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5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解读《川流不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6 1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第一感觉,这是一篇十分独特的文字。那些语言是心理语言,不是通常的叙述语言。或者可以说是特殊的叙述语言。类似于自言自语,旁白,内心独白。但又不全是。

  2.
  让人迷雾不断的是那个“她”。如果你被这个“她”绕住,拦住,绊住,那么理解文本就困难重重了。这种情况下,你不妨放“她”一马,先通读全文。大致感觉的情况下,再次进入文本。一边读,一边前后联想。我要说,你一旦突围出来,整体贯通下来,理解到位,就不得不叹服这个“她”的别致新颖运用了。比如开头一笔,就让人叹为观止:

  “她的清晨绿意清新,却有着微微的迷蒙。晨曦映透树木的繁华,扑闪着光影绰约的眼眸,看着我。不说话。”

  是诗意的,拟人的,梦幻的,浸入作者无限深情的,这样的一种表达。你结合涉及到“她”的其他句段,尝试多次去品读,就不难发现其好其妙其美。

  再三细读之下,我觉得,这是个重要的道具,或者载体。是虚拟的,假想的,看不见的。可以视为家乡,可以视为乡亲,可以视为心目中隐秘的神。又好像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精神寄托,精神向导,精神平台。“她”能够听取你的倾诉,能够让你获得慰藉,能够善意地注视你。同时,成为一个线索,贯穿全文;也是一个精神上的魂灵,统领全文。

  3.
  隐去,留白。

  一方面,那些可说可不说的话,能当机立断不说,就是智慧的表现。另一方面,擅长把重要的隐去,也是一种高明的技巧。我国国画大师们深谙此道。作文也一样。好的留白就是文本质地精良的标志。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就证明了这一点。

  “他的容颜在电话里,隔着二十六年的光阴。”“他”是谁?“无论我当初是主动走掉还是被动离开,这都不重要——可莲并没有离开你半步啊,你为什么这样安排莲的路?我气哼哼地质问她。”“莲的路”又是怎样的路?这些都缺乏交代,我们从字里行间几乎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不过,隐去了的,可以让人去想。曾经的青春年华,难忘的懵懂记忆,那些梦想与憧憬,那些初恋的味道……你可以去细细联想,回味。或许就能感觉到一星半点,或者全部的秘密。在这样的联想与回味里,那些似曾相识的青春记忆,就活色生香了。

  在“俊华”“芳”这一双幸福的人比照下,针对“莲”和“我”的笔墨,不仅仅凸显了一种惆怅伤怀情绪,还构成一种同病相怜,不至于失衡。更重要的是,作为文本主体的这部分往昔青春记忆,是深深扎根于“我”心里的、左右着她的人生的“旧梦”,只有想明白,才会摈弃落寞,获得新生。

  4.
  这篇文章并不长,不到两千字,但是却呈现出摇曳多姿、斑斓多彩的艺术特色。具体说来,体现在感性与理性的合理容纳,巧思妙构。

  开头以一句“我要一碗炒凉粉。”起笔,正是这碗炒凉粉,引发了绵绵不绝的记忆链条。我们在下面一段娓娓的描述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碗炒凉粉所承载着的分量,而这种描述又是采用了不同一般的手法:

  “卖炒凉粉的老婆婆笑眯眯地皱了一张慈爱的脸,穿越很多年的风尘,清晰地闪现,和我一同看向拘谨地坐在低矮的木头长凳上的青涩女子,在少年面前小口小口地吃着一盘炒热了的颤颤筋筋滑滑溜溜的炒凉粉。洁净的白碟,羞红的小脸,低垂着眉眼,吃的很慢很仔细,很斯文。有心让少年也尝一口,却只是一下又一下扑闪着大眼瞟了又瞟,暗暗咬红嘴唇,终于没有说出一句相让的话。老婆婆的笑脸和小女子连同少年,又一阵风消失在绿影里,无影无踪。”

  这里运用了时空对接的技巧,即现在时空的“我”,遥望二十年前的那个“我”吃炒凉粉的情景。我们看,在这样的描述里,那个青涩女子的心理,是如此细腻,如此鲜活,真的是活灵活现。而又与惯常的描写不同,像是电影画面,让人看到那隐隐的内心纹理,获得了轻盈处见纯真的效果,感觉十分好。这是感性的笔触的典型一例。

  而从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我们则可以看到理性光芒的无穷力量。

  “于是,人声鼎沸,人群开始流动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真实的路程,短暂停留处,总会有一个很自然的转弯。

  远处,催我回家的汽笛声响起。”

