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殷传道 于 2015-10-18 10:41 编辑
一、吃粑
小时候,家里穷,吃一次带馅粑不容易。
我最喜欢吃母亲做的用鲜笋做馅的粑了。
那是春天,一个黄昏,天擦黑了。我和姐姐放牛回家,母亲已经把粑放到锅里烤了。
父亲在灶台下,烧火。哥哥和弟弟妹妹,都围在在台周围,望着锅里的粑。姐姐和我也加入了围观之列。
一会儿,麦粉烤熟的香味伴着鲜笋的的清香,弥漫了整个厨房。
现在想起来,我们当时的馋样,一定是要多精彩,有多精彩了吧。
妈妈把粑,翻了个面,又烤了一会儿,铲起一块粑,放在灶台上,说:“他爸,吃粑了!”
爸爸从早台下站起来,托着粑,就咬。爸爸一边吃,还一边说“好吃!”。
妈妈问:“熟了吗?”
“熟了!”爸爸想都不想,回答道。
“吃粑了!”妈妈把粑全部铲起来分给我们,一人一个。
接着继续烤第二锅。
半夜,我们家都拉肚子,因为粑根本没有烤熟。
二、革命了
阿Q想要尼姑庵里的宣德炉。
就想打着革命的旗号,去抢。可是他没有机枪、没有白盔白甲、连钢鞭也没有。
无奈,抓了一块砖,敲开了尼姑庵的大门。
“革命了!”阿Q举着砖。
“革命,不是刚刚革过吗?”
阿Q举着砖,有些迟疑。谁革命了,怎么不喊他呢?
尼姑看着阿Q高举着的手,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欢迎拍砖!”
![](static/image/common/copyright.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