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9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官人称谓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16 1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官人称谓析

  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事了,某局的一把手姓杨,大家都习惯叫他杨局长,那么他的儿子呢,就是桔子(局子)了。杨局长对别人对他的称谓很计较,不准直喊他的名字,只能喊局长,或在局长前面加个杨字。一次一个同僚来找他,由于都是官场上人,对称谓就很随便,那同僚不拘小节进门就叫老杨老杨。杨局长没听出是老朋友,心里很不快,对“桔子”递个眼色。“桔子”就出来了,很不屑地看看门外的来人,白了一眼说,我们家没有什么老羊!说完就要关门。那个同僚紧跟上前说,小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不是杨局长的家还是谁的家?杨局长这才听清了是黄局长来了,马上出来笑脸迎接。

  时隔三十年后的今天也有很多类似的小故事,有一个姓郑的宣传部副部长,群众基础好,威信蛮高的,一些部下总叫他郑部长,有意略去个“副”字以示尊敬,大家都叫他郑部长叫惯了。后来部里调来个新的王记者,他对称谓很一丝不苟,每每有事请示总是叫郑副部长。郑部长听了就觉得看他不顺眼,爱理不睬的。一次郑部长终于说,小王,就你叫得特别,拖泥带水的干什么?叫我正(郑)副部长,到底是正还是副?你叫我郑部长,我还能升一级不成?婆婆妈妈的。此后小王没少了郑部长给他小鞋穿,在单位很失宠。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当官的总计较别人对他的称谓,这是为什么?无疑是为了高人一等,先在称谓上下工夫。似乎当官的只有在称谓上区别于一般普通人才能在权利行使上有更可靠的保证,否则人家随便叫你名字,就可能与普通人混淆起来,体现不出什么特征,长官意志就难以实现。

  没错,称谓有时也很重要,在部队里,军服需要标上军衔级别,在公安部门警察也需要警衔标志,下级看到上级长官立个正,致个军礼,这本来是一种很严肃的高尚礼节,有利于军事化管理,严明纪律。在单位,虽没有什么级别标志,下级跟上级领导说话,先叫职务称谓也是人们的一向习惯,即文明亲切,也一定程度上可以有利于单位人事管理。然而,在家里或街上也非要亲友都把那些局长部长之类的称谓带上就显得牵强,也暴露了一个人的权利欲和虚荣心。如果亲友家访,没有带上那些单位里的公职称谓就心中不高兴,这就更加令人觉得心术不正。那个郑副部长明明是副职的却偏要下属略去个“副”字是多么的可笑。事实上这种情况还不只发生在那个姓郑的副部长身上,许多县市似乎都有这种“流行病”,李副县长就叫李县长,张副市长就叫张市长。会拍的故意略掉副字,喜欢拍的最好你们别把副字带上。他们早已虎视眈眈地瞄准好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内心充满了争权夺利的计算。所以,用勾心斗角来形容现在的某些官场一点不为过,他们以为权利就是生命和一切,有了权什么都好办,以权谋私,以权易色,以权压人,以权贪污受贿,甚至以权代法!可以说,他们对权利的谋取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按理说,权利是人民给的,手中有权更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悲的是他们一旦手中有权就时时会觉得“过期作废”,深感自己手中的权利来之不易,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职权之便来为自己服务。因为,他们有的是靠几十万元买官得来的,买官之先早就盘算好了,丢出去二三十万,起码得变本加厉地捞回来,没有几百万也得翻一番,至少要保本才不吃亏,这叫“送你一头羊,捞回一头牛。”。这些钱去哪里捞回?当然是搜刮民脂民膏,把个好好的厂和单位吃得连骨头都不剩再扬长而去,然后挪屁股换地盘再到别的单位去吃共产党的。也因为,有的是靠裙带关系被安插进来的,其“使命与任务”就是配合上头的主子搞联合行动,集体捞钱,做攻守同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共产党这个超级大老板吃得一塌糊涂却天衣无缝,让谁也找不到破绽。在他们看来不吃白不吃,什么“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薯”全他妈的骗人鬼话,他们官期一俟告终,才不会回家卖红薯,而是回家过天堂一样花天酒地的生活,那些席卷而来的不义之财恐怕一辈子也吃不完。

  所以他们在任期间是多么的需要威望,在称谓上绝对不能马虎。如果说三十年前计较称谓的官人只是虚荣,那么如今计较称谓的长官就是想着下一步的打算,只有把你们这些人先压住了,口服才能心服,才能好动手,才能滥用职权为个人私利服务。

  真的值得警惕那些不讲场合处处带“长”的人,他们多长了一个坏心眼,在他们看似荣耀的长官称谓背后恰恰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龌龊念头。

  真正的好官,除了在单位机关认可别人对他的尊称,在许多非公事的场合往往不喜欢人喊职务称谓。因为那样更易于和群众打成一片,也利于公职身份的保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拉关系和腐蚀。所谓“无官一身轻”就是这个意思,你去掉那张虎皮和冠冕,就可以和百姓一样平等相处,可以与群众进行很好的磨合。有了最广泛的群众亲和力,才能深入了解群众的疾苦,发现群众的苦难,集合群众的意见,为人民服务才不会是一句高高挂起的空话。这样的事例,在过去并不鲜见,许多老首长老干部就喜欢微服私访,怕的就是自己当官的身份影响了与群众之间的正常沟通;许多官大到团级师级乃至省长司令员的大官,在非公务场合总不喜欢别人叫他们的职务称谓,有人叫了往往还会挨批评一顿。相形之下,如今那些把称谓看得太重的官人显得多么渺小、居心不良。

  官衔、称谓只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基本识别标志,根本不足以衡量他的为官是否廉洁。把官衔当虎皮的官人恰恰说明他灵魂深处的病结,他们常常把官衔称谓这个头顶上光环,用以炫耀,维护自己的特殊领导地位。殊不知,这道环还可能卡住他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随时会被识破,也随时可能勒死自己。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04。12。16
2#
发表于 2004-12-16 15:4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正直的好文。问好。
3#
发表于 2004-12-16 20:33 | 只看该作者
有味道
4#
发表于 2004-12-16 23:26 | 只看该作者
:))姓郑真好,到哪都是“正”的,呵呵~~

许也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有细节,有幽默,有内涵,有思考,有鞭策!

精华收藏!
5#
发表于 2004-12-17 00:13 | 只看该作者
好!
6#
发表于 2004-12-17 16:33 | 只看该作者
总觉得国人有官倾向,闻官则香,闻官则惧,都是几千年官派官出来的。想起基辛格要订一个小餐馆的桌子,老板的一视同仁拒绝。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7#
发表于 2004-12-17 23:08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钱去哪里捞回?当然是搜刮民脂民膏,把个好好的厂和单位吃得连骨头都不剩再扬长而去,然后挪屁股换地盘再到别的单位去吃共产党的。

——该文颇有力度,这段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这类司空见惯的事情都快使人麻木了。我想,敢言便是为文者的可贵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6:10 , Processed in 0.08196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