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6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寻找那片穿越时空的符号——千帆舞的诗歌《手背上的眼睛》等几首赏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5 1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康乔华 于 2014-8-6 07:58 编辑

            寻找那片穿越时空的符号

                         ——千帆舞的诗歌《手背上的眼睛》等几首赏读

                                      康乔华

    千帆舞是我在诗梦文学网站认识的女诗人,她是诗梦版主中最有才华的诗人之一,我经常在网站里读到她发表的诗歌作品,她对诗歌写作的悟性很好,尝试着写了很多各种不同风格的诗歌,就如她的网名一样“千帆竞舞”。我想,她以千帆舞为网名,或许是希望自己在诗歌的宏大浪潮里舞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从她发表的作品里,我读出了一个女子的柔软、坚毅、刚强和率真。她内心深处丰富深厚的情感,是觉醒而又舒放的。她以一种深藏不露、丰富无比的柔情感应生活。生活和柔情两相交激,就仿佛艺术家的手触到了弦丝琴键,和谐的曲调悠然响起,苍白的现实出现格外的美丽。而在与她相处的时光里,又感觉是十分舒适和惬意的。



诗歌《手背上的眼睛》,从文字上来看,诗人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安静的环境,那个观音像前的跪拜,那场雨以后的情景,以及蝴蝶,鸟儿,楼台,花香,它们全都是营造诗人内心触感氛围的“融合”。诗人在观音像前,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她所处的那个寺院的场景,而那些或高或低的荷,软了的蝴蝶,安静的鸟儿,楼台等,都已经成为她内心表达的情绪:“听灵魂在夜里怯声怯语说一场雨后莲的心事”。然而,在这样的倾听里,诗人面对眼前的场景感叹:“痴言乱语已成习惯/仍不能确定失忆离我有多远”。可见,她的人生经历里隐含着些许哀愁忧伤,但也有使她愉悦的回忆,虽然不是太多,与那些不如意的事相比较,就更显得让人眷恋了,而那“淡淡的花香穿越时空的符号时近时远”又给她以些许慰勉。

吻过你的额头跪拜在观音像前
听灵魂在夜里怯声怯语说一场雨后莲的心事

又是一场雨
湖里或高或低的荷裹住夕阳的小脚
软了的蝴蝶浮在水面
湿透的翅膀聆听下一段最美丽的时光

痴言乱语已成习惯
仍不能确定失忆离我有多远
安静些,鸟儿来了
还有一串串的红色,粉色和蓝色

倾斜,楼台向上
高于空白的直线距离
淡淡的花香穿越时空的符号时近时远
深眉紧锁

一低头
香灰游进手心
化作你的眼睛

            ——《手背上的眼睛》

    这首诗以朴实清雅的笔调,疏淡的意境来“唤引”读者极为空阔的想象空间的,当那场雨,荷,蝴蝶,花香等进入诗人的意识而成为内心情绪的“隐喻”象征,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诗人的心境也就通过些意象显露出来了。这首诗在语言描述上看似很“平静”,实则却是在平静的场景描写里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仿佛那些表面上描述的物象尽是诗人“忐忑不安”的情势在漫延。全篇都没一个“愁”字,却是通过一种情感与画面的交织,加深诗人抒情形象的鲜明性和感情色彩的浓重性,从而把诗人内心隐藏的愁绪刻画出来。在这种情形里,诗人又通过视觉的色彩感与听觉的音感和嗅觉的味感交叉连接构成形象,比如“软了的蝴蝶浮在水面/湿透的翅膀聆听下一段最美丽的时光”。这样一来,诗之内核就加强了形象新奇的艺术效果。诗人把自己的情怀赋予周围的事物,又用周围的事物来衬托自己,读这首诗,人们会感到对周围的一切都有了感情,都成了诗人情感的对应物。于是,那个观音像前的“跪拜”,也是非同一般的“世间常态”了:“一低头/香灰游进手心/化作你的眼睛”。
   

