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2 编辑 <br /><br /> 周末,摆脱了工作的忙碌和琐碎的侵扰,觉得不妨找个能镶进空旷,呼吸纯净,留恋清凉的地方,让心放松一下,便骑着单车来到康宁湖公园二期。康宁湖杂技文化主题公园二期由正阳路位于正阳路和德宁路两条南北纵贯线之间,东西狭长状,与一期工程水脉相连,交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占地数千亩的市民休闲景观带,成为宁津县城与德滨高速连接处的象征性文化主题公园。
这是二期工程结束后我第一次来,推着自行车向西漫步,走下平缓的堤坡,脚才落在湖边平坦的地红砖地面上,就感觉到孕育着春暖花开气息的风从湖面吹了过来,那种冷是清凉舒爽的,没有半缕寒意。民间谚语“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看河边的柳树,也确实有一抹绿色在喷薄欲出呐,真不知道我明天再来,是否会长出新芽,可能是天真幻想吧,毕竟这还是冬天,冬天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温馨惬意吧。
湖面结成了冰,午后两点钟的阳光暖暖的贴在冰面上,泛出金色的黄,纯净的亮和温柔的闪,有点刺眼,原来这阳光和湖冰是如此的默契,一个是融冰的利器,一个是怕热的物件,两种不同的物象愣是和谐的凝结在一起,提醒孤独、彷徨或者寂寞的人们,有什么比在阳光下快乐生活更重要呢?湖中有一个小岛,大约二百来平的面积吧,中间没有栈桥相恋,远远望去,就像我们的大陆和台湾,一衣带水,但终归是一个同一方土地,血脉相连,那小岛上的白杨正张望着我,向我致意,我拿起手机,给了她一个特写,她似乎更欢腾喜悦了。
继续西行,经过一片绿地,绿地上植满了塔松和白杨,他们亲昵的就像一母同胞的姐妹,都在自己家门口迎候着我这位初次到访的客人,塔松稍微丰满了一些,白杨则稍微瘦弱了一些,不由得想起了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尉迟恭的黑白二夫人,塔松和白杨一道,忠贞不二的守护着这片绿地,这方公园。稍微前行就是拐弯处了,几块风景石让我驻足,貌似平凡的六块青色山石被错落的摆放成一位禅师的形状,越看越像,越像越令人入迷,面北朝南,似乎在为宁津祈祷,祈祷宁津富饶美丽,人们幸福和谐。其实,石头最平凡也最不平凡了,红楼梦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石头记》,五指山的石头里还崩出了一个齐天大圣,石头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一种泰然与吉祥的标签,这几块石头看着就是那样亲呢。
忽然迎面扑来几朵芦苇的花絮,贴到脸上,有一丝的痒,这是否该称呼为花絮,但是我是觉得它更像花,淳朴而轻盈,娇柔而内敛,不是花又是什么?顺着风来的方向,距离岸边十多米的地方,便是纵横百米的芦苇荡,他们被冰禁锢了腿和脚,但还是那么活跃的舞动着,腰肢是柔软的,冬意丝毫不能阻挡他的热情,远远望去,像一支正在操练的水军,又像在排练舞蹈的女子,刚强不失去委婉,柔和不乏坚韧。偶尔有几只喜鹊从稍上飞过,煽动的翅膀就能带走一缕飞絮,这是在冬天,若是在夏天,将会是多么的欣欣向荣,多么的怡人心扉。
慢慢地就到了公园的中心位置,这里是两排九曲回廊,中间是公园的标志性雕塑,雕塑分上、中、下三部分,上为绣球,中为斗拱,下为鬲。宁津与“鬲”渊源颇深。夏商时宁津属鬲国地,先人有鬲氏以制鬲得名。以鬲为底,三足之间饰以镂空杂技图案,彰显宁津历史久远,地域文化厚重;中为斗拱,上为绣球,寓意地方天圆。绣球既是国泰民安、亲和吉祥的传统文化象征,又是杂技“舞狮”之道具,中间又雕镂出杂技艺术造型,与底部图案遥相呼应,寓意宁津杂技薪火传承,文脉不衰,犹如艺术明珠,镶嵌在中国乃至世界杂技历史王冠上。整座雕塑金底红身,湖蓝点缀,庄重灵动,向五湖四海传递着杂技之乡的祝福与友善,展示宁津人民的热情与风采。回廊都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红柱、灰顶、琉璃瓦,花鸟鱼虫鲜艳夺目,有一对小情侣正在回廊的座位上拥抱,我不忍心打扰,往北绕了十几米悄然离开,现在还为自己的素质感到自我满足呢。再往西走便到了名人墙,名人墙的西侧是《中国杂技文化》作者杨承田老师写的公园名人墙序言,概要介绍的是宁津的历史、风土和人情和几位历史名人的梗概,弧形的名人墙陈列了隽不疑、吴浔源、都胜、庞际云、宋延年等宁津历史名人,这些人或是清官廉吏,或是医者仁心,或是学界泰斗,足见宁津沾了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交融汇通的光,都是能文能武的角色,这面名人墙应该是这公园最能撼动人心的地方了,因为我始终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宁津人用自己的历史给自己树立了标杆,继往开来,必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继续往西便是湖滨步行路了,这段路是木制的栈桥结构,黄色的油漆,凸显高雅,双脚踩在上面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宛如到了农家的渔船上,似乎要品味鲜鱼活虾的美味了,只是还得等等,等到冰雪消融,鱼儿就会自己跳出来了。若不是公园尽头那车龙马路的宁德路,我还真不知道到了公园的尽头呢,举目远眺,那纯洁如玉的冰面提醒我,已经走过了三四里地的路程呢,丝毫没有感觉到累乏,不得不说,康宁湖,给了宁津百姓一个好去处。这个下午,与康宁湖公园二期相约,相伴,相知,快乐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