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3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小不偷针 长大却偷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2 0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从小不偷针 长大却偷金


                              温献伟

    本文开始,不妨先做两道问答——
    第一题:
    一个从小淘气顽劣的“偷针”少年,长大一定是偷金大盗吗?
    有人说:一定的。俗话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便是。
    有人说:不一定,二者没有必要的因果关系。从小偷针,老师、家长、社会如果及时教育,改正便是。有道是“闻过即改、善莫大焉”。

    第二题:
    那么,一个从小循规蹈矩、奋发好学的“不偷针”的少年,长大一定是善良好人吗?
    有人说:一定的。作家柳青有言:“一个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最关键的就是那几步。”从小循规蹈矩、奋发好学的孩子,长大即便未能成才,也不会沦为坏人。
    有人说:不一定。现实生活给了我们太多证明。

    什么证明?卖个关子,先按下不表。

    这是两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题目。因为凡事没有绝对而已。先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这一句,看似颠扑不破之“真理“,但在笔者眼中,这句话怎么看都有点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味道。如果此“真理”绝对成立的话,那么,反其道行之,“从小不偷针”就一定、而且只能够导出“长大是好人”的唯一结论。

    但现实呢?回到这一句——“现实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证明”。

    这其中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明,便是很多贪官的“从小”和“长大”。

    长久以来,我们太过依赖用“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之类的话语,进行“防微杜渐”之类的劝教。这固然十分必要。但长久以来,现实总是喜欢和我们“戏谑”和玩笑——“从小不偷金之少年,长大却偷金之辈”,往往让我们的老话显得顾此失彼,力不从心。

    譬如,只说贪官。

    笔者曾留意过很多贪官的成长轨迹。一个让我们可能想不通的问题,直逼我们的心理防线——“他们从小都是勤学上进的好少年,为什么长大后都成了偷金的官场大盗?”笔者所在的中原之地,几年间曾前后连续落马三名交通厅长。而翻看他们的成长经历,无一不是从上进的好少年成长而起。但即便从小“不偷针”,亦难抵挡他们“长大后”的鲸吞欲望,偷金贪腐,一个比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瞠目结舌。

    为他们找出堕落的原因,信口说来便能找出很多。人人都可成为聪明的“事后诸葛亮”。但一个社会,“事后诸葛亮”多了,毕竟不是一件太光彩的事情。笔者想,这正显示出我们太过偏执于“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之类“真理”,太过沉湎和纠缠于其内,也太过“忙碌”于某句“真理”的一面,从而忽视或漠视了“真理”的另一面。

    如果说,我们是将“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之类,奉为“具有先天强大纠错功能”的“告诫信条”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建立一种“后天强大纠错功效”机制,以此来遏制“从小不偷针,长大却偷金”之类现象的弥漫和泛滥?

    还说贪官。从“小时好学上进,连针都不偷一根的好少年”,到“官场大肆贪腐,连金都不少偷一斤的阶下囚”,究竟是谁导演了一幕幕让人唏嘘的人生悲喜剧?抛开贪官法庭上老生常谈的“主观原因”之外,笔者想,这也正是暴露我们社会对贪官之类人群的“后天纠错功能”的缺失。在其未贪未腐未偷未窃之前,我们社会为其对应设置的“纠错功能”失灵、甚至彻底失效,那么,想让一个充满欲望、又有能力实现欲望的官员“不偷金”,实在是一件一厢情愿的事情。

    从小偷针,长大未必偷金。这在于“社会纠错功能”(老师、家长、社会的引导教育)的有力矫正。从小不偷针、长大却偷金。这在于“社会纠错功能”(亲属、同事、朋友、上级告诫)的漠视缺席。而且,这种缺席,导致的往往是肆无忌惮的“偷欲”盛景——亲属朋友齐上阵、上级下级同贪腐,偷银、偷金、偷官、偷情、偷香、偷色……凡是可偷之事之物,绝不轻易放过。

    当然,结果可想而知:最后的“纠错功能”(纪委、监察部门)姗姗来迟——“阶下囚、悔过书、老泪纵横”等关键词,为一名昔日“不偷针”的上进好少年,画上了具有人生绝妙讽刺意味的注脚。而这种注脚,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整体性失败。

    那么,让我们在“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劝教谚语之中,分一部分目光出来,多多关注“不偷针”少年的身心成长吧。这并非心存腹诽,与“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一样,劝善之语,虽然不中听,行为虽然可能“讨嫌”,但,这皆是以一种深深的爱为其底色。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温献伟 于 2011-9-12 01:16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9-12 07:20 | 只看该作者
祝福中秋节快乐!
3#
发表于 2011-9-13 20:51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角度:社会纠错功能。
我们小时候是不偷针的,却偷过车条,从村小卖店柜台玻璃的缝隙里,拿一截带着小树叉的树条,勾住车条的弯头,就拉出来了。这技巧一传开,好几个孩子都试过,证明确实好用。到今日,曾经偷过车条的孩子并没有一个从事该专业的……
4#
发表于 2011-9-13 22:34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在“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劝教谚语之中,分一部分目光出来,多多关注“不偷针”少年的身心成长吧。这并非心存腹诽,与“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一样,劝善之语,虽然不中听,行为虽然可能“讨嫌”,但,这皆是以一种深深的爱为其底色。

当今时代,社会道德准则越来越沦陷,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还有多少东西与金钱无关,还有多少人间真情不与金钱无关。
5#
发表于 2011-9-14 10:4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立意新颖。

也许每一个生下来都不是坏人,只是一个可以放任坏人的环境使然,导致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屈指可数,大多数人就被贪腐的体制给污染了。
6#
发表于 2011-9-14 13:3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啊。请环保人士也关注一下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环境的净化吧,别只懂得去高速路上拦拉狗拉猫的车。呵呵,开个玩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 08:38 , Processed in 0.05615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