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0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春天的声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5 1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4 编辑 <br /><br />
  惊蛰的脚步催醒了沉睡的大地,唤醒了冬眠的虫子,也激励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人们。萧瑟了一季的万物也逐渐焕发了新的活力。经历了寒冷的树木,枝桠虽然还是光秃秃,干巴巴的,然而经春风温暖的爱抚,在清水般明净的阳光照耀下,它们正伸着懒腰,缓缓舒展呢。
  
  我也沉浸于如此清新、暖意融融的春日,这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仿佛她轻声细语般的呼唤,让我有一种温馨,有一种感动,有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我听到了松软的泥土里“唧唧唧、啾啾啾”的鸣叫声,那些声音既熟悉又亲切,因为是它们伴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春天。
  
  在我走过的岁月里,是春天一曲又一曲美妙的声音,催我奋进,驱散着我的孤独与寂寥,给了我追赶时间的一个具体意向。

  我在立春的引领下,听着惊蛰的呼唤,迎着雨水的清爽,追赶着春风的脚步,在清明的芳草地散步、踏青。这些动听的音符,给了我精神的愉悦,使我听到了世间和谐的序曲。
  
      坐下来静心细想,过去的这些年,我有点粗心大意。在我人生中经历的五十多个春天,竟被我忽略而过。我没有耐心地等待这些声音,没有仔细倾听它们的奏鸣就随夏的脚步匆匆而去。直到今天,我推开窗户,让春风坐在我的家里,我们一起聆听从原野草木间发出的“唧唧唧,啾啾啾”的交响曲。
  
     “呼呼呼”,这是春姑娘打着口哨,为人们送来的春的信息。“咚咚咚”,大地也不甘落后,开启它紧闭了一冬的喉咙。酣睡了一季的土地,在惊蛰急促的脚步声中苏醒了。包裹在厚厚土层中的大地心脏,“砰砰砰”又开始了跳动。看那祁连雪峰,虽然不愿意就此脱去冬的装束,但它还是被惊蛰催得换上了春装。经受了严寒的草木,纷乱的枝叶在春风的召唤下,开始打扮梳理,它们卸去了懒惰和疲惫,用新的姿态,新的容貌,迎接新的季节,新的世界。在风吹草动下被惊醒的虫子,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发出了春天的第一声呐喊;唧唧唧——啾啾啾——此起彼伏,高低错落,远近有致。
  
        田野里,“突突突”的机器声替代了“哞哞哞”的牛叫声,那二牛抬杠的春播已成为历史,但它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有一种无尽的回味和感动……
  
       每年春天,我都能听到来自远方的声音。我的眼睛会穿过高楼林带,看到弥漫着尘土的家乡田野,看到劳作在黑土地上的亲人们的身影。爷爷、大伯、叔叔们背一身尘土,扎上裤腿,一手举着鞭子,一手扶着犁铧,大声吆喝老牛,一步一步,顶着太阳,磕绊在一垄一垄被翻起的热土上。他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黑土地上播种着希望,向往着幸福,在艰辛中收获着快乐与喜悦。妈妈、大妈、婶子、姑姑、姐妹们那“嘻嘻嘻、哈哈哈”,清脆爽朗的笑声,回荡在祁连山下的田间地头,回响在我的耳边,给了我永久的温馨与感动。
  
          安静地倾听来自春天旷野处的这种声音,它清脆,优雅,美妙,和谐,有一种溢满心房的甜蜜,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它像歌唱家抒发的心声,又像琴师拨动的音符。那些唱响声音的歌者,有的站立在山岗上,有的蹲在土坡下,有的躲在一根草叶下,有的爬在一块冰凉的石头上,有的攀住一根枝桠对着空旷的田野,放声地高歌,尽心地演绎,忘情地弹凑。

  我在仔细聆听的同时,也在细细地体味。我从这些声音中,感受着兴奋与快乐,分享着幸福与甜蜜。我也会闻到一种淡淡的愁绪和丝丝的忧伤。我想,这大概是世上的生命物种将自己的生命与命运,与自然间的季节轮回、生命消亡联系在一起受到的感悟而发出的声音吧。

  我不知道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当。不过,我所听到的春天的声音,是那样的有次序,有节凑,有步调。它们能改变气候的变化,能呼风唤雨为大地带来新的气象,新的景色。

