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北平原 于 2015-4-7 12:20 编辑
同情弱者是人类的一种高贵情感,这种情感也叫善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善良被社会公益化了,就叫慈善。
然而,现实生活中,感觉善心就像块地砖,随时都有被踩碎的可能,这种破坏的力量其实就来自于“弱者”。尽管弱势群体需要慈善的关注和救助,但并非每一个弱者都值得同情,这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有次,在一家小饭馆用餐,不意吃出了根刷锅的金属丝。虽然心里不快,但起码不像吃出苍蝇那样恶心,我就小声叫老板娘过来。本来,我只是想告知她以后注意点,因为如果碰上挑刺的顾客,有可能闹出大事端。本市有家特别有名的牛肉面馆,就因为顾客吃出异物被举报,非但媒体连篇累牍地炒作,还被卫生监管部门重罚,差点关门大吉。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当我轻声细语提醒老板娘时,竟然被她误认为是在“找事”,非但不认错,还暴跳如雷,破口大骂。我这个衣着体面常帮弱势群体“讨公道”者,此时此刻却尴尬到很想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声援。如果与她大吵大闹,既显得我没修养,更会被旁观者认定为“多事”甚至“欺负人”。如果我要较真,无论凭那方面都可以闹她个“歇业整顿”,比如卫生环境,比如不给发票,比如……虽然,我最终咽下一口窝囊气,并没有做那号“缺德”事。但是,我一直在拷问自己:你是在同情她还是在怂恿……
这号事不但我经常遇到,周围的人也经常遇到。一位记者朋友说:有个下岗工人不幸患了白血病,人躺在医院里,天天流水一样花钱,家里穷得几乎揭不开锅了。第一次去采访,那家人窘迫的境况催她流泪,她当即将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悉数捐了出去。当时,那家人感动得几乎下跪。后来,那男人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因了媒体的热炒,他重新上岗,家里境况也大有改变。可惜,这位历尽劫难的男人,有次一见到我的记者朋友,竟然以怜惜的口吻问道:你们这些记者,每月才挣多少钱?一天到晚瞎跑。你们天天都忙活啥呀!”我那位朋友差点没被气晕过去。
我们这个万象纷纭的社会,几乎每天都有人在骂“强者”“以强凌弱”,富人“为富不仁”,官家“冷漠无情”,路人“见死不救”……恰恰剖析某些弱者的人性弱点,和某些贫困者的潦倒原因。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地方,都有强者和弱者,都有富人和穷人。如果一个相对的“弱者”和“穷人”,心灵丑陋,非但不懂“感恩”,还理直气壮地无度索取,不思回报,甚至以怨报德,这岂不是人性的一大悲哀。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使聋子“听到”。心存善念者,其心如日,其情如月,可以驱除严寒,照亮黑夜。只有播种善良的人,才能享受快乐,实现梦想,收藏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骄人的物质财富,但只要拥有善良,就足以受人尊重和艳羡。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所有的追求都以“善”为本,正所谓“万善本乎意”。处事,讲究心存善念;对人,讲究与人为善;对己,要求独善其身。有则古老的故事:一个猎人在射杀一只豹子时,看到这只豹子拖着流出肠子的身躯爬了很长的路,终于来到两只幼豹前,喂了最后一口奶才倒了下去……看到这一幕,猎人痛彻心扉,流泪折断了猎枪。如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被誉为“善莫大焉”。
每个人都需要爱。爱就像阳光,能温暖寒冰中的草木;爱又像春风,能抚慰受伤的秧苗。然而,爱也犹如水,在解人干渴的同时,也会将人淹没。当一个人享受了太多的爱,他也许就不会感激这爱,珍惜这爱。爱对于他就像白开水一样,随手饮用,心安理得。 有个残疾人,曾经饱尝生存的辛酸与艰难,几乎就要活不下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有记者与他相识,处于同情,就采写了一篇催人泪下的报道在报刊上发表。于是引起轰动,许许多多相识和不相识的好心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登门拜访他、看望他、鼓励他。这是这位残疾人万万没有预料到的。起初,对每个人的造访和探望,他还热切接待,诚心交流,对那怕是几十元甚至一篮水果的捐赠,他也心存感激。渐渐地,看望的人多了,捐助的钱物多了,生存危机已经过去了,他反而开始厌倦前来探望他的人们,对捐赠的钱物也挑三拣四,嫌少论多。在日常开销中,也不再节俭,而是铺张奢侈。“反正总会有馅饼从天而降。”这是他现在的心态。 我却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悲哀。当然,也是对那些素昧平生无私捐助他的好心的人们。作为残疾人,他的确需要阳光般温暖的关怀,春风般和煦的爱。但是,正因为他是个残疾人,更需要珍惜这种爱。因为,这爱毕竟来之不易,毕竟是众人对他的“赐予”,尽管施爱者大多并没有这种思想。如果不珍惜这爱,甚至轻侮和无端耗费这爱,那么就是对爱的一种亵渎。当然,我不敢责备那些热情而善良的施爱者,他们毕竟是出于一种公义,一种美好愿望,一种与生俱来的同情心。他们的善行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赞赏的,也正是有了这些急公好义侠骨柔肠的人,才使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温情,充满了爱。 然而,对于那怕是快要渴死的人,爱都只能如细雨润物,流泉沁心,而不能像恣肆的洪水,泛滥成汪洋。太多的爱,也就是溺爱,甚至会害了受施者。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