诗人的心灵是一个感情的发生器、储存器和敏锐的激活体,当它去拥抱客观生活的信息——尤其这种信息是间接的时候,就会在想象中引起巨大的变异,诗人雪莱曾断言:“诗使它能触及的一切变形”(《为诗辩护》)。诗歌《与夜的对话》就遵循了诗的这一创作规律。在这首诗歌里,场景和画面感都是很强的,没有让我们发现和看见更多的奇诡或者什么迷离的变幻,是一种诗之自由联想和意识流动的展现。想诗人当时站立在自家楼台上,面对满城的雾霭,思绪浮想联翩起来,从眼前的场景又回到自身,感觉自己“醉心于衣衫褴褛的自己装在盘子里”。那蓝天光下,有啄木鸟和喜鹊,自己侍弄的花花草草仿佛裙裾摇曳,此时,雾霭依然没有散去,那些沉于雾霭里的高楼屋瓦,却像奄奄一息的鱼儿挂在了树梢。这些在诗中呈现的一连串意象就是诗人抒写内心面对城市雾霭的感受。

有时候,可以忽略流淌的时间
对着像极了妖精的雾霭发呆
或者用吻湿润龟裂的鱼、树木和红色的液体
让他们的藤蔓像病毒一样迅速扩展
直到包围整座城市和城市以外的坟墓
或者醉心于衣衫褴褛的自己装在盘子里
蓝色的天光下任啄木鸟和喜鹊
撬开左眼,持一根魔仗专心侍候飘着的花花草草
裙裾摇曳,妖精样的雾霭还在
捞起奄奄一息的鱼儿挂在树梢
会飞的花花草草落尽袋子里
红色,疯长的红色翻过坟墓爬进城市
羞答答开始交易

                 ——《与夜的对话》

读千帆舞的诗歌,我感觉,她诗歌的力量就体现在让人有所感悟的场景与印象部分,之后又落脚在场景的画面和细节上。在这首诗里,诗人就是在对现实与联想之中融入自己的思索,并且在细腻的场景描写中,加深自己面对城市雾霭的情感体验与感受。这首诗我认为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不作架空抒情,而致力于意象的呈现,运用暗示和隐喻展示诗人的心境。它的篇幅短小,然而意象繁复,诗人通过一连串跳动着的意象来表现自己飘忽不定的思绪。二是运用通感手法。这首诗的末两句“红色,疯长的红色翻过坟墓爬进城市/羞答答开始交易”,诗人以视觉色彩来突出对雾霭内心强烈感受,从侧面表达自己冲破了面对城市雾霭的烦闷心情。在艺术上,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使诗的语言富于弹性与新鲜感。

这段时间里,我读了很多千帆舞的诗歌作品,在我看来,她的诗歌语言描写很注重感觉的连续性,所传达的感情的效果又是很强烈的。他总以抒情的姿态对她生活其间的事物进行激情的投入和灵性的贯注。读她的诗歌,你便会被她诗歌内涵里所折射出来的真挚热烈,深深感染,彼此间,就有那种心有灵犀的静默。如她的诗歌《想对你说》或《给陌生的春雪》等。诗人是真正懂得爱的,在诗歌《想对你说》中,诗人所表达的爱情,有相思、苦闷,也有爱有体贴,有企盼。还让我看到了一个女子渴盼爱的强烈姿态。只为几朵忽明忽暗的星星抱不平,只为一些只言片语,而忽近忽远,都体现诗人与爱人之间彼此间的“在乎与被在乎”。全诗用暗示,采用间接表现的方式,风格婉约,鲜明而不直露。

只为几朵忽明忽暗的星星抱不平
想问你,你什么时候学会的若即若离
想对你说,真的
只为一些只言片语忽近忽远
风儿掠过夹河上的浮冰
潮退以后无声息
在意谁的泪,等不到的善良
昏暗的光,穿透某月某日的蓝色
封面上幼稚的阴霾放射冬天的冷
冰凌抚摸发间,抱住你
零度刀锋仍能测出河与海的距离
星星的轨迹,前唐的美酒
抢走我的利器
空了的膝盖骨 再次压迫荒乱的神经
针刺的美穿透虚无的屏风
绣出一朵一朵的春天

            ——《想对你说》

   

