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映日荷花别样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4 1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析远安乡土女作家汪玉莲的作品与人品

清涟一鞠荡开的是你的鲜妍
水中的倒影惹人爱怜
芙渠也是你的名字
蓉开蓉落你的美却永远定格
梦中诵读你的文字
妮妮 醒醒 今年没有大旱 你听 已经下雨
                ——郭红玉《梦妮》

   这是家乡另一位女诗人写给作家汪玉莲的一首优美短诗。诗中的轻柔美丽定格在一朵红睡莲上。七月的夏夜刚刚下过雨,月亮在风中裹着幽幽的清香,流在荷叶上,滚动晶莹剔透的水珠。仿佛,让我看见了当年诗人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浪漫情诗,是那般的痴迷、缠绵。

    梦妮,是汪玉莲的网络笔名。因为莲的别名有很多种,又被称为荷花、藕花、芙蓉。而梦妮这个网名,本身就让人容易联想到红睡莲,再加上她在网络上用的头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红荷,于是,很自然地,这首诗歌就在另一位女诗人的笔下涓涓流露了出来,是那般的亲切、优美,形象而又逼真。相信读过梦妮作品的人,对这首诗歌会理解的更为透彻。像最后一句“今年没有大旱/你听/已经下雨”,写的就是梦妮的散文《旱年闲话》。

    初读梦妮的作品,是在20096月。那时,一个巧合,让我们在博客上相遇。随即,我就被她拉进了家乡的《远安论坛》。在那里,读到了她的大量反映家乡浓厚气息的散文,也有少许小说和诗歌。那些渐行渐远的童年轶事,在随着这些清新、亲切、感人的文字里,又渐行渐近地清晰起来了。仿佛,就在昨天,就在耳边,悠悠响起。我们之间的友谊,也是从那时建立起来的。

    “时光如梭,童年记忆里的许多人和事已渐行渐远。在不多的记忆片段中,唯有那活跃于茅坪乡下的乡村土戏———摇‘采莲船’,犹如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精灵,常常在我的记忆里飞旋盘桓。它是一首首赞美家乡美丽,人民勤劳的咏叹调,如今它又成了留存我心中的那支幽深的思乡歌。”(《摇啊摇的采莲船》)。这质朴的文字,轻灵的语言,像一位天然水美的少女,不施粉,不描眉,却是那般的精致,让人爱怜。在这一行文字中,我们依稀回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农村,纯朴、幽静、典雅而又诗意。在岁月的洗礼中,在信息化日益腾飞的社会中,农村渐渐开始朝城市靠拢,物质生活提升了,娱乐生活丰富了。但是,人们的思想却渐渐萎靡,心态越来越浮躁了。当仰望现代化高楼大厦,或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手中握着电视遥控器不断地转换节目时,这时,我们心中最怀念的,是儿时的那份单纯,那份淡然与宁静。无论怎么怀念,也找不回来那份感觉。却不经意间,我们在梦妮的作品中,真真实实感受到了,并亲临其身。感动中,相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会在这些文字里读出童年时的幸福泪光。

