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当年杜甫在秦州之六:风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10 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杜甫在秦州之六:风疾
  长期的困顿生活,让杜甫患有一病,名曰“风疾”。德国学者莫芝宜佳考证:“杜甫患有多尿症、哮喘、面部神经痛、牙痛、风湿病等多种疾病,晚年还得过一次中风,一只胳膊曾在短时间内瘫痪。”(《〈管锥编〉与杜甫新解》P228,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可能这个老外误将“风疾”以为是“中风”了。
  杜甫在秦州时,他的风疾病也曾发作过。
  那也许是在一个晚上。当时,杜甫寓舍的梨木方桌上,深深的烛台里一豆烛光轻摇,旁边一只黑色的瓦罐儿被烛光照亮了一半。杜甫正在秉烛夜读。他觉得有点凉,起身披了件衣服,坐下又读。
  雕花双扇门突然被从外猛地推开,杜甫在秦州结识的隐士阮[日+方]急急进来了,裹着一身寒风:“少陵先生,你还记得前不久从秦州开过去的那一支部队吗?他们全军阵亡啦!”
  杜甫“啊”地惊了一声,跌坐于椅。
  羌笛仍在哀吹,远处传来殷殷动地而来的鼓声,鼓声过后,又是牛角号声上摩夜空。
  一匹快马疾疾驰入秦州城,马上的持节使者一脸肃穆。
  一只秋蝉紧紧地抱伏在一片黄叶上,一动也不动,似乎十分畏惧,又似乎十分无力。树叶在风中摇晃,不久,秋蝉就与树叶一起落在了地上。
  “谁能想他们败得如此之快,又如此之惨。大唐江山,何日才能光复?”杜甫说。杜甫复站起,说:“阮先生,请坐,我给你倒碗水。”他端起那只瓦罐儿要给阮[日+方]倒水时,才感觉自己的手正在发抖。终于,他的手抖得端不住了,黑色的瓦罐脱手掉在地上,啪地碎了。杜甫一阵头晕,脚步踉跄。他一手扶桌,一手扶在头上说:“头疼。头疼。”
  用当时秦州城里最好的中医大夫的话说:“风疾者,在首为头眩目晕,在末为四肢发麻。古人云:‘肝虚血弱而风疾乃生’,三国时的曹孟德,得的正是此病。”问其病因,大夫说:“东西飘荡,居无定所,忧思过度,因而早衰力弱,积劳而成此疾,倘遇风寒惊吓,即可引发此病……”
  或者,杜甫在秦州的风疾发作,是由于他一次偶遇古战场而受到了惊吓。
  杜甫秦州诗《遣兴三首》之一云: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
    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
  我们估计杜甫在客居秦州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一个人出去采药,在野外无意间走入了一片古战场的遗址。
  这一天,杜甫穿着麻鞋打着裹腿走在秦州的弯弯山道间。他不时停下来,挖几株药扔进背上的竹篓里。他在田埂上下出没,他甚至还有可能轻轻地还唱着歌。他在草丛里搜寻,在高崖上伫立。群山莽莽,群山莽莽间村落三三两两。这是秦州的大地,它随着杜甫由于激动和吃力而一起一伏的胸脯,一起一伏,或聚或散。这时正值秋高气爽,四处禾黍映道,色泽丰美,鸟语啁啾,山溪潺潺。
  杜甫就在这样宁静优美的秦州的田野里走着,肩后摇着几株草药的茎和叶,脚下踩着层层的秋叶与秋草。
  他渐行渐远。他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近了一个可怕的幽处。这是连本地人都不敢来的地方,但是杜甫不知道,他信步由缰,他终于和一个昔日的残杀战场猝然而遇。这儿朽骨遍地,残骸横陈,云天苍茫之下,寒风动摇之中,蝼蚁穴于颅骨,蔓草缠绕死骸。而正当此时,荒山深处,一声怪鸟的怪叫嘎然而起,让杜甫一下子觉得后背都发凉了。
  黄叶纷纷无边,落满了这个古战场。残骸退远了,骨头不见了,杜甫觉得自己的眼前现在只有无边的黄叶在沙沙地往下落,在旋转,在越来越快地旋转——杜甫感到一阵眩晕。他忙用哆嗦不止的手扶住了自己的额头。
  杜甫晚年,风疾日重。也许他去世就去世在这个病上,因为杜甫生命的最后一首诗,就是《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呈湖南亲友》。
  关于杜甫的死,说法不一,民间多采信了杜甫大饥后饱餐而死之说。联系民间认为李白之死是捞月而死的说法,我认为:李白和杜甫他们两个大诗人的死去本身,其实并不一定就这么离奇,但是,在人们对他俩的传说中,之所以要偏偏进行“艺术的加工”:一个捞月而死,死于清风明月;一个饱餐而死,死于酒足肉饱,是因为人们觉得,以李白飘逸之生,就应该有同样的飘逸之死;以杜甫困顿之生,也就应该有同样的困顿之死。老百姓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死亡确实是一个人生命的最后一次表达,是人生的一种自我维护与自我提升。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2-10 13: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1:47 编辑

诗人之死去,
精神之永生。

3#
发表于 2006-2-12 2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1:47 编辑

想象合理,描写细腻。

4#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0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1:47 编辑
最初由 安永红 发表
想象合理,描写细腻。

这是最新的一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5:07 , Processed in 0.06043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