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4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宿命中的苍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1 10: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郭玉琴 于 2015-9-11 13:51 编辑

                                                                            宿命中的苍凉

                                                    ________________观许鞍华执导的电影《半生缘》有感

                                                                         文/郭玉琴

       每个哀伤的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正是因为美好,所以才在等不到一个好的结局后显得更加的遗憾。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半生缘》留给观众的哀伤和遗憾恰恰是因为里面的男女主人公的一段情缘开始的时候实在是太美好了。

     但凡熟悉张爱玲的读者,都知道她是《半生缘》的原著。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去掉了很多累赘的细节,只拣了最能推动情节发展的一部分。这部电影的女主人公顾曼桢是由吴倩莲饰演的,而她的对手戏男主人公则是黎明。虽然后来我也看过林心如饰演的电视剧《半生缘》里的顾曼桢,但是在我的心底一直以为,张爱玲笔下的顾曼桢应该是吴倩莲饰演的这个造型模样,比较更接近她的初心,给人坚强开朗的印象。

     电影取景一直比较朦胧,很少有鲜亮的颜色出现,从电影故事中对环境的渲染到人物的着装,一直以灰色为主,粗线条勾勒,比如顾曼桢和沈世钧,许书惠三个年青人在漫天的雪花外景中拍照。比如顾曼桢的母亲和奶奶,弟弟妹妹们以及她的做舞女的姐姐一家挤在一个不大的通风又不太好的弄堂阁楼上。比如顾曼桢奶奶和母亲穿的灰色不显眼的衣服。导演似乎用这种并不明朗的线条布景一直暗示这是一个没有圆满结局的故事。电影的开头用旁白的字幕交代故事的时间是发生在上个世纪1930年的上海。在旧上海的一家工厂中,顾曼桢遇到世家子弟沈世钧。沈世钧是南京人,父母是世代经商的,他出生在一个大家族的家庭里,由于大家庭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很早他就有着很多少爷子弟身上都具有的察言观色的本能和懦弱。恰恰是因为他骨子里是懦弱且又没有主见的,所以他更欣赏顾曼桢身上具有的独立坚强开朗的一面。

      顾曼桢和沈世均是什么开始喜欢彼此的呢?是一见钟情。顾曼桢和许书惠,沈世钧,三个人年龄相仿,又是同事,第一次相约在一家小餐馆吃饭。由于沈世钧暗恋顾曼桢,心理紧张,竟然闹出一个大笑话,把顾曼桢和沈书惠用烫筷子的开水,当茶给喝了下去。这种手足无措造成的尴尬,只有恋爱中的人才能够心领神会。同样顾曼桢也是喜欢沈世钧的,但是她不敢承认,偏偏假装喜欢的是许书惠,明明知道两个男人住在一起,每次打电话都只找许书惠,而许书惠心知肚明也乐意为他们做灯泡。三人行的第二次是在一个下雪的郊外拍景,顾曼桢有意在拍了一张三人合影的时候,又要和两个人分开再单独合影一张。可是不巧的是,她和许书惠合影后,轮到和沈世钧合影的时候,交卷的底片用完了。导演安排拍照这个情节在这里是一个暗示,她和沈世钧合影未成恰恰和电影结尾他们最终没能走到一起首尾呼应了一次。

      吴倩莲饰演的顾曼桢有上个世纪知识新青年女性的独立坚强的美,一头齐耳的短发,毛线衣长裙外面搭配着花格子围巾和风衣。她的这身打扮和堕入风尘的姐姐曼露一头的大波浪卷发,以及身上的曲线条展露的旗袍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而她自己也一直认为走的是和姐姐完全不一样的一条路。她靠双手吃饭,一直盼望能嫁给像沈世钧这样的清白子弟。不像姐姐曼露,为了养活一家人宁愿抛弃昔日恋人玉张豫瑾去堕落风尘。她的牺牲既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也不没有换来社会的同情,母亲和奶奶瞧不起姐姐曼露,曼桢后来也因姐姐做舞女的事遭到沈世钧父母的排斥。

