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8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专家浅谈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6-11-2 10:1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专家浅谈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

从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多数国有企业为创新而创新,却不注重和市场需求结合,很少关注技术创新机制,从而导致许多技术创新成果无法迅速转化为商品,造成资源浪费,多数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一、国企技术创新机制的缺陷分析


国内外的学者通常把技术创新机制分为五个方面:创新激励机制、决策机制、运作机制、调节机制、扩散机制,下面就这五方面进行分析。

1.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1)产权激励机制不完善。国企产权不明确导致企业缺乏创新压力与动机。国企产权是国有产权,变化的只是经营权。作为产权的代理人,附加了更多的官方因素,权利的行使偏离市场轨道,从而偏离了效益最大化的轨道。

2)市场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对来自市场的信息不敏感,且技术创新在短期内不易收效,从而导致这类企业不关心技术创新,使市场对企业的调节作用大大削弱。

3)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国企从总体上来说规模普遍偏小、技术薄弱、人才缺乏、资金实力不足等,导致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1998年全国2.4万户大型企业中,研发经费额总计480.1亿元,平均每户只有200万元,只占销售收入的0.82%。

4)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不力。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府财政对科技发展的投入极为有限。资料显示,1996年我国研发经费总投入1265.6亿元,仅是同期美国投入的0.92%;第二,未能促进建立健全科技投资风险规避机制,导致金融业对科技产业的投资也很有限;第三,科技政策指导思想发生失误,片面注重高、精、尖技术的研究开发,而对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支持不足,从而阻碍了技术创新的进程。

2.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第一,缺乏企业家群体的形成环境,造成国企缺乏大批敢于创新、勇于竞争、懂管理、善经营的开拓型企业家。第二,由于国企产权关系不明确,上一级政府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干预过多,企业厂长(经理)没有得到应有的经营权;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非经济目标考核过多。当政府以社会目标考核企业时,企业厂长(经理)不得不以我国国企所特有的社会职能取代经济职能。第三,各种各样的地方或行业的保护主义,人为的分割了国内市场,造成市场竞争不平等,影响决策机制的运行,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难以奏效。第四,政府对厂长(经理)的考核标准是看其是否完成经济指标。由于创新项目要承担较大投入资金和人力,且投资回收期多超过任职期,企业厂长(经理)不愿意进行创新,即使要创新,也愿意选择“短、平、快”的项目。第五,由于国企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长期形成的大而全的格局,任何技术创新都会涉及企业内部较大范围的调整,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技术创新运行机制

国企的技术创新运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技术创新决策阶段。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比较弱,突出表现在:第一,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少。我国国企R&D投入强度平均为0.5%,远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企业3%-5%的水平;第二,缺乏人才。据统计,1996年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从事科技研发的人员数约为113.57万,其中全时从事研发工作的技术人员仅为13.43万,占总数的11.83%;同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约为250人,相当于美国的1/13,日本的1/19,英国的1/7,韩国的1/4.5。第三,缺乏必要的信息。

2)技术创新实施阶段。通常项目来源是评价企业是否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一个重要参数。1997年,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项目中,有52.18%是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和发展选定的,而接受其他单位委托的项目仅占总数的6.16%,但上级计划规定开发的项目却占41.66%。由此表明,国企还未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主体。

3)技术创新实现阶段。1997年,我国国企新产品的销售率为9.95%,而欧美发达国家通常为2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国企技术创新的实现能力还较低。这主要是国企尚未树立真正的市场竞争观念。

4.技术创新调节机制

1)国企调节约束(即从能力、利益、组织、产权、市场、法律等方面对创新调节目标或手段的约束)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相关政策不协调,缺乏系统配套。其次,国内有关创新成果保护和推广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三,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价格体系不能调节创新成果。

2)调节主体的身份不明。多年以来,我国一直习惯于政府组织科技攻关,企业按要求组织生产的创新模式,使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对政府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从而导致创新主体不明确。

