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5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给你一枝莲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3 1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临近暑假的时候,我坐在学校问天湖旁边的小亭子里纳凉看书。
  
  与我一起的还有一位肩膀上系着红布的室友。他假期不回家,给学校打工。工作很简单,就是坐在问天湖边看湖面的野鸭游来游去,游来游去。同时,不让学生把吃喝剩下的东西,或者擦过鼻涕的纸丢进湖里,或者别边嗑瓜子边对着湖“呸”,或者大白天哪位为情所困的小同学想不开扑通跳进湖里喝水。
  
  除了保持野鸭的生活环境不被污染,小心灵不被惊吓外,室友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看管亭子对面的一大簇荷花。以防止哪位老师一时高兴掐了一束向某学生求婚,或者掐了莲蓬回家煮粥。
  
  我边看书边和他闲聊,他边和我闲聊边望着对面的荷花。
  
  “我操!”他说了一句脏话,气呼呼地朝湖对面走去。原来有两个中年人,一男一女在采,后来才知道是莲蓬。年轻人采花,中年人就比较注重实惠啦。
  
  远远望去,室友赶鸭子似地赶走了他们。中年人自知理亏,慌忙逃离案发现场。
  
  室友并没有立刻回来,看他们走远了,他弯下了腰。远远地,隐约看到他性感的臀部在一片绿意红点中扭来扭去。他起身的时候,手上竟然又多了几只莲蓬。
  
  我血压一高,差点一头栽进湖里。这货,这货竟然监守自盗。
  
  室友吹着流氓哨,一摇三晃地回来了。
  
  “给,哥们,吃吧!”说着,他递给我一枝莲蓬。
  
  “我好像看到你自己又摘了?”
  
  “啊。给毛他们。”这个纯朴的少年露出了纯朴的微笑,他还想着其他室友。
  
  “你,你不怕别人看见。”
  
  “怕啥。我是监督别人的,谁管我。”
  
  “校领导看见了呢?”
  
  “我就说是人家摘的,我没收的。”
  
  远处,有两只野鸭消失在湖面,然后在另一处又冒了出来。前面,是迎风摇曳的荷花。
  
  时隔多年,让我再来买个烧鸡不吃——撕撕(思思)想想这件事。
  
  学校花钱雇学生看管这些莲蓬,结局是从一群人“劝君多采撷”到一群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监管人员因为自身缺乏监督而成为拥有特权,可以随意亵渎的那极少数人。
  
  如果那一对采撷未遂的男女,不经意回头看到了他监守自盗,气愤之余想去告状,一时找不到诸如校长信箱,有奖举报热线之类的东西,往地上大啐一口痰,骂了一句娘算是了事。
  
  学校为了此湖已经花钱了,如果再投入人力去监督雇佣的人员,势必不划算。
  
  于是体制内外都缺乏必要的监督。
  
  如果学校在行政楼里设立了一个举报信箱,那对男女去举报了。但是举报箱的钥匙被弄丢了,结果所有的举报信都烂在了里面。
  
  或者,负责直接接收举报信的人想,我投递上去除了得罪看管莲蓬的有啥好处,不如卖给他一个人情。于是他把举报信给了看管莲蓬的,看管莲蓬的执子之手,泪眼婆娑。以后再采摘或者没收莲蓬,都会给这位恩人送上几支。权利是一时的,情义却是一生的。于是两人视为知己。
  
  体制内的官官相护就形成了。体制外的监督就被弱化了。
  
  如果室友的同居女友跟他闹翻了,一气之下跑到了校长办公室。这个对一切谙熟的女人又是跟室友睡觉的女人,不但了解他和关于他的一切,而且两人的关系复杂,影响大且恶劣。这件事就得到了火速处理。
  
  如果,我的这位室友在采莲蓬的过程中被湖边一对抱着啃的小情人看到了。他们拿着自己的智能机拍啊拍。然后传到了网上。
  
  如果某小偷去寝室偷东西,偷走了莲蓬,没事玩自拍传到了网上。
  
  如果室友喜欢写日记,在一次群殴中不知被谁给拿去留纪念了,顺便发到了网上。
  
  网友多是穷找乐的主,闲着无聊,看到后开始到处转发。终于惊动了学校的高层。然后高层说,你采摘了多少莲蓬给我吐出来多少。
  
  然后就出现了四种结局:
  
  一、外块没挣到,名声又坏掉。这位室友除了捞到几个莲蓬,耀武扬威了几天,什么都没捞到。
  
  二、室友痛哭流涕,半夜找到领导塞给领导四张红票票。领导撤掉了这个临时工,不过还是给他发了八张红票票的工资。
  
  三、室友孝敬了领导,或者干脆就是领导的远方亲戚。虽然在湖边再也看不到这位室友的身影,但是不久你发现,他被调到了商业街,当了什么管理主任。
  
  四、室友根本就是校长的亲儿子,人家就是为了体验生活才低调来看管湖的。你发现传的照片和写的文章,一夜之间在校内网上被删得一干二净。或者,你压根就通不过审核,而被封了ID。一天,某电脑高手越墙看新闻,发现哈佛大学的网站上,看到一头条新闻:中国某大学校长之子监守自盗,采摘莲蓬三千。
  
  有网友揶揄说:“家中失窃、日记丢失、二奶翻脸”成为了反腐三大利器,不禁让我又联想到大学时代的莲蓬事件。
  
  公开透明的规章制度,畅通高效的监督渠道才能使反腐工作取得成效,而体制内的改革,恐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反腐问题。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一缕清风 于 2013-4-26 20:5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4-23 20:41 | 只看该作者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很有典型意义!
3#
发表于 2013-4-23 22:46 | 只看该作者
以小见大、层层推进、抽丝剥茧,逐渐将论述引向深入。于调侃中摆明自己的观点,让人轻松之余回头思考。问好清风!
4#
发表于 2013-4-24 17:25 | 只看该作者
朋友的文字比前几年上升了一个台阶,更客观、深刻了。可喜可贺!
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吴墨 的帖子

呵呵。很高兴有人记得我。谢老师鼓励。
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陀螺 的帖子

问好陀螺。祝福愉快。
7#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李兴文 的帖子

问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9 17:19 , Processed in 0.05079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