      可惜,缘分这东西最折磨人的地方就是,有缘无分。沈世钧对顾曼桢不是用情不深。他在深夜打着手电筒到白天他们拍照的下过雪的地方寻找心上人不小心弄丢的一只红手套。当他寻找到那只红手套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难以形容的幸福和兴奋。而顾曼桢也常常会在工作之余留意沈世钧的衣服尺寸,为他亲手织毛衣。最情深的一次,是他们在一个晚饭后的时光,一起到大街上散步。走着走着,世钧拉紧曼桢的手,不肯松开,而那时曼桢正要赶着去做家教。世钧松开了手,第二次又回头的时候,曼桢也回头了,他们再次依依不舍的握紧彼此的手,这一次握手其实已经是倾情相许了。之后沈世钧要回南京,曼桢为他送行。在临别的时候,世钧说只回去三天就回来,可是曼桢很害怕,她说把地址写给我吧,想你的时候我可以写信。但是那时他们俩身上都没有带纸,于是曼桢让他写在她的手上。他写在她手上的那些字,每一个字都像刻进她的心里一样。他走后,她在房间里写信道:“世钧,我在你走后常常想去书惠家,因为我知道你常常和他们住在一起。虽然你没有回来,但是每次听他们谈起你的事情,我都愿意听,因为这样我会在他们那里更多的了解你的事情。”这份信没有寄出世钧就回来了。后来沈世钧一直藏着这份信,直到他们十八年后再相逢。

      沈世钧回来后没多久又接到家里的电报,父亲病了。他在惆怅中对曼桢说,要是我们结婚就好了,结婚了我们就可以一起生活相互照顾,你也可以陪我一起回去。曼桢这一次没有犹豫,尽管她一直说不想结婚是为了多照顾家里的母亲,奶奶和弟弟妹妹们。这一次他回去,曼桢害怕和他分开,最终还是决定和他一起回去。可是两个人一起回到南京后,婚事谈的并不顺利。因为世钧的父亲曾经流连过舞场,所以他认得曼露,而曼桢因为是舞女的妹妹,也遭到了二老的诟病。沈世钧和曼桢在回到上海后,面对曼桢姐姐做舞女一事双方产生了第一次分歧,不欢而散,有了隔阂。而这种成见产生的隔阂,原本是可以化解的,但是沈世钧太懦弱了。他没有勇敢的走出来,而是选择了逃避,先把婚事缓在这里。两个人最终有缘无分,留下一辈子的遗憾,在整个事件中,我认为沈世钧要负很大的责任。他不敢为了追求自己的个人幸福而与一个大家族的家长制抗争,又在父母谎称生病的期间被骗回去接管家业。实际上这是家长为拆散有情人使用的惯用伎俩,让两个人两地分开,直到后来曼桢在姐姐曼露的欺骗下到姐姐下探病,最终被姐夫祝鸿才奸污软禁起来,生下孩子为止。两个人的悲剧一生就此拉开序幕。

       曼桢是个很勇敢坚强的女孩。她一直认为自己和姐姐走的是条完全不同的路。这可从姐姐对待自己的婚姻态度上看出来。堕落风尘的姐姐因为身体被累垮而不能生育,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太地位,她选择了利用妹妹为自己的丈夫生下儿子来委曲求全这段婚姻。但是曼桢是不愿意做有钱人的姨太太的,她即使在自己的贞操被玷污后也没有屈服于这种状况。她怀孕后遭到软禁,企图用沈世钧送给她的戒指打发下人,为她写一封信给沈世钧。当被人拒绝后,在诞下儿子的医院里,又逃跑了出来,躲避到了一个好心的老邻居家。她在逃跑成功后写了一份信给沈世钧,不料这份信落在了沈母手上,为了儿子的幸福,她将信烧掉了。之后她知道沈世钧已经结婚,再没去打扰他,一个人找了一份教书的工作,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在旧中国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民主和自由,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处在这个时代的顾曼桢,是许多那个年代的新女性的代表之一,她有着进步独立的思想一面,但是面对渺茫的未来出路在哪里,同样也是迷茫的人群中之一。正如顾曼桢在姐姐曼露死后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不得不又再一次无奈地回到祝鸿才的身边委身于他一样。她说,我一直觉得我和姐姐不一样,走的是不一样的路,可是绕了大半辈子,原来又是在走她的路。看到这里,我的心有点发涩,为中国千千万万这样的女性命运的无奈而感到悲凉。诚如作家萧红所说,女性的天空是极低的,而中国女性又是极富有牺牲精神的。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放弃自己原本要走的路和梦想,过上一种自己很无奈的生活。