  别具意味,是一种审视,也是一种归纳,既标志着理性的自觉,又有助于文意的拓展延伸。“人群的流动”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吧?“很自然的转弯”代表了一种转变,一个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而“家”,则是一个有着复合意味的喻体,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可视的,又是广博遥远令人遐想的。它代表了安全,新生,梦想,希望,等等。

  把感性与理性在一篇短文里嫁接得如此自然地道,确实不容易。

  5.
  独特的运笔,传神的心理描写,细腻的情感表达,耐人寻味的思想魅力,使得文本诗意而梦幻,充满了一种别致的质地,既令人动容,又让人共鸣。语言也好,构思也罢,与传统的表达不同,都彰显了一种求新求变的主动和自觉,充满挑战性。需要潜心玩味,领会,甚至需要你拥有足够的阅读技巧储备才行。习惯于在文本表层晃荡,或者一知半解,就有可能一头雾水、丈二和尚。但一旦越过障碍,欣喜就在心里了。打开神秘通道,进入文本深层,好像与作者情思涌动时候的脉象相联,你得以一窥作者那微细曼妙的思想情感轨迹。犹如天眼洞开,恰似真神附身,诸种感知纷至沓来,在不动声色中一一归位,构成和谐的一体,于是,你会发现,文字的妙处,心灵的妙处——两者神奇地携手运作,共享美好快乐瞬间。是的,稍不留神,这些便会退隐,倏然不见。

  正是这样,散文《川流不息》在浓浓乡情的衬托下,曾经的青春记忆一一打开,那些让人耳热脸红的点滴,都是那样清晰逼真,鲜活动人。或许在岁月更迭里,在纷繁忙碌中,面对现实,一切戛然而止,但其实是貌似的情形,因为,只要你用心去注视自己的内心,那么,那种不可抑止的情愫,就会崭新崭新地活现出来,并一往无前,川流不息……

  2014-6-6

2#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16:34 | 只看该作者

附《川流不息》原文

川流不息 
  
  作者:浅月依然
  
  
  
  我要一碗炒凉粉。
  她的清晨绿意清新,却有着微微的迷蒙。晨曦映透树木的繁华,扑闪着光影绰约的眼眸,看着我。不说话。
  我知道她要说什么,却还是孩子般赌气执拗,甚至噘了一下嘴,近似嘟哝却又清晰无比地重复:我要一碗炒凉粉。
  其实不用开口,她已全部知晓,可她并不搭腔。于是,我有些急恼,几乎要脱口:没有炒凉粉,那你要我回来做什么?我看到她的惊讶——一阵微风吹动树枝轻晃,光影斑驳,是她对我蛮不讲理无可奈何的包容。
  这一路走来,你没有看到?有豆腐脑,馅饼,油条,豆浆,热干面,馄炖,扯面,鸡蛋汤,哪一样不是热气腾腾,营养丰富。我听到她的声音,轻微又细碎,贴近了耳朵却在心海荡开涟漪:非要吃炒凉粉不可吗?她温柔地问。我四处张望,却看不到她的表情——我是寄养多年的孩子,回到魂里梦里期盼的怀抱,欢喜却又隔膜。
  等等,等等。她不理睬我心底的落寞。忽而兴奋起来,顿了顿又缓缓说:你不是要我给你再端一碗那个乡村小集市上的炒凉粉吧?卖炒凉粉的老婆婆笑眯眯地皱了一张慈爱的脸,穿越很多年的风尘,清晰地闪现,和我一同看向拘谨地坐在低矮的木头长凳上的青涩女子,在少年面前小口小口地吃着一盘炒热了的颤颤筋筋滑滑溜溜的炒凉粉。洁净的白碟,羞红的小脸,低垂着眉眼,吃的很慢很仔细,很斯文。有心让少年也尝一口,却只是一下又一下扑闪着大眼瞟了又瞟,暗暗咬红嘴唇,终于没有说出一句相让的话。老婆婆的笑脸和小女子连同少年,又一阵风消失在绿影里,无影无踪。
  她看着我的神思在树荫斑驳的阳光里簌簌地抖动。
  没有。我没有想再要二十多年前的那碗炒凉粉。我分辩。
  
  恍惚里的分道扬镳,又毫无预兆地踱到了短暂交集。昨夜,停泊在旧梦里,聆听青春的呓语清晰地敲打现实的窗棂。屋顶太阳能管道里流水的嗡鸣声伴随着彻夜的辗转。一阵脚步声远来又踱去:
  他的容颜在电话里,隔着二十六年的光阴。声音一如从前:当年,你走,我不知道。没有送你。
  我轻轻笑着,看向时光深处自己鬓边的斑斑细雪:到现在,也不喜欢别人为我送行。
  心念陡转,我突然感觉到在她目光包围里,身心很是通透,连声问:你知道?你知道吗?你怎么知道的?
  她高深莫测默然地笑。我突然醒悟,原来我脱离母体的胎盘衣胞全部掩埋在她的身体里,她还是紧攥着我隐密的神经——有什么能逃脱她无所不知敏锐的法眼。
  你既然知道,你就全部知道吧。我再一次选择不辩解。懒懒散散靠着记忆的大树,在她的轻拥里卸下所有伪装——离开她的怀抱,我又走过很多路程。她知道或许不知道。
  
