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3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魏氏庄园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4 1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华新
   出济南沿220国道东北而行百余公里到达惠民县的魏集。下国道将抵黄河坝堤的地方,就是魏氏庄园。这是我国北方仅存的清代城堡式建筑群,青砖青瓦,构成了一幢神秘的历史深宫。在古代的武定府、过去的惠民地区,如此贫穷落后的地方,何以有一座建筑鹤立鸡群?
   假如不是到惠民来,你不会知道这里还有一个称之为中国三大庄园之一的“魏氏庄园”。魏氏庄园是惠民县魏集镇的一个村子,就叫魏集村。它是在山东东北平原上一个让人容易遗忘的地方,也是比较偏僻之地,也许正是因为它的偏僻使得这里的魏氏庄园得以完整保留。因为,这个庄园和另外的两家庄园中国的三大庄园不同,它是一个典型的城堡式庄园,都是因为当时这里的魏氏家族太有钱,是富甲一方的大户,因而是极怕别人打劫的,因此这个庄园防御强盗来这里抢夺钱财,就成为防御的重点。

   魏氏庄园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庄园。庄园位于山东省惠民县魏集镇魏集村,与四川大邑刘文彩庄园、烟台栖霞牟氏庄园并称中国国内最大的三大地主庄园。 魏氏家族在财富上的暴发比政治上的暴发稍晚。至七世,太学生出身,后任布政使司理问职衔的魏毓柄,“禀承父命”开始经商,并将重点由小杂货转为钱庄、食盐当铺一些新兴暴利行业。作为清代中后期鲁商代表,财富聚敛之道与当时的浙商晋商京商并无二致。 魏氏家族延续到魏肇庆,已是第十世了,魏氏家族到了鼎盛时期。
这时的魏氏一门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在经济上也是富甲一方。几代人中相继有二十多人在朝为官或被皇廷封赠为官,在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及惠民四周各地开设了十余家钱庄,当铺,而且还开设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手工作坊。当时,济南北郊最大的纺织厂和济南货栈场地也有魏家股份。此外,魏家还与章丘巨富孟家联姻,在孟家的“瑞蚨祥”号绸布店中也持有股份。魏家在魏集村的周围拥有200公顷良田,成为鲁北一带远近知名的名门望族。

    魏氏庄园由树德堂、徙义堂、福寿堂三组建筑群组成。历史最久的是福寿堂,它是清朝布政使司理问职衔魏毓柄的五子、当时首富魏振葛的私人住宅,同治四年即1865年所建,共70间房,占地4亩多;其次是徙义堂,它是魏氏家族第十世魏肇祥1892年所建,原有房间80余间,占地近5亩;树德堂是清代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住宅,建于光绪十六年至十九年,共有大小256间房屋,现存院落6个,住房40余间,占地40余亩。
    来到这儿的时候,是秋日艳阳天,在经历了惠民大地秋阳下的庄稼几乎全部收割完毕之时,尤其是在沿途中看到了那些属于鲁北地区的景象之后,你会感到这儿的空阔,而且这片大地平坦的地势与盐碱地的相互兼容,使得这个以农业种植为根本的土地上的农民,对于富裕似乎是一个听奢望的念想。

   可是就是这样的地理位置上,魏氏庄园似乎是横空而出的。 在这个庄园行走,给你较深印象的似乎并非的这个非常坚固的城堡,而是那些防范意识很强的防盗防打劫的功能,甚至是在主任和外人谈买卖生意的地方,都有暗室设计,目的是当来人对主人有过激行为时,会立夺应声来到主人身边保护主人。

