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3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变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25 0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吴中永



    我的老家在粤北南安,十年前来广州打工。现在是厂里的一名技术员,负责收割机的发动机的安装和检测。在厂里工作了十年,我也成了家,在工厂附近买了房子,名副其实地成了一名广州人。

    在公司召开的一次业务会议中,业务经理安排我去检查在粤北卖出的一批收割机的使用情况。我不是很乐意,因为下乡调查,颠簸劳累,时间又长。但是想到下乡可以领双倍的工资,还可借这个机会看看家乡的变化,或许还有机会跟老乡叙叙旧。于是,我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我收拾了一些收割机的专用维修工具,就坐上了返乡的卧铺车。

    10点多钟了,太阳还没有出来,清凉的秋风不时拂面而过。田野里,金黄色的稻田一片接一片;偶尔还能远远地看到农民“突突突”地开着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着。村庄上,统一规划、布局合理的新农村时不时映入眼帘!

    农村的变化可真大啊!这些年来,国家免征了农业税,实行了免费九年义务教育,购买农用机械还有补贴。农民身上的包袱减轻了,收入也上来了,一年挣三万两万也不是什么难事了。大家都争相购置现代农用机械,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收割机在农村已随处可见了!

对故土巨变的惊喜减轻了我在旅途中的劳累,五六小时的旅程,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

下午四点多钟,我就到了南安县城。

    根据销售登记,我对自己的行程稍为作了安排。这个县总共买了我们厂十六台收割机,大部份分布在中部的平原地区,也有一台在我的山区老家。先到最东部的乌龙,然后到黄龙、青龙……最后一天回我老家,在老家住一个晚上,再打道回广州。

    在车站里等了一会儿,就来了一趟到乌龙的班车,我马上上了车。

    粤北的秋天,秋分一过,夜长日短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在乌龙车站下车后,夜色已悄然漫入大地,一阵阵寒气不时袭入体内,我感觉凉气透人了。我可得抓紧时间找到住宿的地方,我心中暗自想道。

    “陈明,什么风把你刮到这里来啦!”倏地,一辆陈旧的嘉陵70C的摩托车忽地一声开到我的面前。

   “你是?”对方面戴头盔,衣着极为朴素,我一时还不知是谁。

   “我是吴敏啊!”吴敏边说边卸下头盔。跟读书时一样清瘦的老同学吴敏,活脱脱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但是脸部已没有了先前的朝气,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成熟和沧桑。

   “老同学,真有缘!想不到在这里能遇到你!”我很高兴地说。因为我们是同一个镇的老乡,中学毕业后,我因几分之差没考上师范,家里又不允许我读高中,我就去了打工。他则幸运地考上了师范,照常规他应该在我们镇教书。

   “一出工作,我就分到这里来了!”吴敏说,“你到这里又有什么事呢?”

   “工厂派我到这里来检查这个地区去年所卖收割机的使用情况。这不,一下车就看到你了!”我说。

   “快上车,今晚咱俩可要好好聊聊了!”吴敏说。

    因为是公干,公司会报销所有的旅费,一般情况下,我都会找一个比较高档一点的旅店下榻。现在遇到老同学,看来盛情难却了!

    上了吴敏的摩托车,我们在墟上买了一点熟食,走出了墟镇,又走了几公里的村道,来到了他任教的地方。

    “这是我干革命的地方,”吴敏把我拉到一所学校大门口,他停下来去开大门。

    “哇!你们这所学校好大、好美啊!”我说。因为学校前院的优美景致把我吸引住了。草坪上绿草如茵,名花奇树相映成趣,其间幽径婉转徘徊,绕墙而建的文化长廊里的中国地图、万里长城、现代科技展览更是鲜艳夺目,我仿佛看到一群小学生正在围墙下曼声细语。

    “肯定是罗!我们学校可是镇里的一所片完全小学,在镇里可是数一数二的呢!”吴敏说。

    进了校园,穿过前院,是一幢三层的教学楼。教学楼后面又是一个院子,这里种着两排羊蹄甲,但是被修剪得阿娜多姿。有的大如篷盖,有的旁逸斜出。羊蹄甲下面间或种着四季桂,临地面最近的一层是柔软的茅尖草。草地外则是一片开得正艳的野菊花,幕色中,野菊花一片连着一片披在围墙上。

    “你们学校的环境真不错!”我又发出一声感叹。

    “这些年我们这里在校园建设方面还是花了不少力气的!”吴敏说。

     我们穿过第二个院子,来到一幢两层楼的走廊下。此时,夜幕已经完全笼罩了大地。

    “你住哪里呢?”我问。

    “这就是我住房了!”吴敏指着一个房门说。

    打开门开了灯,吴敏又说,“这是以前中学的课室,中学撤并后,我们搬到原来中学旧址上课,我们新建了教学楼,原来的教学楼成为我们的教师住房。”

    进了房里,里面挨墙角摆了四张床。每张床前都有一张办公桌,房子上空的电线凌乱地悬吊着。

    “这就是你的住房?四个人住一间课室?”我问。

    “是啊!我们这里不错吧!有楼房住,离墟也近,许多教师做梦都想到这所学校里来呢!”吴敏把食物放在办公桌上,又说,“我去看看学生有没有去上晚自习,你也跟我参观一下我们的学生公寓!”