       人生一步错,往往后面是步步错。沈世钧错过一生最爱顾曼桢后说,当自己一生中最爱的人已经离去后,就觉得自己最不喜欢的人也没那么讨厌了。所以他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石翠芝结婚了。而石翠芝喜欢的人是许书惠。当沈世钧出席在许书惠的父母为他包办的婚姻大礼上,看到同样落落寡欢的石翠芝在流泪喝酒时,他就在那个时候决定和翠芝结婚的。十八年后,石翠芝和沈世钧携子从南京同到上海来接出国十年回来的许书惠,为他接风洗尘,终于又再遇顾曼桢。世钧借口去书惠家接书惠来吃饭的当口,去了曼桢的地方。他们在曼桢从前曾经住过的阁楼上相遇。而此时翠芝在家也已经和许书惠在伤感中叙旧了。好久不见,你还好吗?这是顾曼桢问沈世钧的话。十八年不见,十八春的年华都被辜负了。沈世钧和石翠竹过的是同床异梦的生活,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而顾曼桢和祝鸿才又何尝不是没有感情的一对凑合夫妻?电影让我想到现实中中国人的婚姻质量也着实让人堪忧,大多数的夫妻都习惯了凑合过的状态。

      一对昔日恋人因种种误会而分手,而今终于重逢。当误会解开又能怎么样呢?顾曼桢说她一直想问沈世钧当初送她那枚戒指的时候,他对她说有一个小秘密想告诉你,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说。而今藏在十八年心里的困惑她非常的想解开。她说她一直想知道那个秘密是什么。沈世钧告诉她,那个秘密只是他听说她的旧袍子坏了,每次去做家教的时候为了不让学生看到,都要靠墙边站,他想自己赚钱为她买最好的衣服,让她过最幸福的生活,等他们结婚后。

      听了他的这个解释,她的心是释然的,感动而又幸福。可是他说,如今你叫我怎么办呢?是啊,两个人各自都已成家,有了孩子和各自的配偶,再也不是从前的自由人了。再也回不去了。这是曼桢对她和世钧这一段情缘的无奈又悲凉的感叹。十八年的大好时光都被辜负了,剩下的还有什么可说的。假如她和他当初真的结婚了,生几个小孩,过最平常的夫妻生活,也许这一生真的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段故事,而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改编的电影《半生缘》自从搬上荧屏,留给我的一个人宿命般的苍凉和遗憾便也停留在了我的心底。


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0:40 | 只看该作者
影片花絮

a71ea8d3fd1f41344fcbeaaf271f95cad0c85e67.jpg (76.42 KB, 下载次数: 754)

a71ea8d3fd1f41344fcbeaaf271f95cad0c85e67.jpg

77094b36acaf2edd3880a6388f1001e9380193ea.jpg (100.5 KB, 下载次数: 676)

77094b36acaf2edd3880a6388f1001e9380193ea.jpg
3#
发表于 2015-9-11 12:31 | 只看该作者
先报道。
4#
发表于 2015-9-13 09:03 | 只看该作者
详尽缜密的剧情叙述之中,浸润了作者对影片的感悟与认识。观察的细腻性与深刻性,使得作者的鉴赏性认识也有了具体性,诸如背景中的灰色调,以及角色之间的个性细节等等,都能够被作者关注到并加以诠释,从而使得建立在剧情基础上的感悟有了客观性和说服力。于是,通过个人的境遇与生活浓缩社会背景的线索由此变得更加清晰了。欣赏并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1: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报道,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1:03 | 只看该作者
敬一兵 发表于 2015-9-13 09:03
详尽缜密的剧情叙述之中,浸润了作者对影片的感悟与认识。观察的细腻性与深刻性,使得作者的鉴赏性认识也有 ...

谢谢一兵版主的点评,握手问好!
7#
发表于 2015-9-14 20:55 | 只看该作者
感性认识,理性体味。欣赏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09:38 | 只看该作者
何也 发表于 2015-9-14 20:55
感性认识,理性体味。欣赏了!

谢谢何也支持,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6 11:17 , Processed in 0.16537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