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7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古人修桥 今人收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4 12: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运涛涛 于 2014-12-4 12:45 编辑

    在山西游走了几天,有团友提出,应该到黄河边看看,否则“不到黄河心不死”,太遗憾了,于是我们来到了五老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蒲津渡遗址。进入景区的大门为三个,每个两扇,共六扇门,在古代,这是衙门的专有特征。现在,六扇门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衙门,但衙门的习气,衙门的作派,是十足的,尤其是,进六扇门里面参观必须买票交钱, “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在这里依旧实用,旅游景点的大门修成衙门的式样,就明显是用做官的心理来管理景区。


    大门柱子上,有两副楹联,外侧为“有幸今生重见千年古渡,无须远步遍游万里名桥”,内侧为“城阙枕波舜都灿烂斜阳里,铁牛卧梦唐月繁华古渡头”。分别嵌有关键词“古渡”和“铁牛”。进门后,背面亦有对联“铁证如山文明华夏至尊处,游人似织世代风骚接力时”,有些夸海口的意思了。


    进门两边为绿树青草,中间夹一条笔直的甬道,甬道正前方有一个牌楼,雕饰不够繁复,能觉出是当今仿古而不古的建筑,中间金字“古渡梦境”,两副楹联,中间偏于草书,外侧偏于篆书,分别为“盛世自何来?听古渡细说,唐牛追述;强邦由此始,驾黄河入海,鹳雀凌霄。”“大道锁轻舟,独留巧思传千古;铁牛出盛世,常与蒲津作胜游。”牌楼背面,中间的字是“千年瑰宝”,两侧对联“大涛浪涌,沧海桑田,问天上游云,何处是先人铸物?古渡春回,祥霞瑞气,看人寰胜事,此间有冠世眠牛。”

    眼前就是蒲津渡遗址保护工程平台砌石工程,上去就可看到著名的黄河大铁牛,但导游没让我们立即攀登,而是带我们先参观地下的纪念馆,恶补关于蒲津渡的各种知识。

    蒲津渡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河渡口,位于蒲州故城西门外,为“河东、河北陆道进入关中之第一锁钥”,以举世闻名的黄河大浮桥而蜚声千世。蒲津渡自古以来便是秦晋交通之要冲,在蒲津渡搭建浮桥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早在鲁昭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五四一年,蒲津渡就架设过浮桥,这是我国历史上架设浮桥的最早记载。此后,秦昭襄王东征赵国魏国、汉高祖刘邦平定关中、魏武帝曹操西讨马超、北齐神武帝高欢进攻西魏、隋文帝杨坚巡幸河东时,都曾在此架设浮桥,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历史。

    一九八九年在各级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考古工作者通过查阅文献,走访民间并对蒲津渡遗址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完整出土了唐开元十二年铸造的铁牛四尊、铁人四尊、铁山两座、铁墩四个、七星铁柱一组,明代防护石堤七十余米,明正德十六年记事碑一通。

    以铁牛为代表的蒲津渡遗址文物的出土震惊了世界,尤其是四尊体型硕壮栩栩如生的铁牛,工艺精湛,全国罕见,被誉为国宝,对研究唐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桥梁冶炼铸造工艺美术以及黄河故道变迁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纪念馆里留有唐代张说写的《蒲津桥赞》,张说世居河东,后徙洛阳,封燕国公,擅长文学,当时朝廷重要辞章多出其手,尤长于碑文墓志,《蒲津桥赞》就可看出其文采。

    易曰:“利涉大川”,济乎难也,诗曰:“造舟为梁”,通乎险也。域中有四渎,黄河居其长。河上有三桥,蒲津是其一。开元十有二载,皇帝闻之曰:“嘻,我其虑哉。”乃思索其极,敷祐于下,通其变,使人不倦。相其宜授彼有司,俾冶铁伐竹,取坚易脆,图其始而可久,纾其终而就逸,无疆惟修,亦无疆惟恤。于是大匠蒇事,百工献艺,赋晋国之一鼓,法周官之六齐,飞廉煽炭,祝融理炉,是炼是烹,亦错亦锻,结而为连锁,熔而为伏牛,偶立于两岸,襟束于中潬。锁以持航,牛以絷缆,亦将厌水物,奠浮梁。又疏其舟间,画其鹢首,必使奔澌不突,积凌不隘。

