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6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赤壁大战”莫非是弥天大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24 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赤壁大战”莫非是弥天大谎?
                                
               lqm407

  一凡这个三国迷来了二劲儿,竟想拉着一叶去看看那个发生过赤壁大战的赤壁,还说不去看一下赤壁是会后悔一辈子的。
  
  一叶不想去。一是路途遥远;二是对赤壁他有着自己的看法……
 
  一叶:你想去,是想去哪个赤壁呢?
 
  一凡:难道赤壁还有两处吗?
 
  一叶:这你就不知道了。赤壁可多了。唐代的杜牧说赤壁战场是湖北黄州城外的沙滩;宋代的苏轼认为在武昌之西,夏口之东;《三国演义》说在今鄂州市,孙、曹鏖兵的三江口;不少专家认为在蒲圻市……而且还有“文”赤壁、“武”赤壁、黄冈赤壁、嘉鱼赤壁……山西省的河津还有一个赤壁哩。你要去,是想去哪一个呢?
 
  一凡: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赤壁?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赤壁呢?
 
  一叶:依我看,恐怕没有一个是真的。
  
  一凡:你这人说话……怎么会没有一个是真的呢?
 
  一叶:我认为,恐怕连赤壁大战都是假的,是人们编造出来的。
 
  一凡:呵呵!你这个人说话爱走极端。我倒想听听你的谬论。毛主席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一叶:对。毛主席还说:毒草还可以肥田。我不是专家,名不见经传,小小老百姓,无知无畏,说错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一凡: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吧。
  
  一叶:我最近在查资料,也看《三国演义》。赤壁大战是个大事,但史料和演义在描述它时却矛盾百出,三言两语就完事了。这场大战发生初冬、仲冬还是季冬呢?含糊不清;火烧战船的时间是白天还是夜晚,也让人猜谜。说白天吧,但书上说“今夜二更,但看船头插青龙牙旗,即粮船也。”黄盖在二更天焚烧曹营;说是夜晚吧,曹军却能在北岸清楚地看到黄盖船上的青龙牙旗和船上的几个字……
  
  一凡:这是小说的描写,不可细究。
  
  一叶:最令人不解的是:孙吴的几艘小船竟能逆流而上烧毁千百只大战船?你看,在水流湍急的长江上,没有机动的小船要逆流而上是多么地困难。即使当时东南风很大,那速度 肯定是很慢的,快速地撞击大船更是难以想象……
  
  一凡:对于长江的行船情况,咱们北方人不太了解。不过,上次我坐大轮船逆流而上,速度是很慢的。我还见到过拉纤的纤夫,那全靠人力在岸上拉着船只一步一步地上行。
  
  一叶:再退一步说:就是几只小船逆流快速冲来,可这时曹操正率领着文武百官及士兵们迎候黄盖啊。黄盖放火,士兵们就傻愣愣地看着不动,眼看着让大火点燃自己的战船?
  
  一凡:也许,当时这些人吓慌了。
  
  一叶:再说,要将大船点燃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儿。当然,现在有汽油、火药、炸弹一类的易燃易爆物,另当别论。但那时是三国时代,小船只带着一些茅草、麦杆之类的东西。从科学角度和生活常识来看,要用这些东西烧得船板产生明火是要一段时间的,绝对不会“轰”地一下就燃烧起来。
  
  一凡:不过,书上写着用了“膏油”……
  
  一叶:膏油是什么呢,无非是些清油、猪油、矿蜡之类的东西,那是不会产生很大的明火的。他们为了自圆其说特别强调东南风,认为东南风一来可帮助小船逆流前进,二来可帮助火攻。但是,这风到底有多大呢?曹操他们能在船上开宴会,能赋诗唱歌,能站在船头从容不迫地迎接小船,看来风是不会太大的。
  
  一凡:你这个人太吹毛求疵了。亏你也是个写小说的人。
  
  一叶:正因为我也写小说,所以我更有兴趣多评一下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写大战之前的故事很为精彩,但写到大战的场面就很笨拙,不会写了,几笔就交待过去了。现在我省悟了:历史上本来就没有什么“赤壁大战”,他们凭空编造是很费劲的,怎么编也编不圆,只能打马虎眼。
  
  一凡:但是,史书上对赤壁大战的记载是清清楚楚的。你不要再作“惊人”之论了。
  
  一叶:史书上对赤壁大战的记载并不是很清楚的,那更是前矛后盾,说法不一。对三国历史,最权威的就是陈寿的《三国志》和三国时人的著作,可是恰恰这些书对赤壁大战的记载就支持了我的观点。比如说,赤壁大战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败笔,最大的失误,曹操传中至少应该说说吧,但《三国志》曹操传记中只是这样写着:“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及引军退。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这里根本就没有一字说到曹操遭到火攻的话。有人说这是陈寿为尊者讳。但我认为曹操这时早死了,魏国也已归晋了。为了取得晋统治者的欢心,陈寿大写曹操和魏国的错误倒是情理中的事情。另外,《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江表传》是这样写的:“周瑜破魏军,曹公复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疫病,孤烧船自退,使周瑜虚获此名。’”还有,在那篇著名的《后出师表》中诸葛亮这样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诸葛亮列举了曹操军事生涯中几乎所有的重大失败事件,但就是没有赤壁之战。还有,在赤壁大战不久,西川的张松还对刘璋说:“曹公兵强,无敌于天下。”如真有赤壁大战,曹操惨败,张松还能说这样的话吗?
  
