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6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进攻桥头堡的岁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30 1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进攻桥头堡的岁月
      一提起桥头堡,很容易就让人想到英雄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敌军的桥头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至桥下。由于总攻马上就要开始,身边又无处安放炸药包,战友的生命正在受到暗堡中敌人的疯狂射杀,危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通向胜利的辉煌篇章。


      然而我要说的进攻桥头堡,与英雄既没什么联系,更不能同日而语,这只是当年李楼联中鲜为人知的一个口号,但她却深深地烙进了我的生命里。每每想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想起那些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老师们,对故乡的思念便油然而生。


      到过马村的人都知道,严格地讲,马村的镇政府其实并不在马村村里面,而是与马村隔河相望,中间有一座大桥相连。镇政府就坐落桥南的路东面,与它隔路相对处,原本是个学校,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被合并掉了。但就是这所学校的旧校舍,在恢复高考后却派上了一个新用场,那就是在那里办文化补习班。可以说,几乎是整个马村公社(现为镇)的精英,都聚集到了那里,在全公社阵容最强的教师团队的辅导下,向着自己的梦想发起冲锋。


      由于这个补习班就在桥头上,便被我们李楼联中戏称为桥头堡。但我们进攻桥头堡,并不是想也能到那里去学习,去享受那马村阵容最强的教师团队的教学资源,而是想着拿下它在马村升学率最高的称号。


      由于我升初中时只有十一岁,智力很是一般,再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记忆中的一切显得有点零碎,但那时全校师生的热情,我还是记忆犹新的。


      每天天还不亮,学生们就都已提前到校,在出完早操后,教室里的光线才能够读书;晚上的晚自习当然也是少不的,大多放学还没到家,就广播完了(有线广播晚上九点停止播音)。现在人们的夜生活丰富了,晚上十点多休息也很正常,但在那个年代,特别是冬天,到了晚上九点时,多数人家已经做了好几个梦了。


      联中里的老师虽然多数都是民办老师,他们的文化程度也不高,有的甚至连县师范的培训都没参加过,但他们的敬业精神,想起来着实让人感动。一天天的起早贪黑地备课上课不说,绝对没有现在这样让学生给学生批作业,或是在课堂上集体批作业的现象。他们从内心里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亲人来对待,把教学工作当作富民兴国的大事业来完成。学校里的刘书芹、张洪玉、常青等几位公办老师,虽然离家只有几里路远,并且家属都是农村的,上有老下有小,但他们却都吃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六下午业务研究完后才回家,而在星期天的下午就一早返校,从没有一人因家里的事影响过教学。


      正是由于这些,才使李楼联中的教学成绩在整个马村的初中学校中首屈一指,才使她有了敢于叫板桥头堡的底气。


      这个学校的固定生源虽然只有李楼、黄庄、刘桐梧三个村共七个大队,而当时马村公社有四十多个大队,但在我们那一届,考上中专和高中的就有近四十人,占嘉祥四中当年招生数的五分之二。这还不算当时在这个学校上学,而后又回家参加考试,被其他高中录取的外来户。


      就是在那几年里,很多在李楼有亲戚的人家,都想着法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李楼联中来上学。不仅有周围村的,还有周围公社的,就象如今都想把孩子送到县一中一样。要是当时也有择校费的话,我想一定会发个大财。


      我不知道,这对于一个没有一点资源优势的农村初中来说,算不算是一个奇迹?


      那时学校里学生考得好,老师也换得勤。不是他们不安心工作跳了槽,而是一些年轻老师仅以试试看的心态,就都金榜题名,考入了不同的高等学府。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全校列队为黄廷奎老师送行的情景,那是成功,更是荣耀。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他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榜样,时时在激励着我。在他之后,几个教过我的年轻老师,也都相继考了出去,把他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进攻桥头堡,几多豪情,几多诗意,只有敢于进攻,才能取得胜利、取得辉煌。尽管李楼联中早就不在了,但她的风采和业绩,将永远都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2#
发表于 2014-11-30 22:43 | 只看该作者
一段记忆,也是一段奋斗中的日子,因为“学”与“教”而丰富,的确值得惦念与记述。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07:17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4-11-30 22:43
一段记忆,也是一段奋斗中的日子,因为“学”与“教”而丰富,的确值得惦念与记述。

谢谢版主点评!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0:4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个好日子,发稿的朋友真不少
5#
发表于 2014-12-1 21:04 | 只看该作者
初来咋到,请多指教!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1:10 | 只看该作者
甲子岭 发表于 2014-12-1 21:04
初来咋到,请多指教!

欢迎新朋友,谢谢光临
7#
发表于 2014-12-2 09:15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生涯关联着人的快乐,也见证着人的成长。价值观首先是主观的,然后在生活中去接受检验和修正,人与人,人与环境,个体人与群体人,这些关系都能在回望生活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清晰。
欣赏新作,并祝写作快乐!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1:05 | 只看该作者
李兴文 发表于 2014-12-2 09:15
读书生涯关联着人的快乐,也见证着人的成长。价值观首先是主观的,然后在生活中去接受检验和修正,人与人, ...

谢谢版主!
9#
发表于 2014-12-2 11:16 | 只看该作者
故往的历史与现实有了共鸣,留在心里的怀念才会隽永。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4:16 | 只看该作者
摇曳风铃 发表于 2014-12-2 11:16
故往的历史与现实有了共鸣,留在心里的怀念才会隽永。问好!

谢谢,也向您问好!
11#
发表于 2014-12-2 14:21 | 只看该作者
一段往昔生活的回顾与认识,有着特定年代状况,也有着一脉相成的人的精神诉求。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6:47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4-12-2 14:21
一段往昔生活的回顾与认识,有着特定年代状况,也有着一脉相成的人的精神诉求。

先生说得很对,谢谢光临!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20:17 | 只看该作者
:):):):):):):)
14#
发表于 2014-12-3 21:18 | 只看该作者
一段记忆引发对教育的一番思考,其间折射的价值观取向,于当下而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拜读,欣赏,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21:56 | 只看该作者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4-12-3 21:18
一段记忆引发对教育的一番思考,其间折射的价值观取向,于当下而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拜读,欣赏,问好!

谢谢点评,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5 04:02 , Processed in 0.07387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