5.技术创新扩散机制

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在于创新成果的有效扩散。这样才能形成新的产业,推动经济结构递升和经济水平提高。但是我国国企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当今高科技含量行业的技术引进强度偏低,并且消化吸收能力极低。1996年我国技术引进费用为152.5亿美元,其中成套设备引进费用是66亿美元,占总数的43.4%,而技术吸收消化费用仅为16亿美元,引进吸收比高达9.5:1,表明国企技术创新中单纯模仿现象相当严重;其次,一些国企技术创新扩散的时机和水平选择不当,由于扩散的多是花费了很大的财力、人力刚刚研究好的项目,造成企业巨大浪费,并丧失了巨大的市场份额。第三,国企技术扩散的方式过于单一。我国国企的扩散方式主要是技术转让,且买家多是国内企业,这实质上是为自己树立竞争对手。第四,技术扩散的地域和对象的选择范围太小,造成技术交易价格回旋余地小。

二、对国企技术创新机制的改进措施


从对国企技术创新机制存在的缺陷看,政府、企业、学校以及政府下属的科研机构在创新机制上都应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技术创新,找到少投入多综合效益的可靠途径。

1、政府在国企技术创新中的改进措施

首先要确立和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得企业与政府分离,避免政府在经济上对企业干预。

政府的职责就是运用法律体系保护创新成果,促使企业进行再创新,从而推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出台的专利保护法规应该形成一个体系,环绕着创新成果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企业创新成果保护期过长,会抑制企业再创新的积极性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的法规要缩短企业对其创新成果享有的保护年限,只有如此才能增加创新的社会效益。除此之外,政府通过改进科技制度、适当降低产业管制力度、对技术创新企业施行税惠以及政府采购等措施来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2、企业在自身技术中的改进措施

1)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依据熊比特对企业家的解释,国企中的领导者大多数都不能被称之为“企业家”,因为他们不具备创新意识,缺乏企业家精神。

2)科研人员的利用和培养。科技的发展、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科技人员,因此国企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通过落实科技人才政策、多形式引进高科技人才等方式培养科技人员,从而使开发人才资源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自觉要求。

3)技术创新走多企业联合的道路,减少创新的风险。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自然就增加了风险性。而多企业联合创新首先降低了失败的风险,改变了创新风险由单个企业承担的局面,同时多企业的联合还解决了单个企业研发经费和人员不足的难题,避免了行业中巨型企业的激烈竞争。

4)企业注重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创新成果是企业的资产,企业有权利对其完全占有,但鉴于创新的溢出特性,企业为了避免创新利益扩散,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向国家专利局申请该成果的专利,利用法律来保证企业的创新利益最大化,同时也节约了企业为加强创新成果难模仿性而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5)企业不仅要引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吸收和消化。在引进先进技术时必须做到:一要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结合起来,防止低水平的重复。二要有重点、有选择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只有当企业把引进技术转化为内生的创新能力时,才在完全意义上发挥了技术引进的效用。

6)加快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渗透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经过改进、更新和创新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再就是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的推广和应用。

7)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国内的科学研究并非十分落后,据1997年科技统计年鉴显示,1996年国内重大科技创新成果43780件,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较低,仅为11.3%,其中主要原因是科技与企业、市场脱节。要解决这种科研与企业的脱节,具体措施如下: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活动,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二要实施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通过合作制、股份制、产权转让、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把企业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成果能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有效使用专利制度、利用技术贸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实现多渠道技术引进,建立独立自主的研发部门等措施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2#
发表于 2006-11-2 11:01 | 只看该作者
这篇转帖有阅读价值.
3#
发表于 2006-11-2 13: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妹妹!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5:2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两位的支持,谢谢~
最近俺的电脑又进医院了~唉~无奈~!!
5#
发表于 2006-11-3 10:21 | 只看该作者
那就让你的电脑好好看看医生呀~~,呵呵,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07:20 , Processed in 0.04794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