  魏氏家族在财富上的暴发比政治上的暴发稍晚。至七世,太学生出身,后任布政使司理问职衔的魏毓柄,“禀承父命”开始经商,并将重点由小杂货转为钱庄、食盐当铺一些新兴暴利行业。作为清代中后期鲁商代表,财富聚敛之道与当时的浙商晋商京商并无二致。
  魏肇庆是魏毓柄的重孙,靠在甲午海战时捐白银1000两作军饷,被欣赏为同知职衔,正五品阶,这是一个集司法,行政及某些地方性政策制订大权于一身的官职,极实惠的肥缺。
   魏毓柄后来涉入了一本万利的私盐生意,得到食盐专卖权,开办了多处盐店。这成为魏氏家族暴富的又一重要财源。 到了魏肇庆这里已经是十代,这也是魏氏家族的鼎盛期,于是便有了建造魏氏庄园的想法,据说这个庄园的设计来说还是颇有些来历的。

   魏氏庄园的住房群是魏肇庆凭借关系、聘请宫廷御用设计师按照《清工部工程则列》设计的,其城垣根据古代城市的能攻易守、进退自如的城墙所建。该庄园建成百余年,历经战争的洗礼和政治运动的冲击,房屋主体建筑仍基本完好,城垣上部基本无损。 尤其是在解放后以及文革期间,这里作为公家的粮库存放粮食,使得这些建筑得以幸运保留。
在德树堂给你印象比较深的还是私塾、教书先生的寝室,这里是一个独立的四合院,院内种植着紫藤,南屋的先生的起居室,北屋是读书的教师。一个幽静的院落,魏家的孩子在这里读书。不过条件是好了,可是自此以后,魏家并没有读书人出仕。

    不过让人唏嘘不已的是魏氏庄园的人大都是短命,而且它也证实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似乎是无法绕过去的一道坎,听讲解员说,这里的屋檐下的铺的都是铅板,而五中的檩条房梁也灌了铅,本来是为了防火的需要,可是会不会是因为铅板的缘故导致的铅中毒呢?这些后人无法考证。但是,魏氏庄园的人大都是短命的,尤其是她的女儿,被禁锢在闺房中,有人端茶送水,送饭,到了婚嫁的年纪,因为没有人能与之门当户对的婚配,结果成了剩女,38岁便郁郁寡欢去世。

  最有特色、最为闻名、最有代表性、最值得后人前往游览的当属树德堂。树德堂就是目前众人平常所参观的魏氏庄园,可以这么说,现在的魏氏庄园就是树德堂建筑群。它之所以能令后人络绎不绝地前往参观游览,不是因它规模大、房间多、房内物品多或好,而主要是由于它的建筑设计和建设,是它将城垣运用到传统的民居中,将北方传统的民居与南方的阁楼融为一体。庄园不仅能让主人休闲、居住,而且还能抵御洪灾、防御匪盗之患。

     魏氏庄园的住房群是魏肇庆凭借关系、聘请宫廷御用设计师按照《清工部工程则列》设计的,其城垣根据古代城市的能攻易守、进退自如的城墙所建。该庄园建成百余年,历经战争的洗礼和政治运动的冲击,房屋主体建筑仍基本完好,城垣上部基本无损。
众人皆知,魏氏庄园耗费了10万两银子,是无数能工巧匠利用3年多的时间建成的,是中国清代民间建筑之经典。现在看来,魏肇庆庄主的多年心血没有白费,他让后人看到了将中国北方建筑艺术与南方建筑艺术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建筑,从其庄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文化之博大精深。

