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语情结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6-12-7 20:48 | 只看该作者

华语情结

   
  或许,以我的汉语水平要论述母语的魅力,将会显得苍白而无力。然而,正是那种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感情,才成了这一篇冗长文字的由来,我的血浓于水的汉语情结。
一.汉语的悠久历史

  这件事不能不让我震惊。
  在一次国内某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夺得第一名的竟然是留学生队!对此,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说:“正如古语说的,‘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不少中国学生并不领会母语的魅力,对母语的体验、研究是不够的。倒是留学生更愿意花时间研究中国文字背后的文化现象。”

   现在想想,我不止是震惊,更有一丝怅惘和羞愧。
五千多年前,可能是一场旱灾吧,祖先们聚集起来,铸鼎以三牲祭天。他们虔诚的目光向着苍天祈求甘霖润泽大地,并不由自主地吐出了几个连贯的音节。由此,这种以音节拼凑起来的东西,渐渐地在祖先们狩猎的脚步声中开始有所掺杂,也成了广泛交流的工具。祖先们的漂泊旅程,为九州大地增添了一股新的血液。从此,人们交流不再只使用肢体,而是用那不经意间发现的能表达自己意愿的音节。

   后来到了黄帝时期,华夏民族更是空前强大。先是联合炎帝大败蚩尤于逐鹿,后又统一了黄河流域,并不断繁衍生息。黄帝觉得总用一串串绳索和人的脑子来记事,难免会有遗漏,于是找来了史官仓颉,命他创造一种能用以记述语言的以前没有的东西,汉字,由此萌生。自清朝光绪年间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之后,许多人都以为汉字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但近几十年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相继发现,从而见到了比甲骨文早得多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字。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出来的陶器上的符号文字,经C14鉴定,距今更是已有5500~6080年,郭沫若推断为我国最早的文字。

  不难想象,我国语言的诞生历史不仅仅停留在那区区五千年,而是在这之前,我们母语在刀耕火种、茹毛饮血之时,便已然存在。而它真正地演化为汉语,则是在黄帝时期。经过了六千多年的发展、完善,汉语变得博大精深。
二.汉语的丰富内涵和魅力

  在汉字形成至今的六千年中,其形体不断变化,书体结构由繁变简,笔划线条由质朴变雅丽。
 
  我从小便酷爱汉字。横平竖直、落落大方,像中国人的气质。同时,又有那么多优秀的书法家令汉字锦上添花,更显得异彩纷呈,有流动的气韵美。无论是《泰山石刻》,还是《兰亭集序》、《神策军碑》,还是《玄秘塔碑》。它们或凝重庄严,或行云流水,或淡远飘逸。张旭的《率意帖》更是折射出了当时文人所追求的一种文化品格:率意而为,返璞归真。

   不同的文人对汉字的理解确有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母语文字理解殊有分异。汉代书法家蔡邕注重把大自然的物象纳入笔端,他如是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而宋代书法家政黄牛则喜欢儿童写的字,即所谓“书,心画也,作意则不妙耳。故喜求儿童字,观其纯气。”

   就个人而言,读书求学的日子里,自小学至高中,汉字写得好的老师倒是小学时候的较多。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语文老师的字总会比教其他学科的老师的字写得好得多。或许,他们都保留着那一点残余的中国文人的文化品格吧!至今仍记得很清楚,老师总爱批评那些字迹潦草不清的学生,说他们‘字相人形物像主’。其实现在看来,这样简陋的观点我不会抱任何态度。当然,以前我也沮丧过一段时间,因为自己的字总不被老师看好。

  紧接着的钢笔文化和信息文化,渐渐地淡化了古人们手中的毛笔。那些古代文人讲究的‘文房四宝’,到现在只有在练字或表演书法时,才能用得上它们。当然这在古代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对于文化认知的坐标在时间的分异下已经不能再达成一致,古人与今人对文化的要求迥然不同。

  很长一段时间,我沉醉于古籍不能自已,也不时地对浩如烟海的华语文化啧啧称奇。但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如此庞大的语言体系,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构架,究竟要穷尽几生才能算精通?
渐渐地,我明白那是不可能的,所谓“术业有专攻”,只要精其一门,便足以一生无憾了。
然而,就算精其一门,又谈何容易?
三.汉语的暗角

  爱德华.斯皮尔在其语言论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只属于一个(或几个)种族,属于身体上某些特征与别人不同的一个群。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信仰总体。
语言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即使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创造出来的无名氏的作品。也是像山岳一样伟大。

  我仍然十分庆幸能生活在只在英语课上说英语的地方。不久前看电视上的一个节目,一个和我们一样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华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口英语,而且几乎发不准任何一个汉字音节。我们脱口而出的语言对于他来说是那样的吃力,那时,我真的感到莫名其妙。之后,又是一阵怅惘和哀思一齐涌上心来。
我们的子孙,我们的后代,是否他就是他们的影子?
我看过一篇关于法国的报道。法国人很爱自己的母语,在街上你如果用英语问一个法国老人邮局怎么走?他会瞪你一眼,然后一声不吭地走开。
 
