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袁光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与王松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2:12 | 只看该作者
祝贺赵国宝老师新任春夜听雨版主。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在四位版主的主持下,该栏目将会越办越好。

[ 本帖最后由 袁光熙 于 2011-1-17 09:41 编辑 ]
17#
发表于 2011-1-15 12:13 | 只看该作者
新颖的题材,很好的文字!问候了! :handshake
18#
发表于 2011-3-2 22:43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下关二中的毕业生,这是我所了解到的最生动的创校历史。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2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猫哈狗 的帖子

不同的人看到这篇文章,有不同的感受和取向。感谢这位下关二中的毕业生,专门注册登录论坛,发出了这个令我感动的帖子。
20#
发表于 2011-3-9 12:53 | 只看该作者
每读一遍这篇文章,总会有新的感慨。在当时的政治大环境下,小小的边陲小镇也发生了这么多的故事,小小的下关中学里面也出现了不少的悲欢离合。王松、奎爱仁……这些都是当年的政治精英呀……。
21#
发表于 2011-3-23 12:06 | 只看该作者
由于袁老师的文章提到了下关二中的创建过程,我转载一条有关下关二中创建过程的描述,供大家参考:
    “一九七一年九月,下关二中基建破土动工,采取政府出资,社会、企业出工出力赞助建校的办法,在一九七二年七月,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首期工程基本结束,校舍初具规模。一九七二年九月,学校正式挂牌,全校首届招生12个班,共567人。开班办学后,学校条件极为艰苦,环境恶劣。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山坡泥泞,有诗曾用“风吹青光黄沙起,出门抬脚踏烂泥”来描述此环境。虽然生活环境极其艰苦,但第一代二中人毫无怨言,师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顶烈日战黄沙,冒风雨搞绿化,校园在劳动中变样,情操在汗水中陶冶,建校劳动成了七十年代二中人的必修课,劳动铸就了二中人能吃苦的性格。“文革”中后期,大家以校为家,艰苦创业,在特殊的年代,在艰苦的环境中,以特别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校的一切工作中。要改变学校的条件,只能坚持走勤工俭学之路,一九七二年,在上级的支持下,投资5万元,办起了下关二中印刷厂,一九七六年在玻璃厂的支持下,投资两千元办起了再生灯泡厂。学校还成立了食用人工菌种植小组,在空地上种玉米、瓜豆,改善师生生活,物理老师还与外界合作,建成“全省先进、下关地区第一家”的太阳能浴室。”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4 1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猫哈狗 的帖子

这篇来自大理日报的报道,客观地反映了下关二中建校初期的情况,也与我在《寻亲》、《温馨的小屋》中的描述基本相符。感谢朋友提供了这一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30 05:31 , Processed in 0.05653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