    读起来有些诘诎聱牙,但也能看明白,皇帝批准工程立项,当朝宰相亲自写赞歌,斯事体大,热火朝天,工程的重要性,对国计民生的作用不言而喻,文章与出土的文物一一对应,相互印证,不是没来历的东西。

    唐开元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最辉煌的时期,蒲州城作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蒲津渡的交通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蒲津渡的竹索连舟桥已经不能满足黄河两岸的交通需求。为此,大唐把改建黄河浮桥做为国家重点项目,将竹索改为铁索,铸造八尊铁牛置于两岸作为地锚,并铸造铁人铁山等配套设施。重修后的蒲津渡浮桥气势无两,成为连接秦晋之间的通衢要道,往来人马络绎不绝。

    之所以选用牛这一动物作为浮桥的地锚,有两层意义,一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思想五行厌胜法中,牛是镇水的象征(厌水物),《易经·说卦传》云:“坤为牛”,五行中,坤属土,土胜水,所以以牛做为镇水神兽的形象;二是牛亦为力大无穷的象征,是刻苦耐劳,身负重任,甘于奉献的化身,因此,制服水患,连通秦晋的重任,便被托付到了这八头铁牛的肩上。

    经考证,改建黄河浮桥共用了铁、锡达一百八十余万斤,占当时全国铁、锡年产量的五分之四,绝对是国家级重点工程,这么多的战略物资不用于军工,而用于民用,说明唐朝的边防稳定,烽燧不惊,华戎同轨,军事力量已经强大到不需要再用大量铁来冶炼国之利器了,所以能拿出如此之多用来发展交通,繁荣商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经常被用来形容世事反复,变迁无常。可鲜有人知道,这句话便出自蒲州地区,形容黄河水势瞬息万变。如今黄河易道,城湮人散,原来人流不断、车水马龙的古渡口因为已经不在黄河之畔,逐渐被废弃,但这句俗谚仍流传了下来,被人们形容事物处于更替性变化的规律。

    一九八八年三月至一九八九年八月,永济县在蒲州故西城门外的黄河故道寻觅到了蒲津渡遗址,使被泥沙掩埋近百年的黄河大铁牛重见天日。

    了解完了蒲津渡与铁牛的来龙去脉,我们走上蒲津渡遗址复原平台。四尊雄踞在那里黑乎乎的大家伙赫然映入眼帘,每个大家伙的旁边,都站立着胸大肌、肱二头肌非常发达的肌肉男,一下子,我被惊呆了,即使心理已经有所准备,还是没有想象到,铁牛居然如此庞大,如此活龙活现,铁人居然如此健美,如此威武刚猛!

    一般人印象中的唐朝人,首先会想到“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女子,会联想到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会联想到“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大美女杨玉环,但唐朝对男子的审美观,究竟是怎样的,却很少看到,这四个不折不扣的唐朝大铁人,终于让我们一睹唐朝男人的风范。原以为只有女子以“粉胸半掩疑晴雪”为美,看了铁人才知道男人同样愿意展示赤裸的人体之美,而且是非常的健美,丝毫不逊于好莱坞电影中那个无坚不摧、穷凶极恶的魔鬼终结者。

    西班牙斗牛中的北非公牛过于生性暴烈,经常被一件晃动的斗篷激怒,承载不了吃苦耐劳、俯身甘为孺子牛的工作;奥林匹亚先生大赛的冠军,也不过肌肉发达,饱满度、清晰度以及身体的匀称度略高于常人,只给人感官的一时刺激,承载不了驾驭重达七十多吨的铁牛、让天堑变通衢的责任。只有眼前的开元大铁牛、铁人,把奔流咆哮的黄河牢牢地驾驭,携带冠带百蛮,车书万里的盛世气象,让人遥想诗圣杜甫笔下的情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如此规模的铸铁巨物,当时是空前的,欧洲直到十几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后,才建设了“云中牧女”埃菲尔铁塔,使用钢铁一万吨,占法国钢铁年产量的八分之一左右。法国结构主义人文思潮代表人物罗兰·巴尔特称它的主要功能是把底与顶或把地与天连接起来的梦幻功能,是逃脱理性,完全无用的纪念塔。埃菲尔铁塔就是为了给世人看的,为了让人鸟瞰巴黎全景,并提供烹调、购物等服务。而黄河大铁牛、铁人建造伊始,就出于最实际的用途,是用来沉入水下默默工作的,并不为了给人看的,明明不是给人看的,还要把铁牛和铁人铸造得这么精美绝伦,这是什么精神呢?这是由中国古人的道德观念决定的,《礼记·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就是认为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做人如此,做事当然也要如此,所以本不用来给人看的铁牛、铁人,同样凝聚着古人的高超设计水平和认真工作精神。