  一凡:那依你说,赤壁大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叶:依我看,或者是根本没有赤壁大战,或者是一次“赤壁小战”,是一次极平常的两军对垒事件。当时,曹操挥师南下到了长江边,打了个小仗试探了一下,觉得不太顺利,统一孙刘的时机还不太成熟。也许,他当时还遇到了这样一些事情:1、天冷了,后勤不济,特别是士兵们的棉衣和战马草料问题难以解决;2、这时候流行了一阵传染病,而且有好多士兵死亡;3、袁绍平息不久,后方不太安定,北方的一些军阀如马腾、韩遂等有趁虚而入搞颠覆的迹象;4、荆州的军队刚刚收编过来,还需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不能放手使用;5、北方士兵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还需好好训练……于是,曹操将守卫事项向留守诸将作了安排后,就退兵了。曹操临走还烧毁了自己的战船。战船这东西是背不回去的,不烧毁势必让孙刘拿去。曹操一退兵,周瑜、刘备等人就趁机而入,抢夺了一些曹操抛弃的东西和原来属于刘表的土地。事后,周瑜跑去向孙权报功:哈,让我们一场大火将曹操的战船全报销了,烧死了他八十多万人马,曹操也狼狈逃窜了……不信,您去看看,那些船还在长江赤壁一带的江面上冒着烟呢……
  
  一凡:你是在戏说历史吧?真好象你当时在场观看着……
  
  一叶:不是戏说,我说话是有根据的。周瑜等人上报战况后,孙权也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为了唱响主旋律鼓舞士气,他们也就按此口径进行宣传。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并没有象每次打胜仗后进行封赏功臣的活动。周瑜仅从丹阳都尉提为武锋中郎将,等于不升平调,东吴其它将领也都没有升迁提拔,可见东吴并不重视这场战争。从曹军方面看,在这场战争中,重要谋臣无任何良策建议,重要的武将也好象没有参战,可见曹军也不重视此战。另外,赤壁大战后没有象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一样导致失败方政权倾覆或一蹶不振……
  
  一凡:但是,《三国志·周瑜传》上也明明写着:“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黄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一叶:我给你说了,这是周瑜等人的宣传。反正,写历史是胜利者的事,胜利者怎样说,历史就是怎样的。 
  
  一凡:那陈寿是个史官,他不会虚假地记载重大的历史事件吧?
  
  一叶:陈寿是蜀国人,但离刘备时代又远些了。蜀国又压根儿没有什么史书;吴国的史书是官方编的,陈寿的记载是从吴国的官方材料上抄来的。陈寿可能对此半信半疑,但没法调查核实,于是就这么前矛后盾地记录了下来。陈寿本身糊涂,后人更不会清楚了。于是,一个弥天大谎就成了铁定的历史事实。
  
  一凡:不过,我总觉得陈寿离赤壁大战的时间不过几十年,作为一个搞历史的人,他不会将这么重大的事情写错了。
  
  一叶:也许,陈寿没有存心捣鬼,但那时候谎言已经成为了事实,他也弄不清楚事情的真相了。
  
  一凡:你这话我还是不太赞同。谎言什么时候都变不成事实。
  
  一叶:你这是幼稚了,一凡先生。谎言说上一百遍就是事实。这样的事情,你我经见过的就很多了,我不举例子,免得你又说我以古讽今。对于赤壁大战,我只是凭自己的感性认识来判断的。现在说出来,你就狠着劲儿上纲上线批判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11-27 19:06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精细,扎实。
文章如此,夫复何求。
这两天怎么跟贴这样难?
3#
发表于 2006-11-27 20:14 | 只看该作者
独特的写法,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4#
发表于 2006-11-27 21:04 | 只看该作者
如此解读历史的方式,高明。好文,学习了。
5#
发表于 2006-11-27 22:4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李老师

别致的行文方式凸现出一种写作的智慧和艺术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2:2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以上诸位的阅读。这篇文章应该引起大家的争议或批评才对啊!
7#
发表于 2006-11-29 12:53 | 只看该作者
谎言说上一百遍就是事实。赞同,李老师的文章写来真是得心应手啊,对历史研究的比较深,还有自己的见解啊。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6 12:47 , Processed in 0.08269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