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8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酥油糌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 0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酥油糌把(散文)
                   
   是五月的日子,春天在北方的山区才姗姗来迟,两山夹川的古浪黄羊川南部,杏花刚刚盛开,灿然云霞,招惹得蝶来蜂往,麦苗刚刚翻绿,显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一些大棚里的人参果已然挂果,长得很是旺盛,叫人心生羡慕之情。
    我们一行——来自泾川县学习社区的20多名老师 ,由香港来的许明辉博士带队,和黄羊川国际会议中心的10多名员工,乘坐一辆白色的大轿车,向我们预定的目的地——石门峡进发。之前,我曾经在七、八月里多次游玩过此处。而现在这样的季节,气候还有些冷,绿草刚刚泛出地面,出发前心里只泛嘀咕:这么多人兴师动众、招摇过市的出游,该不会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失望而归吧?
   车像一只巨鸟,无声无息地滑翔在生命澎湃的大地上。眼前是一条清冽、灵动的小河,蜿蜒曲折、活泼跳荡,据说是汇聚了无数条来自祁连山的雪水奔涌而来,一路不懈地向前流淌,穿越村庄流过田野,一直流向六、七十年代起修建的曹家湖水库——再经水库流向下游几十万亩的农田,泽溉、浇灌古浪平原地区的人们。
   不远处东西两面是立陡陡巍然耸立的悬崖峭壁,嵯峨崔嵬,如壁如削,只留出一条逼仄的门扉窄可通人,隐隐露出一线蓝莹莹的天,两边的石壁好像要随时合上似的,“一线当中吼白龙”,这是古人的真实感叹。山上寸草不生,满目沧桑,有几只雄鹰傲然翔飞在碧蓝的高空。一行人只得下车步行,好在脚下有哗哗作响的流水,大家立时来了游览的浓厚兴趣。黄羊川国际会议中心的员工郑小姐,兴致勃勃地用地道而流利的普通话,讲解着流传在当地的许多传奇故事,什么“杨家十二寡妇征西”啦、什么“石门峡的传说”啦,什么在峡口如果你有机缘的话,可以看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白牦牛啦,听的泾川县的年轻教师兴趣盎然,脸上显出了不虚此行的神情。
    随着峰回路转,一线天曲曲折折地延伸,石峡越来越宽阔、越来越亮堂、越来越打开旖旎多姿的画卷:豁然一片阔地,但见山远地阔,水缓风轻,松涛入耳,苍翠如目,鸟雀婉转,风景独特。那条仿佛穿越千古,似乎从远天而来的小河淙淙铮铮,恰如一位灵巧的少女在悄然弹奏着不知名的曲子,煞是动听。有歌声从河面被一缕缕柔风传入耳鼓,是那种婉转悠扬、优美响亮的藏族民歌——我们偱声看去,远远望见是一位身穿藏胞的老歌者在边摔衣袖边跳跃地动情地唱歌。
                         “美丽的歌声多清脆假如你不站在高高的树梢上谁能知道你的歌声美 歌声美啊心上人心上人像布谷鸟走遍天下人你最美 你最美假如你不和我对山歌动听的歌儿我唱给谁达玛花正开放鲜红的花儿多芬芳……”
        歌声里分明是两位情意绵绵、如火似烧的心在缠绕,但走到近处看到的却似乎是位熟悉的面孔。在看看不远处安闲地低头吃草的三匹马,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国际会议中心的那位牧马人。他60多岁的人了,声音还是那么嘹亮悦耳、嗓门依然那么高亢动听。(此前我就从喧谈中得知他就是当地人,吃住都在中心,每月净落600元工资,非常满足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打心底里喜爱会议中心的一草一木、一树一石。)他唱一会儿歌,便把马牵过来,扶着让游玩来的人上马驰骋一番。许多人兴致勃勃地骑在马上,领略一下骑者的滋味,连几个女教师都来了兴趣,骑马拍照,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经历。末了,他骑在马上在宽阔平坦的草地上马跃骠了一阵子,让人们亲眼目睹了一番古人跃马千里、纵横江湖的风采。
