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化与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1 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具有强烈时代感,每一种文化都是各个具体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和当时代的政治经济与及其它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独特的时代感,展示了文化的独特的魅力。

  从中国历史上看,每一个朝代的文化,都有着其时代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这时代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的儒家,老庄的道家,子墨子的墨家,孙子的兵家,苏秦张仪的纵横家,杨朱子的“天下为我”哲学,公孙龙惠施的“白马非马”论。每家的言论,都有其道理,也就有各自的市场,甚至可以说,每种言论无分优劣。这时候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与其时代特有的政治环境有关,当时虽然名义上是周天子一统天下,而实际上是各诸侯国各行其政。诸侯之间的相互磨擦和更替现象,也非常频繁,名家和名人,国家的归属感并不强烈,流动性大。而诸侯在政治上的钳制力相对来说,比较弱,因此对于文化,控制力也较弱。这种政治反映在文化上,也就是各种思想和思潮并起。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

  其后,短暂的秦,面对各种文化的挑战,也只能是焚书坑儒。而无法全面的创造自己的文化。至汉初,由于战乱过后,人心思定,社会经济也不允许有大的变化。因此文景二帝,采取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文化上则崇尚的道家的“无为而治”。经过数代积累,经济上恢复过后,在武帝时,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武帝采用,从此儒家文化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虽然其间仍旧有道家文化与其争锋,但在政治上,文化教育上,一直屈居在儒家文化之下。

  缩小文化的概念,只说文学的发展,各时代的文学,也有其时代特点。屈原在吸收楚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独创的骚体与楚辞。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特别在诗歌方面。影响力就更强。汉文学的特色,就在于它的赋。大赋在许多方面,就是吸收了楚辞的音韵及语言特色。《上林赋》,《阿房宫赋》在这方面都有表现。

  魏晋时期,其文学上的特色,就是质朴自然,豪放不羁。所谓魏晋之风,说的就是这种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曹氏父子,竹林七贤。

  而唐朝,其代表性的文学创造,就是它的诗。唐诗宋词,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日本的俳句,就受唐诗的影响。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大诗人,就是平常百姓都知道李白,杜甫,白居易,可见唐诗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

  私自揣测,觉得唐诗产生的根源,虽然有文化上的继承,可是还是和政治经济有关。唐初的社会,政治上比较清平,经济上也比较发达。因此,人们有闲暇享受文化。唐人喜欢一波三折的音韵,因此就创造了适合吟咏的诗。

  而宋代,诗的形式,束缚了人们对于音韵的需求,于是人们把形式齐整的诗,改变成为长短相间的词,所以词也被称为长短句。这种改变,更适合于歌唱。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在宋代,文化不在是文化人独享的专利,它有向市井化发展的趋势。事实上,词不再被词人所占有,就是在歌坊,词也被广泛歌唱。柳永的词之所以被人喜爱,也是因为它的大众化,有井水处就有柳永词,说的就是词的大众化。这就是宋代文学上的特色。

  元代,在宋词的基础之上,由于时代的需要,就向戏曲化方向发展,这就产生元独有的文化,元杂剧。杂剧中,就是由许多令组成,这些令,也就是词。看过《牡丹亭》,《西厢记》,《汉宫秋》的朋友,一定能感受到令在杂剧中的魅力。

  从中国文学的发展,多少也看得出一条主线,那就是文化总是从少数人占有,到多少人共同拥有,从贵族向平民化转移。在明代,这种变化更加明显。,从宋发展而来的平话,到了明代就形成了白话小说,中国的白话小说名著。大多是在这个时代产生;三国演义,水浒传,三言二拍等,都是这个时代的杰作。

  清代,由于民族矛盾,许多文化都受到了政治上的钳制,文字狱,更是钳制了文化的发展,因此,人们只好沉浸在文化的故纸堆中,引根据典。这就是形成了清代“考据学”的发展。

  从中国文化发展来看,文化大都离不开时代的政治经济,都是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具有时代发展的特点。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3-1 23:59 | 只看该作者
今晚太晚了,明天再来细读:))
3#
发表于 2006-3-2 07:5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对文学史进行了简洁的梳理:)))
不如武化那篇有力.
4#
发表于 2006-3-2 14:03 | 只看该作者
对历史颇有研究。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是明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3 01:54 , Processed in 0.18964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