  我喜欢春天万物生命复苏后发出的各种声响。
  
          听那“咚咚咚”、“呼呼呼”、“啾啾啾”、”唧唧唧”不辞辛劳的声音,你会被震撼。在这样的季节里,它们不论是在朗诵诗篇,祝福祈祷,还是在抒情高歌,背诵经文,仰或是引朋求偶,倾诉长谈。不管哪种声音,都是那么惬意舒心,那么欢快悠扬。我站在公园的小径口,和着这演奏般的神秘的音符高潮迭起,思绪飞扬。

  这些像音乐的声音,在我感受的同时,已浸透我的灵魂,直抵我的心扉。

  我蹲下来,忽然听到了大地深处有个声音是那样的熟悉“惊蛰了,该准备抗犁铧翻地了。”这是我日夜思念的妈妈的声音,她虽然长眠在地下,但春天到了,她依然牵挂着土地庄稼。

  我莫名地惊诧,莫名地激动。我跪在地上,急切地将耳朵贴近地面仔细倾听,可除了呼呼啦啦的声响,再也没有了回音。

  天,静静地看着我,地,悄悄地注视着我。我仿佛坐在天地这个特大摇篮中的婴儿,上下起伏,左右摇摆。我在春风的旋律中,在这优美的摇篮曲中,想即可奔向遥远的天堂,寻找慑我魂魄的声音……
  
  
一阵风吹来,我清醒了许多。我明白,这许许多多的声音,是对生命的歌唱,也是象征生命在新的季节里的开始,是春天馈赠给万物生命珍贵的礼物。

  我想,只要有生命成长之处,就会有万物的鸣声,就会有春的声音,春的气息!
  
      


2#
发表于 2015-4-6 06: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4 编辑 <br /><br />春天来了,尽管还是春寒料峭,但是,一切都在萌动,在萌发。
草冒出了嫩芽,树木吐出了蓓蕾,我们的心事也蠢蠢欲动了。
文字清新,蕴含勃勃生机。
问好雪莲。

3#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0: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4 编辑 <br /><br />春天来了,尽管还是春寒料峭,但是,一切都在萌动,在萌发。
草冒出了嫩芽,树木吐出了蓓蕾,我们的心事也 ...[/quote]
谢谢版主赏读。还请你多指正!问好!

4#
发表于 2015-4-6 2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4 编辑 <br /><br />春来,字里的气势也就来了,勃勃生机,如听春歌见春雨闻春雷,更仿佛浸入春之乐曲中舞之蹈之,诗情画意皆盎然。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0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4 编辑 <br /><br />春来,字里的气势也就来了,勃勃生机,如听春歌见春雨闻春雷,更仿佛浸入春之乐曲中舞之蹈之,诗情画意皆盎 ...[/quote]
感谢版主!

6#
发表于 2015-4-7 0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5 编辑 <br /><br />自然的律动携带者无比巨大的力量,作用于人心,表现为人对世界的反复认识和不断接纳,也表现为人与世界本质的深层相容。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这里也很实用。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5 编辑 <br /><br />自然的律动携带者无比巨大的力量,作用于人心,表现为人对世界的反复认识和不断接纳,也表现为人与世界本质 ...[/quote]
感谢李老师细致的点评!多指正!

8#
发表于 2015-4-7 2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5 编辑 <br /><br />春天的脚步近了,读着这样的文字更舒心,文笔洗练,学习问好漠北雪莲!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1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5 编辑 <br /><br />春天的脚步近了,读着这样的文字更舒心,文笔洗练,学习问好漠北雪莲![/quote]


10#
发表于 2015-4-8 13: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5 编辑 <br /><br />眼观耳听心感,充溢了春天的生机之美和一种灵动的气息。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1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5 编辑 <br /><br />眼观耳听心感,充溢了春天的生机之美和一种灵动的气息。[/quote]
谢谢房子老师!问你好!,多指正!

12#
发表于 2015-8-15 01:15 | 只看该作者
顺路到老乡家转转,感受春天的气息。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0:08 | 只看该作者
陆荣 发表于 2015-8-15 01:15
顺路到老乡家转转,感受春天的气息。

欢迎欢迎。。。只是现在都秋天了,祝乡友秋安!
14#
发表于 2015-8-15 15:15 | 只看该作者
听到了春天兴奋的呼吸声!
15#
发表于 2015-8-16 10:05 | 只看该作者
从声音入手写春天很独特好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18:40 , Processed in 0.1586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