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3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读《石上柏》】之《有善良做伴的那个冬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24 1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5-9-24 16:00 编辑

    【我读《石上柏》】之《有善良做伴的那个冬天》       高迎春


  《有善良作伴的那个冬天》这篇散文,是云南作家吴安臣写的。吴安臣的亲生父亲,在山东日照,因为父母的离异,使得吴安臣很小就寄养在姥姥家。母亲常年在外奔波,继而再婚。吴安臣考上初中,依然常年不见母亲的影子。《有善良做伴的那个冬天》,是吴安臣对上初中时期的一篇回忆,读来令人心痛,读来令人唏嘘。这一篇的标题,应该归类为“情韵式开头法”。作者运用抒情的笔墨,令读者咀嚼回味,情韵悠悠,激荡人心,从而激起阅读的欲望。散文结构,用的是循序渐进式散漫化结构。主要以抒情、叙志、说理为线索,以时间渐进来布局,以真情实感讲完为限度,犹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露丝毫雕琢痕迹,与情感抒发完全融为一体。

  开篇切入,是一句报喜的话:1989年的秋天,是令人脸上绽放阳光的秋天,吴安臣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重点中学。可是,本来令人喜悦的事,却被现实粉碎了。因为重点中学校舍容纳不了全部考生,吴安臣和一些同学,被安排进普通中学就读。这一所中学,离吴安臣家7、8公里,来回往返就成了摆在吴安臣面前的难题。犹豫再三,吴安臣无奈只得搭乘本村女同学的自行车。可是,问题又来了。吴安臣搭乘自行车路过村庄,被顽童们瞧成了风景。“大姑娘驮着小男人,羞哦羞哦!”嘲笑的童声,如锥子般刺痛着吴安臣的耳膜。自尊心带来的羞愧,终于让吴安臣放弃了搭乘女同学的自行车。开篇交代背景,一波三折,喜忧参半,读者的情感,不由跟着吴安臣心生微澜。

  不难看出,吴安臣此篇采用的是融情于事的抒情方法。既把感情融于事件之中,表面看是冷静的记叙,实则将浓郁的情感融于笔端,来刻画传情的细节,使人可感可叹,继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不能走读,只能选择住校,选择与名声不好守校的老头搭伙吃饭住宿。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吴安臣心中的无奈,可想而知。每当老头吆喝吴安臣吃饭,课堂里总会响起不怀好意的笑声,令吴安臣感觉无地自容。老头之所以被人瞧不起,是因为他曾调戏过一个女人,被以强奸未遂的罪名关进监狱,出狱后背着黑锅生存,被家人嫌弃,更谈不上婚娶了。老头开了个小卖部,用以增加收入。当吴安臣替老头卖东西时,会有同学在他耳边提醒:注意别让那老东西把你带坏了,好像吴安臣一不留神也会变成劳改犯似得。不三不四的流言,压得吴安臣喘不过气来。老师也不待见他,有一次竟然罚他顶了一节课的粉笔盒,欲哭无泪的吴安臣,感到从没有过的无助与茫然。

  写散文,采用间接抒情技巧,可以把感情融于形象之中,借助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景物,使抽象的情感客观化,形象化,让读者设身处地参与其中,进而收到含蓄隽永,余味无穷的效果。顶粉笔盒的事,也传到老头耳朵里。他坦诚地道出:自己被判入狱,其实是被冤枉的,那女人原本神经就有问题。人世间,有时候也有黑白不分的时候,如果想不开,早就客死异乡了。他劝导吴安臣,要堂堂正正做人,日久见人心,要活出个人样来证明自己。那一夜,吴安臣知道了老人的委屈,知道了老人的善良。有了心与心的相通,有了心与心的理解,吴安臣的心中有了一份坦然,有了一份自信。尽管屋外大雪纷飞,尽管严冬冷酷无情,可是老人的话,却带给了吴安臣一缕春风。盖着老人散发浓烈羊膻味的羊皮大氅,吴安臣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同在一个屋檐下,两个人从此抱团取暖,曾经冰封的心,再也不会感觉孤独。