     漫步于此,你最大的感触就是这里的一切也许是可以得到辉煌的记忆过去,而这一切大都是因为历史的烟云消散而使得这些城堡日益显现出沧桑来,而那些曾经在这里居住的魏氏后人,却都已经做了古; 魏氏家族的后人生活在现在滨州市的滨城区刘家口村。魏氏庄园的第三代庄园主魏骏翮有个弟弟,叫魏骏,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去世了。留下年轻的妻子和一儿一女,其妻后改嫁到了刘家口。他的儿子名叫魏炳明,后改姓继父的“梁”姓。
魏炳明今年54岁,与妻子育有二女一儿,两个女儿都嫁在本村,儿子今年也有24岁了。他们这个村子每人能分到的地很少,不能完全靠地吃饭,魏炳明平时是做木工,给装修的人家包个门吊个顶,儿子和女儿女婿都在滨州城里做小生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魏氏庄园本是魏炳明祖上的产业,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过。他不像他的姐姐那样有福气生在庄园里,他生在庄园外——当时的魏氏庄园已经成为人民政府的粮站了。1952年,时任民办小学教师的魏骏因为肺结核病导致的大出血而身亡,年仅26岁。那年魏炳明3岁,他的姐姐7岁。
       魏氏庄园是有三个各自独立的院落组成的,整个庄园的布局是有着院落、广场、水塘等组成的。现在人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宽阔的广场上停放着来自各地的车辆,在未进入德树堂之后,人们会为这个高台门楼的其实所吸引,门楼上方可有清代状元为庄园题写匾额,上题“树德”两字 ,而树字的寸在的一点,写成了一撇,其寓意也是希望魏家子孙能够财德并进非;而门前的槐树和升至半空中的斗,似乎是有着能够继续高升的寓意。那棵槐树则是由驱鬼的的作用。或是可以荫及子孙的含义,让人不得不望文生义。而最能让人无法不产生联想。从家族的富甲一方到最后的家中衰弱,不过才三代,一切仿佛又回归于泥土,因为最后人们见到的这个家族的后人。而且甚至连这个庄园的大门都没有踏进一步!

  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和有趣,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法改变,历史由是这样的令人深思不解。不管你当年是多么的盛极一时,还是富甲一方。不管是如何的工于心计的设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管是如何有着想世代相传的愿望,一切都是这样的无法操纵和被驾驭。但是历史又是这样的容易被人记忆,不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任人物如何显赫或是如何卑微,你总是要用实物为证,或是存在于史书中供人翻阅,或是留下若大的遗存让人缅怀。

    魏氏庄园,矗立在秋阳下,每个垛口每道女儿墙都是那样的生动,即使是那些无语的石雕砖雕和那棵依旧呈现出生机的紫藤,即使是庄园里被复制的石碾和那些被回收来的各式纺车和织布机。都是要告诉后来者,这些都曾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济南 李华新)
2#
发表于 2015-11-14 1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凌凌 于 2015-11-14 14:00 编辑

魏氏庄园是中国古代北方独具特色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北方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今天有幸跟随老师的笔墨游览一番,这一刻仿佛能看到古朴,妙曼,精巧的建筑之美,同时也感受到了财富和身份的力度,显赫与辉煌最终还是埋没于滚滚历史的长河。问好老师!
3#
发表于 2015-11-14 16:04 | 只看该作者
  魏氏庄园!我也要去看看!
4#
发表于 2015-11-14 16:09 | 只看该作者
占座先。
5#
发表于 2015-11-14 17:45 | 只看该作者
先顶起,后细看。
6#
发表于 2015-11-14 20:08 | 只看该作者
提读。待欣赏。问候老师!
7#
发表于 2015-11-14 23:50 | 只看该作者
一座庄园诉说着悠久的过去,辉煌的昨天,但是又要面对繁华的今天,历史的厚重摆在那里,看与不看都在那里,问好老师!
8#
发表于 2015-11-15 10:32 | 只看该作者
不是这些庄园里的人都短命,而是在历史的大潮下,不想短命都不行。
我们祖上当初也阔过,后来一夜之间也全没了,爷爷只得当和尚,奶奶领着两儿一女去讨饭。这是为什么捏?
9#
发表于 2015-11-15 13:42 | 只看该作者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造化弄人,世事轮回。
10#
发表于 2015-11-15 18:28 | 只看该作者
魏氏庄园离我不远,可惜我都没去过。老师这么一写,也就算提前给我做了向导,我去的时候就顺了。
11#
发表于 2015-11-16 00:16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有史料价值。拜读。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2: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网友的提读和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30 15:17 , Processed in 0.05094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