  我在少女莲的日记本里常见俊华的身影晃动——少女年代,能以青春的呢喃梦呓互相交换,是彼此最大的信任。推杯换盏间,俊华成了芳的丈夫。介绍人是莲。我和莲与芳是初中同学,俊华与莲是高中同学。
  归来小聚,芳端起酒杯,盈盈笑说:欢迎月儿回到我们同学大家庭的怀抱!然后就有曾经的同学紧接着说:祝贺芳荣任所长。莲体贴地替我挡住劝过来的酒,温柔地说:你尝一碗酸菜包皮黑圪条(一种白面高梁面相夹的面食)吧,那会你去我们村子没好意思用简单粗陋的饭菜招待你,现在倒成了地方特色——我还记着在你家吃过的一碗西红柿鸡蛋拉面的味道呢。
  芳依然小鸟依人,那会她喜欢吊挂在我的肩膀上,一路走着一路嘻嘻笑,她常拉我做陪,穿过一条小胡同去拜访少年秋的家。
  哄哄闹闹着,见莲举着杯朝向我无数次耳闻大名却第一次见面的俊华:老同学,你们家芳可真不简单啊。来来来干一杯,值得庆贺!
  无论我当初是主动走掉还是被动离开,这都不重要——可莲并没有离开你半步啊,你为什么这样安排莲的路?我气哼哼地质问她。又分明知道自己的质问纯粹孩子气——芳也是我的同学好友,难倒我真可以厚此薄彼?我撅嘴撒娇耍赖埋怨着她。她却只微笑着沉默。
  
  好了,走,吃碗丸子汤去。我叹口气,安慰自己也宽慰渐渐模糊了容颜的她。小时候,我们叫做肉丸儿汤,在梦乡总见汤锅热气腾腾却遍寻丸子不见。
  昨天早晨,走路时偶尔瞟见一个老旧的招牌,与其说是眼睛余光,还不如说是狗狗对骨头天生的敏锐嗅觉,毫无道理更不需要提点。扯了她随我兴冲冲向前。
  就在前方不远拐角。翠绿的香菜末漂浮,伴了白胡椒粉的辛香,几滴陈醋散出一些开胃的鲜酸,呷一口正宗浅酱红色的老汤,温吞的牛肉丸在嘴里慢慢咀嚼品味。磕了边沿的蓝花老碗,磨褪了光泽的瓷勺。一小卷汗津津的钞票,一点小心思里的奢侈,暗红的炉火,慢吞吞咕嘟着的大锅老汤。烟火里香气缭绕,丁记牛肉丸,重新找回了味道的记忆。
  一碗下肚,意犹未尽。高声喊道:老板娘,再来一碗肉丸儿汤。她在我对面开怀一笑迅速消隐——别人看不懂我的趔趄,她已看透。
  于是,人声鼎沸,人群开始流动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真实的路程,短暂停留处,总会有一个很自然的转弯。
  远处,催我回家的汽笛声响起。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4-6-6 16:36 编辑 ]
3#
发表于 2014-6-6 18:4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时空交错,这样的随意链接,作者很显然借用了意识流小说笔法。这篇评论你用心了,因为读懂了读通了,才可以将人物和故事的断层衔接起来,看出其中的门道。
4#
发表于 2014-6-7 11:01 | 只看该作者
先致问候。我们版帖子不多,大家从容而写,慢慢品赏,自然是件美事。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09: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4-6-6 18:43 发表
这样的时空交错,这样的随意链接,作者很显然借用了意识流小说笔法。这篇评论你用心了,因为读懂了读通了,才可以将人物和故事的断层衔接起来,看出其中的门道。
高老师所言不虚,原文确实有意识流特点。多谢你恰切到位的评点。辛苦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0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4-6-7 11:01 发表
先致问候。我们版帖子不多,大家从容而写,慢慢品赏,自然是件美事。
确实,这是一个提升与完善的过程,很受用。期待兄长的指正。问候!
7#
发表于 2014-6-10 08:21 | 只看该作者
细微入手,多角观察,心灵对接。重点分析了该篇“留白”所致的各种神妙。
8#
发表于 2014-6-11 19:42 | 只看该作者
唯有独特的文字,才能打动读者去写点什么,夏冰老师的解读循序渐入,非常用心。小妖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2 12:13 , Processed in 0.0620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