  而看那些港台电视剧,男女主人公虽然满口菩萨保佑、关帝爷保佑;虽然家中墙上仍然挂着书法卷轴;却开口Dad、Mum,闭口Uncle、Aunt,而且说得习以为常,亲昵无比。于我来说,听起来着实满腹愁思,满脸迷惑和不解。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许多绚丽多彩的文化是由语言和文字——汉语和汉字传承下来的。如此古老而庞大的文化构架,能被先人们不懈地传了下来,实在可贵。但到了我们这辈人手里,难道真的要改口叫爹娘‘Dad,Mum’吗?
有位专家在做电视节目时,竟然说出这样一句话,到现在我还是摸不着头脑:

   一个现代中国人的素质高低应该用英语水平来衡量。
我倒觉得,现代中国人的素质高低应用国语水平及认知水平来衡量。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我们都在谈吐华语。华语在世界语言之林又岂能只是偏居一隅?我们又岂能在与别人交谈时使用汉语而并非英语之时,脸上凝冻着尴尬的笑容,心里却卷来绵长的感叹?
余秋雨先生意味深长地说:要维系住一个国家的本体面貌,不能不重新唤醒溶解在我们血脉中的母语文化。
四.汉语的发展前景

  儒家思想,不得不提。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生存智慧,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逐渐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品格,积淀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
   下面且看这些言论: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著作《儒教与道教》一书中认为,儒家学说让人们懂得谨小慎微妨碍了所有的信任与经济活动,不能激发自由竞争的机制和精神。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约瑟夫•列文森也说:“现代世界与儒家是不相容的。”一九八八年一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则发表了一个破天荒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溯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国外有的学者也指出:“孔子思想可以作为重建世界的原动力。”还有人说:“21世纪是儒学的世纪。”……
  在此,我并非要刻意标榜儒学的好,也并非要倡导尊儒尚孔。只是觉得连外国人都要借鉴我们的祖国文化,何以我们会热衷于异化自己,争做外国人呢?嘴里虽然说的是外语,但又怎能抖得掉那绵亘千年的与血脉同在的缘呢?

  还有一种现象。几乎所有大城市里的父母亲,都在关注着子女们的外语成绩。至于华语成绩的好坏,反而不是关心的重点。“快速提高英语成绩”成了父母们最为密切关注的焦点。在新加坡,甚至有的华侨子女觉得学习汉语太难而要跳楼自杀!

  谁让汉语那么复杂,那么多字、形、音,那么多歧义?谁让中国落后于其他外语国家?谁让中国文化沉淀那么厚实?谁让汉语和汉字曾在历史上无比辉煌和闪耀?谁让中国现在需要对外开放?谁让现代中国人注重实用?谁让发展需要以经济为支撑?
中国人的血缘原则、文化原则和情感原则,在今天不得不暂时让位给了开放原则、实用原则和经济原则。

  我想,真如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们所宣言的一样该多好。汉语在国际的公开场合可以自豪而骄傲地被不同肤色的人群用于交流;可以像丁肇中教授一般在诺贝尔领奖台上用汉语自信地喊出心声;可以在联合国大会的议席上听到婉转回荡的华语声。

  当然,我并非排斥其他语言,也并非否决其他语言在国际交流间起的作用。因为可能换作美国人或英国人,他们也会如我一般觉得应该将母语永远地说下去。此时,它不仅是一种个人出自主观感情的观点,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的文化良知所在。
汉语文化要发扬,不能只依靠那些伏案苦著的学者专家们,也要靠我们这些正在这片包罗万象的文化天地之中爬剔的年轻人。尽自己绵薄之力去做好,不要寄希望于后辈。多希望以后的神州大地,人人都自豪地用汉语传播着中国文化,让富有魅力的华语熠熠生辉,
吞吐世界。

  然而,我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操纵几门语言,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将博大的华语文化推向世界,用文化的魅力去感染那些同样对语言有浓厚情结的人们。既然,我们的母语是如此的富有魅力,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推卸掉发扬它的责任呢?

  也许,以上的种种论述,只是出自我一个人的汉语情结吧!习惯了用乡音和汉语交流,难免会在听其他语言时,有一点不由自主的不能接受。我并不抵触其他语言,但我始终相信,我脚踏的土
地,也是习惯于那一种平淡而满带深情的乡音的。

   也许,是我太热爱这铿锵圆润的语言了吧!也许,是我想太多了。但愿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12-8 07:57 | 只看该作者
一次贴了三篇.呵呵.
个别地方不符格式要求,请重新排一下.
3#
发表于 2006-12-11 21:36 | 只看该作者
不学汉语,就不知道什么叫博大精深——这是其他任何语言都不能带给我们的。努力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5 03:56 , Processed in 0.04435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