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若即若离的经典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5-6-2 10:19 | 只看该作者
一孔老师,请许我这么恭敬地叫你,读文感受,用这几个词来概括:情趣,意趣,见识,鲜活。最有一言蔽之,我做你的粉丝,请收下我,就此一拜!
17#
发表于 2015-6-2 10:21 | 只看该作者
虞城传奇 发表于 2015-6-1 20:39
学生读什么并不是关键问题,这只是方法层面的问题;实质问题在于,读这些个东东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究竟想 ...

报告各位,小时我没读经典,只读过《红岩》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0:41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5-6-2 10:19
一孔老师,请许我这么恭敬地叫你,读文感受,用这几个词来概括:情趣,意趣,见识,鲜活。最有一言蔽之,我 ...

夜莺说笑了。
19#
发表于 2015-6-2 10:43 | 只看该作者

真的,俺当真的!来中财论坛不走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0:50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5-6-2 10:21
报告各位,小时我没读经典,只读过《红岩》

作为七十年代生人,我冷静地想过,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究竟是哪些东西喂养过我们。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样:顾城北岛的诗歌、路遥的现实主义小说,海子的透明,金庸的武侠,琼瑶的浪漫,罗大佑与崔健的反思,西北风对民族性的呼唤,世界和平日的感动,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陈丹青陈逸飞罗中立的绘画,还有中国足球的始终垫底,余纯顺的行走等等。这些都可以罗列为文化现象。这些大都也可以成为经典,让我们觉得自己并非空虚。当然,按照我们的习惯,可能得到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之后再让我们的后人得膜拜吧!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0:52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5-6-2 10:50
作为七十年代生人,我冷静地想过,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究竟是哪些东西喂养过我们。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样: ...

顺便说一句:《红岩》和《青春之歌》我都没有看完,而且我家小孔先生也不喜欢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他看到一则报道说,在前苏联知道奥斯塔诺夫斯基的人寥寥无几。他倒更知道古拉格群岛,他今年十四周岁。
22#
发表于 2015-6-2 11:09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5-6-2 10:50
作为七十年代生人,我冷静地想过,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究竟是哪些东西喂养过我们。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样: ...

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决定培养成效。
教育专家不去研究根本问题,只顾着在细枝末节上打转,如此教育,当然只会成为一团乱麻。这不是教师不愿意弄清楚学生的培养标的,只是很多时候被大转盘带得晕头转向了而已。
也答梅边先生所提疑惑。
23#
发表于 2015-6-2 12:41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的确是好东西,但是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所以,还是量力而行的好。问好,一孔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13:19 , Processed in 0.11120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