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近年的文学创作:打破与重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23 1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我每年在报刊公开发表文学作品40-60件,而且先后有作品入选《新散文百人百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最佳精短美文100篇》、《2000中国最佳年度散文诗》、《2005中国年度散文诗》,还获了几个省级报刊文学奖。因为这一点点所谓的成绩,就不断有朋友问我是不是和编辑关系好?我认真地回答说,作者和编辑的关系还是靠作品来建立的。便有人刨根究底地问我:有什么诀窍?我便不知如何回答,我实在是没有多少理论,也实在不善于谈理论,我一直不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也就老欠着朋友们的帐,于是心里常常不安。现在,我把肚子里搜刮一遍,说些要被语文老师攻击的所谓体会。因为,这些年发得多的是散文,这些所谓的体会也就重点说散文。我自定的目标是:自由的写作,多角度的写作,有滋味的写作。我自定的要求是:用诗性和童心来感悟这个世界,用人性和良心来审视自己; 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自己的理解,并给确立其精神意义。我自定的手段是:打破与重组。

  文体:打破与融合。当前的文学作品已经越来越模糊了文体的界限,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都在打破固有的文体框框,相互融合,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等的创作手法都相互借鉴。这样,更加增强了各类文学作品的表现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先生就已进行了此类示范性的创作,其散文集《野草》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本。基于这些认识,我在写作散文的时候,常常进行多种文本实验,在写作时根本不考虑文体的问题,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内容:深挖与拓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误以为文学必须抓住重大题材,这样的内容才有意义。其实,“文学就是人学”,人的一切都是文学应表现的内容,哪怕是平凡而琐碎的事。这就拓宽了写作的对象,使得写作内容很宽泛,什么都可以写。只是如何利用好自己所熟悉的题材,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因此,深入平常内容的本质,深挖出其滋味来,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些年我一直关注和回味生我养我的山寨:官舟寨,形成了40来篇“官舟寨”系列散文,在多家文学网络上引起反响,其大部分在纸媒体陆续发表出来,许多都是并不认识的文学编辑从网上征得我的同意下载刊登的。

  主题:模糊与重叠。语文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要突出中心思想,其实,这对于我们当前的文学创作来说,恰恰是一种误导。一个写作者为什么要既当编剧、又当导演、又当演员,还要站到舞台上去对着观众说:我要表现什么什么?这是多么煞风景、倒胃口的事!其实,写作者千万别轻视读者的欣赏能力,读者比我们聪明。我们写作者(文学评论和杂文作者除外)要做的工作,是把事物和情感反映出来,少做导师,让读者自己去分析、判断,正像莎士比亚谈人们读他的作品时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优秀的作品都具有多义性,也就是多种主题的重叠。我认为,《红楼梦》之所以博大精深、伟大不朽,就是由于它的主题说不尽,如果它被几句话概括了所谓的“中心思想”,它还会如此了不起吗?我便自觉不自觉地躲藏着自己的思想。无论是“官舟寨”系列,还是“蜗居于小城”系列或“行走”系列,我都并不自作聪明地拔高或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多的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描摹事实,像把白糖溶于水一样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

  手法:杂揉与独特。如今,文学的表现手法越来越呈现其丰富性。这种丰富性源于各种文体表现手法的杂揉。而更重要的是,在杂揉的过程中,一些作家创造出富有自己个性的写作手法,给人以格外新鲜的感觉。我在写作中也大量杂揉了白描的、诗化的,明亮的、内敛的,以及其他所有可能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不是把这些东西做一个大杂烩就行了,那是极不好的,要有机地杂揉为一体,要有独特的气味。我的散文、散文诗,甚至我最近完成的长篇小说《裸舞》,都讲究自己的一种气味,这是有别于别人的一种东西,也是能够使自己今后可能立足的凭藉。

  语言:弹性与磁性。新的语言尝试的一个硕果是它的多义性,这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过于饱满、过于明确、过于肯定的语言状态。这种语言的弹性,使人从中品出丰富的东西,而它决不靠词语堆积。新的语言尝试的另一个硕果是它的对人心的吸引力,但它不是靠华丽的词藻来吸引,而是靠准确的有滋有味的表述来渗入人心,进而打动人心,这种磁性让语言生动活泼。我深知我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我在不断努力这样做。

  结构:复合与破碎。文学发展到当前,文学作品的结构已经大量地呈现复合型结构,单一型结构越来越难见了。有些探索者在结构方面走得很远,有的前卫作品甚至已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完整结构。其结构是破碎的,是不完整、不连贯的,就是在一个自然段中甚至在一个句群中的视点和叙述也是跳来跳去的,已经不能用过去的文章逻辑学去解释和衡量,而这样如现实本原一样混乱的叙述却有其的逻辑,更具有斑斓的色彩,更吸引人去深思。对于这一点,我老实说自己还只略有尝试,还没有做得到运用自如,需要今后进一步琢磨。

  文无定式,无论风格、题材,还是体裁,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所最适合和最擅长的,每个写作者必须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寻找到自己好走的路子,这是成功的基础。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长,也比较艰难,也可能是不断推进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推进之时,或许会找到自己的路子,取得一些突破。文学作为我们的精神家园,作为我欣赏与表达的需要,我一直坚持着创作的探索,但我目前还做得很不够,还没能够有大的突破。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4-23 15:5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甘苦自知的文章。
文学的本义也许是:于打破规距中重建规距。
3#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22:4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太阳神 发表
这是难得的创作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的确能够令新人得益.我们需要这样的好文章


这是本地报纸要的,先在中财贴上一些时候以后再给他们。这是在我们文联的一个讲座上的记录的第二部分,因为偷懒就不在另写,只整理了一下准备给他们。

谢谢!
4#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22:5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这是甘苦自知的文章。
文学的本义也许是:于打破规距中重建规距。


因为爱好而追求,艰难无惧,清贫不畏,我们都是这么一种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3 05:00 , Processed in 0.04969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