    四个铁人健硕相似,衣着有别,一号铁人鼻头硕大,鼻梁隆起,鼻翼上部尖细,头戴圆形缀顶小帽,身着轻盈长袍。整个体形服饰与神态,类于今天的维吾尔族装扮。二号铁人身体粗壮丰实,脸方眉粗,神态彪悍,头戴束帽,身着骑士服,手提于胸前,若似牵缰勒马;从头到脚,动作形态,类于今天的蒙古族装扮。三号铁人鼻梁上下粗细无异,眼目伸邃,皮质浑厚,头戴"缀耳"帽,身着藏袍,左臂套于袖内,右臂套衣袒露于袖外,和现在居住于云贵川藏一带的藏族服饰相仿。四号铁人面孔慈祥端庄,神态文静自豪,头戴前抵后高的相公帽,身着短袖翻领的唐朝服饰,俨然是一个汉民族的形象。

     八个铁人中还有四个铁人没有出土,想必也是各民族装束了。

    这说明两点,第一唐朝已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统治者一改北魏以来把民族划分三六九等,鲜卑族地位最高的政策,各民族拥有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地位,出现经济强盛,文化繁荣的局面,所以连长城以北的回纥等族也自动取消了独立割据的称号,重新归附唐朝。第二蒲津桥的建设不仅是一州一县的福祉,更有利于国内各民族、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将丝绸之路上得来的物资运送到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缩短了黄河两岸距离的是蒲津渡,各国使节、贵族、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侣、旅游者,从西京长安到东都洛阳,必经之路是中都蒲州。《庄子》曾讲过一个故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长安、洛阳就相当于倏、忽,蒲州则相当于浑沌,长安与洛阳的沟通和交流,全赖居于中间的蒲州提供了“待之甚善”的便利,而这便利条件之一就是蒲津渡的舟桥。修桥铺路在古代被认为是行善积德的事情,从没有收过桥费的,而现在来看一看古代行善积德的桥梁遗址,却要掏钱买票,看来今人比古人更具“经济头脑”。

    蒲津渡的繁华,中都蒲州的辉煌,被历史的风沙尘封成往事,或许难以再现,幸亏有大铁牛,有铁人,从深埋的地下重见天日,擦拭掉千年的斑斑锈迹,焕发熠熠闪亮的光彩,勾起民族记忆中最华丽的场景,为曾经的伟大盛世,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自豪,积累了足够沉重的铁证!


2#
发表于 2014-12-4 20:17 | 只看该作者
黄河大铁牛小学课本上见过的,还没亲自去看一看。
今人的经济意识之强,恐怕古人咋想也想不到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09:07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4-12-4 20:17
黄河大铁牛小学课本上见过的,还没亲自去看一看。
今人的经济意识之强,恐怕古人咋想也想不到的。

夏冰老师是山西人,去很方便。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1:29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12-10 11:11 | 只看该作者
运涛涛 发表于 2014-12-5 09:07
夏冰老师是山西人,去很方便。

去的话倒是方便,只是其他因素影响,所以也不大方便。
问候运涛涛老师。
6#
发表于 2014-12-10 11:11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12-10 11:56 | 只看该作者
行万里路,真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16:40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4-12-10 11:11
去的话倒是方便,只是其他因素影响,所以也不大方便。
问候运涛涛老师。

祝夏冰老师文安!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22:42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4-12-10 11:56
行万里路,真好

喜欢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10#
发表于 2014-12-11 22:02 | 只看该作者
运涛涛 发表于 2014-12-10 22:42
喜欢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样最好了。我等羡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5:05 , Processed in 0.06867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