    在中国的农村,人们都质朴善良,不像城市里的人那般冷漠。无论诸谁,只要是善意的,不管他是来自外乡的陌生人,还是邻里之间,友善、客气,憨厚、尊重,是农村人天生淳朴的秉性。而对于风俗,也是非常讲究与虔诚地尊重。我们再来看梦妮的另一篇散文其中的节选:“当每一位或年长或幼小的村邻及客人来到,父母均迎出去磕头下礼,这一礼节先传后教延续至今。伯父请来了德高望重的老支客先生,来承担这场葬事的主事者。在他的安排部署下,队里的男男女女领命后各行其事。他们有的去给我家的亲戚送信,有的去搭灶烧水准备宰猪,有的择菜淘米,有的拿纸做花圈……大人们都在忙,剩下我们这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孩子,躲在角落里小心地玩或轻轻地说笑(《红事路》)。”这一段描写人物的动作以及心理活动非常细腻。通过文字,我们看得出来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婆婆(家乡方言,普通话为奶奶,父亲的母亲)逝世后亲人悲痛的心情与后事安排的忙碌。有人给亲属送信、有人搭灶烧水、有人准备宰猪、有人择菜、有人淘米、有人做花圈,这些动作,作者没有具体用文字去描述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但是,只要我们一看见这些文字,头脑中就浮现出忙碌而又忧伤的表情,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姿势,在悲伤与疼痛中接受这一事实。这是描写大人的动作与内心活动。我们再来看看描写小孩子的动作与心理的文字:躲在角落里小心地玩或轻轻地说笑。描写小孩子动作与表情,作者写的不多。为什么?因为家里发生了丧事,本来就很悲痛,而这个时侯,大人们脸上几乎个个都是凝重的,对小孩子来讲,全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死这个汉字,在他们心里,还不知道完全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悲痛。当他们看见所有的人都表情凝重的时候,知道家里一定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好,却不太清楚。所以,他们只知道,此时不能像以前那样太放肆,否则,会受到父母的责骂,甚至鞭打。然而,玩,永远是孩子们的天性。于是,他们只能偷偷地躲在角落里,轻轻地说笑。因为,躲在角落里,是意味着要小心,不要碰到什么东西,给大人闯祸,也意味着不让被大人们看见;轻轻地说笑,意味着不要被大人们听见。

    我们再继续往下看,当“就在我忐忑不安胡思乱想时,忽然远远地传来一片呜呜啦啦的哭声。惶惶地跑出去时,只见姑妈姑爹领着表姐们,一路哭哭啼啼赶来了。姑妈的哭既像在说又像在唱,哭得悲悲切切,涕泪横飞。姑妈凄哀的哭声立刻引来一大片的啜泣,此刻我也感觉鼻子发酸,忍不住咧嘴嚎哭起来。《红事路》)。这几句的描写是紧跟着上面的文字来延续的。姑妈的哭声非常的凄惨悲切,在姑妈的口中吐出来的语言与腔调,‘我’听不出来是说还是在唱,而且眼泪还在横飞,可见,这是多么的凄惨与可怕呀。眼前一个曾经是多么和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亲人,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子了呢?让‘我’害怕。姑妈为什么要这样?此时的‘我’开始有了一些的思考。因为死的是她的母亲,是我的婆婆。亲人的离去,她当然要伤心、要哭泣。于是,她的哭声,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实的。只有真实的,才更能感动在场所有的人,跟着一起大哭,凄凄惨惨戚戚。这一盛大的悲壮,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哭,本身就是件不好的事情,见到大人们这样,小孩子更加恐惧,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姑妈的感染下,鼻子也酸了起来,跟着哭了起来。作为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在当时,虽然还不是很完全地懂得生离死别的含义,但是或多或少,通过这样的场景,也知道了一些。于是,幼小的作者,思想里开始有了朦胧的人生思考,有了亲人永久别离的悲痛,在心间,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些久远的乡俗,现在在农村偶尔也还有人继续操办,但已为数不多了,就是办,也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作者却在成人后,甚至在接近而立之年用笔与回忆,写出这么细腻的文字出来,可见,作者是多么的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一个多么热爱生活,多么感谢生活的人啊。不要说读完整篇文章,单单只读这么一自然段,就已让我们潸然泪下。

