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9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挖地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4 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光追溯到1972年,“文革”的硝烟不那么猛了,战备的硝烟开始升腾,北京的那位伟人说了一声“深挖洞,广积粮”,全国人民立即行动了起来;我所在的小学也行动了起来。
  
  我所在的小学——邯郸师范二附小,是一所“戴帽中学”,也就是说,在小学的建制中,还有几个初中班。当时我上初中二年级,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工宣队员,他管理学生很有一套,把我们这些有个性的男生分到一个一个组,名字叫“争光学习班”;把那些懒洋洋但是学习贼好的学生分到一个组,名字“战斗学习班”。论学习,争光学习班比不上战斗学习班,但是学校开始大规模挖防空洞了,争光学习班的威力就出来了,因为我们个子高,有力气,在挖洞的工地上,一个个像是小老虎。
  
  挖防空洞需要动力,动力在哪里?动力就在于打仗。那个时候提出的口号是反帝反修,反修甚至比反帝还重要,那个时候我们的小脑袋还不晓得中国和苏联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反修胜过了反帝呢?只有一个想法,造洞是为了防空。那个时候,特想愿意天空中出现一次修正主义的飞机,哪怕是不扔炸弹,仅仅是飞一飞也是好的,可是,千里无云,湛蓝的天空,不仅仅修正主义的飞机看不到,连国产的飞机都难看到。
  
  虽然看不到敌人的飞机,但是我们挖防空洞的依然热情不减。防空洞的工地就在学校的操场,我们用定滑轮不断地从地下掏出黄土,一筐又一筐的黄土。大家是看过电影《地道战》的,当时我们的整个精神状态就在战争状态,这样的状态很令人亢奋和陶醉。挖洞采取了轮流进攻法,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地轮流挖洞,别的班级挖洞进度缓慢,轮到我们班级的时候,因有我们这个“争光学习班”,就显得进展神速,一天能挺进好几米。学校操场下的地层大部分是黄腊腊的黄土,比较好挖,也有的地段遇到小石头子,挖起来有难度,这个时候,学校革委会的长脖子主任,就把我们争光学习班派上去,就如战争年代派上了敢死队。
  
  革委会的长脖子主任是个造反派,他几乎每天给挖地洞师生打气说,要把挖地洞的现场作为与“帝修反”进行战斗的战场,忠不忠,看行动,听了他的演讲,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就像身体注入了鸡血一般,浑身是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学校环形防空洞就挖出来了。这个时候,上面的指示也来了,只挖出来不算,还要用红砖拱起来,才能完工,可是上面只管给水泥,沙子和红砖自己想办法。
  
  怎么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长脖子主任号召全校行动起来,自己脱坯造砖。我们从防空洞挖出的黄土在学校门口堆得像小山一样,有的是黄土,脱坯并不难,劳动强度总比在地下轻多了,因此,一垛一垛的砖坯子造出来了。问题在于砖坯子如何变成红色的烧烤砖?学校伙房里有个大师傅在村里烧过砖,受到长脖子主任的委派,他就在学校的门口盘起了一座砖窑,圆囔囔的煞是好看;砖窑里面有风道,下面有火口,一看就有专业水平。
  
  有了窑,还需要火种,从上面拨过来的煤炭是有限的,长脖子主任号召我们自己找火种,于是,我们这些初一学生四处出击找劈柴。不经烧的有玉米棵子,经烧的柴禾不好找,有大一些的同学说,西边的坟地里有啊,棺材不是好劈柴吗?于是,同学们的热血又开始燃烧了,带着铁锨、铁镐到坟地岗子上挖坟去。挖开了坟地,把死人的骨头扔到一边,各种各样的棺材板就运到了砖窑边,烧窑的师傅正为火种不够发愁,有了棺材板子,解决了难题,高兴地笑了。他倒是笑了,被挖坟的主人不高兴,但是他们惹不起我们这些类似红卫兵的人,只好在坟地搭起了窝棚,用以捍卫他们的坟地。学生也不愿意和有窝棚的坟地发生冲突,就挖没有窝棚的坟,或者是无主坟。砖窑旁的棺材板就越来越多,体育老师在砖窑边光顾,找到了体育的感觉,提议用棺材板做两个乒乓球台。被同意了,立即就做,两个球台做了出来。在别的学校仅仅有水泥球台的情况下,我们学校竟然有了两个木头球台,真的是不简单,很快学校乒乓球队建立了起来,乒乓球在球台上飞来飞去,很得曾经在板子里睡过的逝者的灵性,球艺飞速提高,获得过两届全市中学生联赛冠军。
  
  乒乓球台是副产品,正产品是造红砖。第一窑红砖造出来了,砖虽然有点疏松,但是毕竟是红色的,而且比泥土硬,把砖放在水里也泡不化,就找来工人在防空洞里砌砖,逐渐砌出了这个城市第一座砖砌的学校防空洞,就不断有人前来参观,长脖子主任经常咧着嘴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班主任提了个建议,空中的敌人来了以后,各个班的学生来不及往洞里跑,最好从各个教室打一个洞口,通往操场防空洞主巷道,这个建议当然得到了学校革委会的支持,于是,我们“争光学习班”又开始发挥作用,揭开了教室里的红砖地板,开始往操场方向挖洞,一天,两天,三天,挖到第十天的时候,快要和操场防空洞主巷道见面了,泥土不再是黄土,开始半沙半泥,但是每个学生都被一种激情所鼓舞,就一直挖下去,尤其是平时显得懒散的刘恩三同学,这个时候像是吃了豹子肉,不知疲倦地挖洞。
  
  刘恩三是我们“争光学习班”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不像我们个子高大,显得精瘦,而且说话流里流气,他喜欢给老师起外号,还有,哪个老师给哪个老师搞流氓了,他总是第一个发现。因为老师的这些“流氓行为”是真的,就没有办法给刘恩三处分。挖操场防空洞主巷道的时候,他是我们学习班里最不卖力气的,去西边岗子上挖坟地,他说风凉话,说这是断子绝孙的缺德事,弄得我们都想把他开除出“争光学习班”了。谁知挖教室到操场防空洞主巷道这段洞子,他却来劲了。他因为身材瘦小,在洞子的最前面可以抡得起镐头,进度贼快。但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天我也在洞里,看到刘恩三头顶的土哗啦啦地掉,就招呼他撤退,专心干活的他扭过头,以鄙夷的口气说,胆小鬼!
  
