是北京,一个区区几十万人口的城市体量,没必要搞这么宏大,而且以基本的方位命名,是所有命名思路上最缺乏个性的。

  关于本次更名的理由,我们看到这样的表述:一是秦州城区部分街路巷名政治色彩太浓,时代特征太明显。这里首先要看怎么理解政治,那些被指有政治色彩的街巷,在我们当下的政治生活中不仅不能被弱化,而且还需要继续强化,如民主、如前进等等;二是承载天水的历史、文化很少。既然双桥路、青年路、大众路、新华路不能承载天水历史文化,难道大城路、中城路、西城路、东城路就能承载了?三是与秦州的地理特征关联度很小。难道改名为三秦路、天靖路,关联度就很大了?此外的理由就是有关专家和群众反映强烈,以及秦州区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提出议案和提案,要求更名部分街、路、巷名。有关专家不知道是哪方面的专家,其研究方向和领域是什么,如果是地名学意义上的专家,那也得尊重历史、尊重民意,先在适当的范围内,深入全面地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以理服众;至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意见和建议当属职责范围之内的事,但民众选他们为代表和委员,本意是希望他们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为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言献策,不是请他们鉴定哪个街道名字是否得当的。

  当然,也许本次更名的初衷是好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弘扬历史文化、方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果换几个街巷的名称,就可以带来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那我们和街头的算命先生有什么区别呢。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09:12 | 只看该作者
久不来,问候各位写手!
此小文是为报纸撰写的时评,已刊发,在这里存一下,也请各位发表看法!
3#
发表于 2010-12-20 10:11 | 只看该作者
天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首先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所谓历史与文化,应该包括了现有的全部,包括名胜古迹,包括文化传承,包括那些千年古树,也包括那些多少带着某个时代印迹的巷道。试想一下,我们生活了数十年的城市,那些曾经留下祖先的足迹和体温、已经承载了历史风雨的街巷,在未来的日子里,虽然路还是原来的路,街还是原来的街,但不再延续我们曾有的记忆,多少让民众有些失落感。

主题明确,条理清晰,层层分析,入情入理。叙述练达自然,好久不见,问好。
4#
发表于 2010-12-20 10:4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文章!
如果胡乱更名,那就是“点金成石”了,呵呵。
5#
发表于 2010-12-21 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边走边唱@ 的帖子

  的确,街巷名也是地名,都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一条街巷的历史。这里面少不了有地域文化的东西,一改动就免不了要丢失某些东西,同时也会让人感到不便。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7: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三位朋友跟帖鼓励,也问好来过的朋友们!
劳烦哪位斑竹,把该帖转入非计酬版存放一下,拜托!
7#
发表于 2010-12-25 11:02 | 只看该作者
问候财智兄,改名,人为的东西做起来也容易,寒冷,谁能扭转呢?
就不见,问候兄。保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7:28 , Processed in 0.04976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