    赞美家乡的山水、父老乡亲,怀念久远的乡俗,以及对爱的感恩,是梦妮作品中的重中之重。她的散文篇幅不长,语言清新,文字质朴。每读完一篇,都宛如闻到了家乡刚刚翻耕泥土气息的馨香,还有那清甜润肺的老井用缆绳刚提起来的泉水。我们来看一段作者描写亲人亲情感恩的文字:“嫂子以她高贵的灵魂,演绎了一曲人间最动情的乐章;诠释了中国女人最优良的传统美德。呵呵,此生我为拥有这样的好嫂子而庆幸!我敬重我的嫂子,更要以嫂子为楷模,善待生活,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亲亲的嫂子》)。“乡下做生的礼数很多,即便是隔近不远的村落,其礼数也不尽相同。记忆最深的,是在我六七岁时,父母亲为我的祖父母操办的八十岁寿庆。在我那天性善良而孝顺的父母的意识中,老人双双活到八十岁极为不易,两佬的高寿是儿女们的福分,也是做儿女的在村邻面前的荣耀。”(《做生》)。这是散文《做生》里面的几句,勾勒出了我们年少时的往事,对家乡乡俗的那份温馨的回顾与感动,渐渐清晰起来。“老屋在一天天老去,而人性的美丽却在老屋里绽放。祖母七十多岁时,得了中风,植物人样地瘫痪在床。母亲一边做着繁重的农活,一边悉心照料病瘫的祖母。给祖母换尿布,翻身,擦澡,洗衣,喂饭,这一切常人难耐的活儿,母亲日复一日,毫无怨言地重复着,直到祖母去世。那时我已经九岁了,有了一双敏锐的眼睛。我亲眼目睹了母亲的孝顺和善良,明白了什么是道义和责任,感受了为人一生那份应有的大义之气。母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可她的胸怀竟是那般敞亮。”(《老屋》)。边读边深思,这一行行质朴而又感人的文字,我们仿佛看见了作者一颗金子般的心,对爱,对人生,对时间,对曾经的苦难,双眼闪烁着清澈的泪花,泪花是如此的引人入目,也深深映染了每一个读者的心。“长长的漳河镶嵌在两峰之间的谷底,从从容容飘逸南去。满河的水绿如翡翠,河流婉如丝带,看着看着,那满心的愉悦也水一样溢满了心胸。风儿缓缓升起,落下,吹皱了那条长长宽宽的绿丝带,而娇艳的阳光也在两岸的丛林中变幻着它的光泽,呈现一派绿中泛红的鲜活的韵彩。一河的碧波轻轻荡漾开去,浪向岸边,拍打出轻柔的回声。远处水面上几个星星点点的红色在水浪中上下翻飞,正疑惑是小金鱼浮起来晒太阳,不料待船儿靠近,细看后不觉哑然失笑,原来是飘落的几片精灵似的红叶”(《漳河游记》)。这些被清凌凌的水洗涤过的文字,美的如诗如画,横卧在河的中央,让山风轻轻漾起,小船儿推开波浪,亲爱的朋友,你的心是否早已年轻,飞跃起来了?!读着这些文字,我们不得不感叹作者文字的飞扬,以及她对大好河山,尤其是家乡山水的热爱而深深感动着。“又是一年的农闲时节,货郎们又来了。突然响起的拨浪鼓,一下子击中了我敏感的神经,脑子旮旯的那件事,又清晰地浮现出来。我仿佛看见了货郎爷爷那残废的老婆和生病的儿子,正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难忘那支货郎歌》)。真诚的文字,怀念那久远的年代,那个物质生活贫乏的农村,因为无奈,也因为善良与同情,镌刻在心中,一阵阵抽搐,化为悲慈,流下忏悔的泪。

    “隔家还很远,就见着了夹着老家房子的两条河。河里是一种很醒目的灰白色,白色的石头,白色的沙子,一种失去生机的颜色。离妹妹的电话仅仅一周时间,河里已经干涸见底,不剩一滴水,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的景象。穿着白色的球鞋,心情复杂地行走在干枯的河床,将环绕老屋大半个圆的两条河走了个遍,虽然白球鞋依然干净,却再也踏不出满河碧水、鱼鸭嬉戏的欢欣与灵气。滴水汇聚成河,却不知现在一滴水都没有的河还算不算河。”(《旱年闲话》)。这是梦妮所有散文中,唯一一篇让我读出眼泪的文章,至今再一次回读,仍然让我喉咙哽咽,泪水溢满。和梦妮一样,我也是一个感性的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一名普通人。可面对天灾人祸,我们除了祈祷与难受,最多的,也只能发发牢骚,写写这些感性的文字给予慰藉心灵的那份忧伤与无奈。这是梦妮散文《旱年闲话》其中的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2011年春天整个中国农村大旱,所有的河流堰塘都干涸,所有农田里的秧苗都不能栽上,眼看春天即将过去,而苍天似乎一点儿都不眷顾百姓的生活,作者亲眼目睹的天旱景象,写出了这篇真性情文字,直抵心灵深处,像一把尖刀,剜痛滴血的心脏。我们不知道,就在作者将这篇文章写出来发表不几天,久违的一场大雨,从天而降,将长达半年干枯的河床第一次溢满,农民绝望的眼神终于亮了起来,生命泛起了浅浅的绿意。尽管迟到了这么多时辰,但不管怎样,最终,它还是来了,就该庆贺。为这场雨的到来,我们几个文学朋友曾经开玩笑说,是梦妮的真诚感动了上天,用文字换来了这场久旱逢甘霖的及时雨,挽救了整个中国。当然,这样的比喻难免有所夸张,甚至有些不现实。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梦妮这个人,是一个忧国忧民,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普通女子,这普通,在人间,已经如佛普度众生。难怪,家乡女诗人郭红玉会这样为她写诗:妮妮 /醒醒/今年没有大旱/你听/已经下雨。