    走出门外,不知什么时候,是谁把二楼的一盏太阳灯拧亮了,照得整个院子一片光亮。教学楼也亮灯了,不时能看到课室里有学生走动的影子。

    我们穿过教师住房的走廊,来到后面的一个院子。这里有一幢两层的古典式建筑。二楼也有一盏太阳灯,把院子照得通体透明,但室内漆黑一片。

    “这就是学生公寓。”吴敏说。

     学生公寓前有两排长条形的花池,中间截为两段,正好形成一个十字形的过道。花池的尽头,一棵细叶榕好像一个守护使者,舒展着苍劲的虬枝,屏蔽着学校后院的安危。

   “学生都已去上课了,我们进去看看吧!”吴敏边说边打开一间宿舍门,按了开灯开关。

宿舍呈长条形,一进门的两侧做了两排木柜,随后两边各摆了三张两层的床架。从后门出去是一个阳台,阳台上放着大大小小十多个桶,旁边还有卫生间。

    “没有学生躲在宿舍里,现在有一个教师在课室里值班,我们吃饭去吧!”吴敏说,“你先回住房去,我一会就来。”

    一会儿,吴敏就回来了。一只手拿了一盒饭,另一只手提了两瓶精装红米酒。

   “正好今天下午多下了一点米,食堂里有一份菜,加上刚才买的这些熟食,我们将就着吃吧!”吴敏说。

    “附近有没有饭馆呢?我们去饭馆里吃吧!”我看了看吴敏,只见他举手投足中无不显出一副寒酸的样子,又说,“我做东。”

    “不要啦!饭馆都在镇上,离这里有几公里的路呢!你就委曲一下,好吗?”吴敏说。

    “没事,”我说。其实,我也想快点吃饭。要是平时在厂里,我早已用过了晚餐,要么在家里看电视,要么外出散心,生活里充满了诗情画意。现在坐了一天的长途车,我早已感到饥肠漉漉。

    “你坐了一天的车,肯定很饿了,你先吃点饭,咱们再喝点酒吧!”吴敏说完,把一盘饭送到我的面前。

    我端起盘子,顾不得平时的斯文,马上狼吞虎咽起来。

    “为我们他乡相逢干一杯!”吃了饭,我端起酒说。

   “见到你我也很高兴,我不胜酒力,随意喝,好吧!”吴敏说。

    喝了酒,我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我们这些同学就数你有出息呢!当时我们班有50多个人,成绩好的都想做教师,只有你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做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说。

   “周总理说得好,你挑大粪是为人民服务,我当总理也是为人民服务!只是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吴敏说。

   “这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了。国家为教师做了许多实际工作:清退代课教师,提高了教师待遇,把工资打入教师个人帐户,教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现在报纸上又反复在唱绩效工资、两相当,与当地公务员工资两相当,城镇与农村两相当。说到这里我却有点纳闷,你们学校的学习环境、学生住宿条件都不错,可是教师住房怎么这样差?”我问。

   “教师有住就不错了,现在的小学教师,学校只能寄宿,怎能住家,只要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就不错了。”吴敏说。

    “那你们怎么住家?”我问。

    “有的在镇上买了套房,有的回乡下农村住,还有些在墟上租房子住。”吴敏说。

    “你买了房子吗?”我问。

    “没有呢,房价这么贵,怎么买得起?”吴敏说。

    “你们不是有房屋公积金吗?”我问,因为我们厂里就有房屋公积金,每个月在工资上扣一定金额,买房时由工厂一次性翻倍补贴,我们买房就比较容易了。

   “没有,我们这里的教师还没有!不过听说其他部门却有。”吴敏若有所思地说。

   “你的工资多少呢?”我问。

   “我的每个月一千一百多一点,”吴敏解释道,“我们的工资,大家都按级别套。工龄越长、级别越高,工资就越高!”