从这首诗歌来看,诗人一开始就直接揭示内心因爱而产生的纠结情形:“只为几朵忽明忽暗的星星抱不平/想问你,你什么时候学会的若即若离/想对你说,真的/只为一些只言片语忽近忽远”,诗情突兀而起,一下子便摄住了读者的心。之后又从这些内心的纠结引发更深的情思:“风儿掠过夹河上的浮冰/潮退以后无声息/在意谁的泪,等不到的善良/昏暗的光,穿透某月某日的蓝色/封面上幼稚的阴霾放射冬天的冷”。于是便有了“抱住你,零度刀锋仍能测出河与海的距离”。诗意流露里透露出诗人的伤感与愁绪。最后两句“针刺的美穿透虚无的屏风/绣出一朵一朵的春天”,是诗中所有描写与表达的内在意蕴和全部真情的体现,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深深爱意。尤其是“绣出一朵一朵的春天”这句诗,一方面暗示诗人心境、感情、希望、理想的美丽,另一方面也暗示诗人对爱人的愿望和企盼。同时,在全诗的一些情节线索描写里,还生发出一点“波澜”,这一点“波澜”,对诗意的内核进行了有效地“撞击”和“提升”。 另外,从此诗描述的语言里,我还感到诗人珍惜笔墨,点到为止,诗情多在不言中。

千帆舞的另一首诗歌《给陌生的春雪》,让我感觉有一种内在的感动力,全诗的语言是极为质朴,极为自然的的表白,没有丝毫做作和花哨,我一读它,就会被一种隐藏其间的深沉感情力量所打动。诗人对春雪的情感是坚实、饱满的,而又沉潜、平静的,这种情感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撼动了我,撩拨着我。

粉色要来了
你说,雪一直是我的归宿
认识你以前,你那里下雪了吗?
一些南方的雨水终不能入梦
泪滴在花瓣上
鼻上翼心在飞,容颜已成暮雪
我的颜色你的手
一幕一幕的落泪 

      ——《给陌生的春雪》

   

在这首诗中,营造的氛围里很自然地“融渗”入了诗人因春雪而联想出的空灵和高远。全诗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写时序、写自然的,但它实际却是在写对人的眷念。“粉色要来了/你说,雪一直是我的归宿/认识你以前,你那里下雪了吗?/一些南方的雨水终不能入梦”,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色与内心思绪相互着墨,虚实相参,创造出扑朔迷离、朦胧的诗歌意境,并且随意象的铺垫,就有了一次“深刻的回忆”。诗歌的结尾句:“我的颜色你的手/一幕一幕的落泪”,让我看到了诗人更深的眷念情怀。从这些诗句来看,诗人千帆舞摆脱了理性的矫饰,抒写自然真切之情,不刻意求深而自深,而这些正是她的诗歌本色所在。




2#
发表于 2014-8-5 19:47 | 只看该作者
诗人的心灵是一个感情的发生器、储存器和敏锐的激活体,当它去拥抱客观生活的信息——尤其这种信息是间接的时候,就会在想象中引起巨大的变异,诗人雪莱曾断言:“诗使它能触及的一切变形”(《为诗辩护》)。
3#
发表于 2014-8-5 19:48 | 只看该作者
诗人以视觉色彩来突出对雾霭内心强烈感受,从侧面表达自己冲破了面对城市雾霭的烦闷心情。在艺术上,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使诗的语言富于弹性与新鲜感。
4#
发表于 2014-8-5 19:50 | 只看该作者
读好的诗歌评论,心情也会跟着诗者评者一起飞扬。
5#
发表于 2014-8-5 20:16 | 只看该作者
对诗歌的解析自有那份独到的意境。学习并问好康老师!
6#
发表于 2014-8-8 10:19 | 只看该作者
散读几首,各见异彩。
7#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09:47 | 只看该作者
读好的诗歌评论,心情也会跟着诗者评者一起飞扬。
高迎春 发表于 2014-8-5 19:50


谢谢高老师赏读指导,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09:47 | 只看该作者
对诗歌的解析自有那份独到的意境。学习并问好康老师!
蝶小妖 发表于 2014-8-5 20:16



    谢谢小蝶赏读,还望多提批评建议,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09:48 | 只看该作者
散读几首,各见异彩。
梁星钧 发表于 2014-8-8 10:19



    谢谢梁老师赏读,还望多多指导,问好
10#
发表于 2014-9-2 16:3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侨华的文!问好!欣赏优雅的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3 00:55 , Processed in 0.05358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