    相对来说,梦妮的小说与诗歌写的并不是很多。我读过她的小说似乎只有两篇,一篇是短篇小说《老伴》,讲的是发生在她身边的一对老人,以捡破烂为生,那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相濡以沫,携手走进人生的晚年,共赏夕阳的美丽。歌咏了一种人生乐观的情怀,与伉俪的农村爱情故事。另一篇是个人的记实小说《拿什么来拯救你》,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我没有认真去阅读,在这里,不做任何点评。而诗歌,梦妮一直跟我说她不会写诗,也不懂诗歌欣赏,尤其是现代派的婉约诗歌,更是不懂。但在我看来,她的诗歌写的相当好,大气磅礴,语言凝练,断句断行把握得体,诗意深邃。尤其在咏唱大爱这一方面,是她诗歌最大的亮点。她为家乡一个身患绝症6岁小女孩小朝露在广大家乡人的爱心帮助下,重获生命健康后撰写的朗诵诗歌《伸出你的手,让我们陪你一起前行》,现场不知感动了多少人,泪流成河。这一感动,被荣获全国第二届温馨博文贴大赛优秀奖,由中国国务院颁发的奖状,还有为湖北省宜昌市黄柏河水电有限公司2012年元旦晚会而作的朗诵诗歌《我自豪,我是一名优秀的宜昌水电人》,为远安县特殊教育学校而作的朗诵诗歌《做一个有灵魂的生命》,这些所有的朗诵诗歌,都是紧紧围绕一个爱字延伸,如汹涌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轶起跌宕,在读者心中久久不能平息。

    以上浅析的大多数是梦妮的散文作品,少许诗歌。她的散文是所有作品中最多的体裁,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清新、感人、耐读,并怀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心。这是她作品的可贵之处,也是精髓的食粮,定当永远珍藏。遗憾的是,她的作品涉及的范围并不宽广,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游动,还没有走出自己的故乡。我们衷心的希望作者能风物长宜放眼量,从故乡走进他乡,从他乡走进中国的各个领域,走进世界百姓的心中,去传播爱的理想,撒下希望的种子,种植绿色的春天。

     2012年7月22日—24日作于广州白云

   

[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2-7-24 16:0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7-24 16:36 | 只看该作者
待细读,问好高老师!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8: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2-7-24 16:36 发表
待细读,问好高老师!


快别叫我老师。担当不起呀。直接呼我的名字就可以了。亲切。问候版主!
4#
发表于 2012-7-24 19:51 | 只看该作者
读浅析如读梦妮的诗作和梦妮其人,清新秀丽而又不失爱心应该是她的本真,问好高老师也问好你的朋友。
我还是觉得称呼高老师更好一点,呵呵!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2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2-7-24 19:51 发表
读浅析如读梦妮的诗作和梦妮其人,清新秀丽而又不失爱心应该是她的本真,问好高老师也问好你的朋友。
我还是觉得称呼高老师更好一点,呵呵!


把你的QQ透露一下,我想纠正你对我的称呼。好吗?:loveliness:
6#
发表于 2012-7-25 06:17 | 只看该作者
红荷花:

7#
发表于 2012-7-25 08:2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欣赏。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2: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2-7-24 17:48 发表
细细品味,富有意趣。


问候版主!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2: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2-7-25 06:17 发表
红荷花:



老大,我看不见图片呀。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2-7-25 08:21 发表
文章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欣赏。


谢谢欣赏!问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12:12 , Processed in 0.04927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