   “有没有其他补贴、奖金呢?”我问。前几年,我跟这里一个乡镇干部洽谈一笔生意时。听他说,他的工资远远没有他的补助多呢,所以我想他也可能还有其他补助。


   “现在实行了一费制,学校没有什么钱。听说以前有的课时补贴、出勤补贴、班主任补贴全部取消了。至于奖金,基本上没有。现在教师的考核机制很不健全。上面三令五申不准排名,但是下面年年都在排,并且以此作为教师工作的考核标准,学生考得好,多少会有一点奖金,但都少得可怜!”吴敏说。

    “像你这样优秀的人,肯定年年都可以拿到奖金了!”我说。现在的物价这么贵,摩托车、手机都已风糜全国了,摩托车加油,手机费,伙食费……,领这么一点钱,我真的不知道他怎么开支?我现在一个月都有四五千块钱,像他这样有才干的人,在我的内心里却总是认定他的收入肯定比我多。

    “很难,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太差,像我的性格,从来就不喜欢压着别人去做事,所以只能引导。但是时间、精力又很不够,加上从小对考试就有一种抵触情绪,如果遇到一个好班,自然能教得很好,但是遇到差班,要我拿出教学成绩,真的很难!所以教学奖我根本不会去想。”吴敏说。


    “这么说,你们的工作与你们的工资基本没什么联系了?”我问。


    “应该是这样吧!但是考不好会挨批评。”吴敏想了一下,又说,“现在我们乡下的学校普遍缺编,每个教师一个星期都要上二十多节课呢!备课、上课、改作业,还有许多形式上的工作,如果认真去做,好像总干也干不完,又好像做再多也没有什么用。”

     “这种教育机制怎么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说,因为我们厂里每个员工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一大部份奖励工资跟公司里的效益、自己的工作业绩有很大关系,所以厂里的工人都能尽其所能完成各项工作。


    “在教学管理上没有激励机制,但是上面的领导却有考核检查的权力。不知为什么,小学的那些校长好像比国家领导人的官还大,个个都像小人得志一样,不断搞什么排名啊,常规检查啊。因为这些工作与国家的教育法规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对存在问题当然也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批评。时间长了,许多教师见怪不怪了。现在有两下子的教师都在谋求其他出路,所以出现了很多半师半农或半师半商的教师。”吴敏说。

     “工资低、工作累,看不到自身的价值,肯定会走这条路了。”我说。

     “上面的领导也不是没有办法,不听话的,把你调到边远地区去任教。当地的教师倒没什么,这可苦了外地的教师啊!像我在这里,既没田种,又不会经商,又没住房,生活就像飘泊不定的游子,今天在这里,明天又不知去何方。唉!”说着说着,吴敏的声音开始黯淡下来。

    “好了,别说这些了,我还没有问你有没有成家呢!”我说,心中却暗暗庆幸好在当年少考了几分,要不,我面临的可能也是这种境遇。

    “前几年,我在这里找了个农村的姑娘,生活了一年之后,她不习惯我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最后还是跟一个打工仔跑了,所以我至今我还是一个人,以校为家!”吴敏说。



   “对不起,想不到又触到了你的伤心事,好了,不谈了,喝酒,喝酒!”我说。

    这一个晚上,我们聊到很晚,我们很高兴地讲到了家乡的巨变。我也把我的生活情况告诉了他,吴敏的眼睛里顿时流露出了一份羡慕的眼神,我当即表示,只要一有条件,我可以把他介绍到我们厂里去……

    第二早上,我很早就起了床。临走的时候,我偷偷地在他箱子里塞了一千块钱,我就去找我的调查对象了。

    下乡调查一切都很顺利,让我惊喜的是通往家乡的山道也全部变成了水泥公路。家乡的人们进出山村方便多了。

    回到广州的当天晚上,我就登陆了中国教育网站,发了一篇帖子:


                                 当代文明使者的困境

——关注当前中国乡村教师生存状况


                        这些年来,国家在提高教师地位和改善教师待遇方面做了许多
                   工作。但是,教师的生活水平却远远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待遇很低,工作负担很重,生活环
                   境也很恶劣。没有经济作为支柱,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只是一味
                   地给教师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高帽子,
                   教师就能安心任教?

                        古人言,国将兴,必将重教而尊傅……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fyp950930 于 2011-3-25 08:44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5 08:4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很多年前写的一篇作品,当时被我打入冷宫,这几天梳了一下自己的写作总结,又品读了一下,现在拿出来大家评议。
3#
发表于 2011-3-25 09:0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底层,关注弱势群体。好。
4#
发表于 2011-3-25 10:4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教师实行了绩效,工资待遇大大改观。题目叫变迁,还是应抓住一个点来写,有点泛了。
5#
发表于 2011-3-25 11:28 | 只看该作者
小说虽然触及了当今社会收入不均衡的社会现象,但写得有点散,特别是前面部份。
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5 11:56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当时我的出发点是想通过与农民、务工人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变化来对比写教师的现状,这些内[容看似泛,其实都是围绕教师待遇差、管理机制不健全一个点来写的呢!
7#
发表于 2011-3-25 18:28 | 只看该作者
也来读了。
8#
发表于 2011-3-28 13:28 | 只看该作者
细读欣赏。小说以一个打工者的身份为出发点,以所闻所见为材料,力图反映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引起世人关注。感觉所写非常真实、客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7 03:36 , Processed in 0.19746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