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转贴] 人才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29 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才的培养


  在美国,有一本书叫《飞向成功》,作者之一便是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书里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开学典礼的第一天,来了许多动物,有鸡、鸭、鸟,还有兔、山羊、松鼠。而学校为它们开设了5门课程,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当老师宣布,今天上跑步课时,兔子兴奋地一下跳了起来,并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而再看看其它小动物,有噘着嘴的,有搭着脸的。放学后,兔子回到家对妈妈说,这个学校真棒!我太喜欢了。第二天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来到学校。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鸭子也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恐水,祖上从来没人会游泳的兔子傻了眼,这不是害我吗?其它小动物更没了招。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以后发生的情况,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的每一天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说,这个寓言故事寓意深远,它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兔子就应跑步,鸭子就该游泳,松鼠就得爬树。成功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如果你按照你的好恶心理去使用你身边的人,你就永远调动不了所有人的积极性。


  通俗的说法是一个人天生能做一件事,比其他一万个人做得都好。我们发现,截至目前,人类共有400多种优势。而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这个优势之上,这样方能成功。


  有的用人者十分强调艰苦的努力,强调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坚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思维定势。盖洛普(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方晓光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说,铁杵有铁杵的优势,为什么一定要把铁杵磨成针?兔子根本不是学游泳的料,即使再刻苦的努力它也不会成为游泳能手;相反,它也许会成为跑步冠军。


  但我们的思维定势从一开始就已经形成了。有一句话叫做“人皆养子望成龙,我被成龙误一生。”我们的孩子在年幼的时候,被我们的父母强制地学这学那,这其中有几样是我们的孩子自己所喜欢的呢?又有几个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了我们家长所期望的音乐家、翻译家、画家、作家?我曾经办过一个写作辅导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招收学员的标准就是对写作没有兴趣的学生不得报名。但在招收的学生中,有一大半的学生家长将他们根本没有兴趣也不会写作文的孩子送了来。我说这样的孩子根本搞不了写作。可家长们则说,只要努力学习,就没有什么问题。怎么就没有问题?他没有写作的天赋,没有写作的兴趣,你让他学习等于让孩子活受罪。所以,我的辅导班只办了一期就让这群家长给搅和荒了。
但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以后,长到也当了家长的时候,他们好了伤疤忘了疼,仍然对他们的孩子大行其道。这是什么?是文化,是传统,是劣根。他们用原来父母对待他们的方法再对待自己的子女,再以对待自己子女的方法对待成年人,对待自己所使用的人,这不是悲哀是什么?


  我在学校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凡是智商高的学生EQ值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学生在知觉力、表达力、分析力、习得力、转换力、调节力等诸多方面都明显低于其他学生。更在生活适应能力、同情心、感染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这不怪我们的学生,也不怪我们的老师,怪的只有教学体制,多少年了,我们的有识之士在不停的呼吁教育体制的改革,呼吁多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但我们现在出来的毕业生仍然是智商高度发达的废人,我们国家培养的硕士博士生到了国外只有刷盘子的份。倒是那些看起来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受尽了老师的白眼,进不了优等生班级,被公认为是拖了学校考试后腿的学生,一旦他们走出了学校,走上了社会,成功的机率倒大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社会实践靠得不是分数,靠得不是被教育强迫着灌输进的固定知识,而要靠综合的生存能力。有人常常给我们的国足开这样和那样的药方,我看根儿上的毛病就是我们人的素质和文化太重视形式太重视按部就班了,打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填鸭式的,老老实实学习就是好孩子,老老实实工作就是好员工,老老实实上班就是先进,老老实实听话就是好干部。“不求成功,但求无过”是我们的机关工作人员首先遵循的准则。没有开拓性,没有散发性思维,不懂得创新,不懂得叛逆,只会在人家划定的圈圈里面干事情,这样的方法培养出来的队员怎么可能会得来世界杯?在《西游记》这本书里,孙猴子划了个圈儿,将师徒三人圈在里面,当猪八戒试图走出来的时候,我们便在心里恨着他:这只瘟猪,没有能耐就老老实实呆在里面。多少年了,我们就是这样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我们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孩子教育我们的学生教育我们的员工和干部,你说,我们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来。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在一个业务部门工作的时候是最最没有能力的,一直不被同行瞧得起。突然有一个机会,让他走上了领导岗位,一下子便不得了了,成了成就比较显著的一员干将。这其中只能说明两个道理:一个是当一个人不具备这一方面的天才时,他在另一方面也许蕴藏着极大的天赋;另一个是要允许人家在大多数方面不行,只要有一种行的优势而且学会利用这样的优势就可能会成功。前一个是对人才的认识问题,后一个是对人才的使用方法问题。有一个业务比较好的同事经常说这样一句不服气的话:他连一篇新闻稿都写不好,还能当一名好干部?这样的话还能繁衍出很多相同的观点。他连养猪都不会还能当县长?他连英语都不会还会开车?他连计算机都不会还能当劳模?我十分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我们当然希望我们的国民个个都是具备极高文化素质极高业务能力极高道德情操的完人,但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就像我们渴望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要到来一样具备着理论宗教性。一个人只要在某一个方面具备了一种优势就能够胜任某一项工作,而且有可能比你干得更好。你能够写好新闻只说明你在此方面的优势,但不证明你能够当一名好干部。当然,同时具备两个或更多优势的人不是没有,但你也只能从事一项工作而已。


  由此我想到了马克思曾经讲过的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  
  一个哲学家与一个船夫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对话。  
  “你懂哲学吗?”
  “不懂。”
  “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你懂数学吗?”
  “不懂。”
  “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 
   “不……会……” 
   “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


  类似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的工作中还经常出现,并以真理般的百分之百的正确影响着我们看待人才培养人才的态度。但社会实践不会买你的帐,但愿我们在呛了几口水后会警觉起来。


此文不是首贴,曾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过,特此声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4 11:41 , Processed in 0.08909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