  我真的胆小,就拉着身边搞运输泥土的两个同学退出了洞子,快到竖井的时候,听到了里面沉闷地响了一声,就什么也听不见了。我们三人退到竖井口,惊慌地坐上箩筐,逃出井口,才向班主任哭诉,塌方了----,刘恩三埋进去了-----,班主任的脸立即黄了,赶紧报告革委会,革委会找来专业人员,谨慎地清理塌方,因为担心再次塌方,抢救进展缓慢,最后,还是从主巷道那边挖一个口子,把已经停止呼吸的刘恩三拖了出来。
  
  刘恩三的遗体清理干净了,穿上了蓝色的学生服,还戴上了他梦寐已久的红卫兵袖章。通知他的家长,他的父亲是从五七干校回来的,对儿子为革命而牺牲,也说不出什么。只是请学校考虑给儿子一个英雄称号,学校犹豫再三,觉得这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不太配英雄称号,最后以“挖洞反修小英雄”的称号向上级有关单位写了申请,上级一直没有批下来,据说这和他的父亲有历史问题有关。但是,刘恩三还是被厚葬了,就用乒乓球台做的很挺实的小棺材,把他精瘦的尸体盛了进去。我们在学校操场召开了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我们都哭了,尽管我们“争光学习班”的同学相约要坚强,不能哭,但是不哭不由人,尤其是我们班的女同学,哭晕过去好几位。
  
  可能是考虑到挖地洞还会有危险,学校终于终止了从各个教室开洞口的行动。学校革委会长脖子主任也调走了,学校的一切活动仿佛进入了正常;不正常的是潜意识,我们总觉得做了什么蠢事,这挖地洞闹的,直到我们成年以后,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 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1-8-15 08:52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14:10 | 只看该作者
往事不堪回首,写写自己的初中时代。
3#
发表于 2011-8-14 14:31 |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刘恩三,可悲的时代。
4#
发表于 2011-8-14 16:3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也挖过地道,不过是小打小闹,经常去地道里玩耍,捉迷藏,地道是童年除了家之外隐秘而快乐的地方……
5#
发表于 2011-8-14 17:56 | 只看该作者
克楠老师的这篇文章太真实生动了,把当年挖地洞(其实是防空洞)的背景、气氛、方法、过程描述得一清二楚,把当年青年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言行,描写得真实细致。特别是挖棺材板和刘恩三的故事,更令人感慨。1972年我已当知青回城,在下关二中任高中政治教师了。我们学校所在的山头到处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防空洞,现今尤存。虽然我没有亲身参加过挖地洞,但所见所闻不少,因此见到这篇文章,感觉格外亲切,喜欢这类文章。
          问好克楠老师!
6#
发表于 2011-8-14 19:33 | 只看该作者
真实记忆,活灵活现。时代会给我们很多,不管丑陋的还是悲惨的,抑或畸形的。
“学校革委会长脖子主任也调到走了,学校的一起活动仿佛进入了正常;”该句话里“调到走”多一个“到”,“一起”应该为“一切”。
呵呵,美文,总想更完美些。问候!
7#
发表于 2011-8-14 19:4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想起来,非常有趣!
8#
发表于 2011-8-14 22:23 | 只看该作者
特殊年代的特殊历史事件,叙述情景真切,回望和反思,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9#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2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1-8-14 19:33 发表
真实记忆,活灵活现。时代会给我们很多,不管丑陋的还是悲惨的,抑或畸形的。
“学校革委会长脖子主任也调到走了,学校的一起活动仿佛进入了正常;”该句话里“调到走”多一个“到”,“一起”应该为“一切”。
呵 ...

   夏冰朋友,改过了,谢谢你!
10#
发表于 2011-8-15 07:13 | 只看该作者
曾经的年少,曾经的激情,特殊时代的悲剧故事,问好。
11#
发表于 2011-8-15 07:46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时代的烙印,几年前,在我们家乡一些单位的老房子上面,还有“深挖洞、广积粮”的标语,文字厚实,重温了一个历史片段。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8: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1-8-15 07:46 发表
一个时代的烙印,几年前,在我们家乡一些单位的老房子上面,还有“深挖洞、广积粮”的标语,文字厚实,重温了一个历史片段。


    是啊,令人深思的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克楠越来越觉得散文应该表达真实,应该远离那些风花雪月的素材。
13#
发表于 2011-8-15 13: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王克楠 于 2011-8-15 08:53 发表


    是啊,令人深思的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克楠越来越觉得散文应该表达真实,应该远离那些风花雪月的素材。

说得太好了。完全赞同。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衫子 于 2011-8-14 14:31 发表
可怜的刘恩三,可悲的时代。


   是啊,那是一个可悲的年代。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1-8-14 16:34 发表
我们也挖过地道,不过是小打小闹,经常去地道里玩耍,捉迷藏,地道是童年除了家之外隐秘而快乐的地方……


  哦,文华也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30 15:18 , Processed in 0.33854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