  人与人有了了解,有了理解,情感就会在时间里越走越近。因为吴安臣空闲时候,也帮着老人卖东西,所以他不再让吴安臣往学校带面。老人从不问吴安臣父母的情况,或许他已经从吴安臣愁眉凝结的脸上,读出了生活的困境与拮据。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快要结束时,吴安臣的继父来了,因为做买卖赔了本,已经无力带吴安臣去云南。他找到老人,让吴安臣认其为干爹。老人说,认不认无所谓,他跟了我半年,我已经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了。吴安臣的继父和老人喝了一场酒,认干爹的事似乎就定下了。继父什么也没给吴安臣留下,一个人匆匆回云南去了。吴安臣望着继父离去的背影,任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吴安臣认老人为干爹的消息,在校园里传播,于是许多人将讥笑写在脸上。吴安臣已经不在乎这些,与一位善良的老人为伴,蔑视已经变得极其渺小。离开那所中学的时候,吴安臣用自己节俭下来的钱,为老人买了一些水果,用以表达对老人的感谢。之后,吴安臣和老人失去了联系,估计老人已经回哈尔滨老家去了。

  吴安臣用情韵式标题,引人入胜;用散漫化结构铺展情节,融情于文;让读者记住了一个老人的善良。有善良为伴,吴安臣安然度过了那个奇寒的冬天。后来,吴安臣考上了大学,走上了社会。他用自己的笔,记下了在自己生活最艰难的时候,悉心呵护过自己的老人。其中感恩的情怀,令人感动;其中感恩的力量,温馨传递。如果说这一篇散文有不足之处,就是背景材料交代的略少了一些,从而弱化了读者的理解。

                                                                                2015年9月22日写于迎春堂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码:253400


作者简介:吴安臣,1970年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协会员,《时代杂志》副总编。曾在《中华散文》《散文世界》《青年文学家》《中华日报》《青年时代》《读者》等报刊杂志发文章百多篇,出版散文集《草丛对岸来》。

寒冬时节:



2#
发表于 2015-9-24 12:14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师,读的精细,写的有见地,懂生活才能看得懂别人的生活,佩服!我新写了一篇散文习作,请指导!
3#
发表于 2015-9-24 14:35 | 只看该作者
不仅揭出作品的写作方法、路数,同时也立足于更大、更深和更宽的理解,我们既可看作是读,也可看出是评,还可看作是写(二度),这样的所为,当说别有风味了。此篇,正如是。
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9:46 | 只看该作者
枫落吴江 发表于 2015-9-24 12:14
高老师,读的精细,写的有见地,懂生活才能看得懂别人的生活,佩服!我新写了一篇散文习作,请指导!

我已经去看了,写的不错。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9:46 | 只看该作者
枫落吴江 发表于 2015-9-24 12:14
高老师,读的精细,写的有见地,懂生活才能看得懂别人的生活,佩服!我新写了一篇散文习作,请指导!

我已经去看了,写的不错。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9:49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9-24 14:35
不仅揭出作品的写作方法、路数,同时也立足于更大、更深和更宽的理解,我们既可看作是读,也可看出是评,还 ...

因为写这一篇,我又看来他写的《草从对岸来》里的部分散文,力争写得透彻一些。
7#
发表于 2015-9-25 23:32 | 只看该作者
单刀直入,入情入境。在这篇评论中,我读到了一份真情一份人间的良善,一份感动。
    喜欢高老师的文字,向您学习,我一直在进行中。中秋节到了,问好你!和家人团团圆圆!
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08:40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15-9-25 23:32
单刀直入,入情入境。在这篇评论中,我读到了一份真情一份人间的良善,一份感动。
    喜欢高老师的文字, ...

谢谢阅读留言,也祝福你中秋快乐!
9#
发表于 2015-10-3 18:59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师真是良师益友,情意殷殷,善解人意。
10#
发表于 2015-11-7 08:49 | 只看该作者
“开篇交代背景,一波三折,喜忧参半,读者的情感,不由跟着吴安臣心生微澜。”


跟着高老师的详解,我也心生微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 13:43 , Processed in 0.28081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