         远远的山岗上密密麻麻都是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松树,气象森严,郁郁苍苍的样子,像是飘绕在远方的墨绿色云雾。稍近处的山坡上,一群羊群慢慢游动着,像是随风飘荡的云朵。再近处有个大的衣服架子,挂满了色彩鲜艳、好看漂亮的藏族传统服饰,年轻人们早按捺不住,跑上前去纷纷试穿起来——他们在郑小姐和几个会议中心员工的示范、带领下,在石门峡谷翩翩起舞、边学边跳起来。从组织学习型社区、到策划组织这次活动,专程支援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许明辉博士(香港),也加入了舞蹈队。他的身体胖一些,跳起来就显得不伦不类,动作笨拙、样子滑稽,但他始终面带笑容,似乎永远乐观、永远自信,也把快乐与笑容传染给了在场的每个人。不一时他们就能随着音乐的节拍,欢快自如地跳起欢快奔放、热烈激昂的藏族舞蹈来。不善跳舞的我,看到中心两名年老的员工在用木柴烧垒子,准备把那些精挑细选、仔细削好的土块烧红,然后再往里面装入带来的土豆,来个原汁原味农民的“烧土锅”。他们烧的那样仔细、专注,脸上自然沉稳,内心平静安详,就像小时候在家乡的田野旁、偏僻处烧土锅一模一样。有人在一架特制的工具上烤全羊,温热的木炭把新鲜的羊肉燎烤得糍糍冒烟,惹得人禁不住想吃上一口;而一长溜的长条桌上,早有人摆满了许多只小茶碗,不知要做什么用。
        不一时有人大喊起来:“羊肉烤好了,快来品尝。”只见那位烤羊的师傅用一把长柄的刀子,使劲地在烤的黄楞楞、香喷喷的羊肉上戳来刺去,一只刚才还是完整的羊,霎眼间成了一块一块的肉,人们戴上了一次性手套,一个个兴趣盎然、喜悦非常地品尝起来。我注意到许博士慢慢转向旁边的小山坡,并且坐下来,进入了沉思默想的状态。
        奇妙的是虽然此处方圆不过十里,但以河为界,西面山坡属于道教,上书大大的红色“道”字。若从山下望去,但见半山石崖上,人们依山取势,傍壁凿岩,修了大小七、八处道教庙宇,红檐绿瓦,点缀险山,别有情趣。而东面山坡上隐隐约约可见斗大的红色“佛”字,山洼平坦处,修建了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建筑。土生土长的道教与来自西域的佛教,竟然以一条宽不过数丈的小河隔水相望,可谓一大奇观。
         烧垒子的师傅把土豆放进去一些,砸烂一些土块,再放进去一些土豆。最后他用铁锹啪啪打打一番,再铺一层干土,马上就有一股一股的香气透过土缝冒了出来。有人迫不及待地咀嚼着羊肉,想吃块土豆,真是“羊肉烤熟了,再加点土豆”。烧垒子的人说不着急,得过段时间才能烧好,否则生处生熟处熟,不好吃。
        过了好大一阵子,还是烧垒子的师傅用铁锹挖开,一个个烧的黄葱葱、软绵绵的土豆被挖出来,人们争先恐后地抢一个,烫的人无法拿住,便边吹边吃,三下五除二就啃吃了一个。不知什么时候,许博士已然下山,也拿着烧好的洋芋,津津有味地吃着,还用不大熟练的汉语连连赞叹:“好吃,好吃!”。我了解到许博士放弃了优厚的工作待遇,为了西部的繁荣和发展,竭尽全力,不辞辛劳,在泾川县尝试创建学习型社区,已经卓有成效,有模有样,取得了很大进展。几天的接触和学习,他的宽容随和,他的善解人意,他的坦荡胸怀,他的爱国情结,让我肃然起敬。为了适应环境和便于工作,他“入乡随俗”,随时随地学习不熟悉的普通话。讲课时说着绕口的不太熟练的汉语,虽然听起来有些费劲,但作为来自香港的一名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有谁会以挑剔的眼光看他呢?
        已经烤完羊肉的炉子上,黑红色的伏茶沸腾了,和颜悦色、始终微笑的郑小姐和黄羊川国际会议中心的工作人员,将长条桌子上的每个小碗里放了一些白糖,加了一小块酥油,再倒入滚烫的伏茶,看起来这就是藏族同胞所谓的酥油茶了。郑小姐边操作边笑吟吟地解释着:“用你的嘴巴一口接一口地吹酥油,一直吹到酥油慢慢融化到茶里面,就可以喝了。酥油能润肺保健,消除工作和旅游的疲劳。但请大家注意,不要把酥油茶全喝干、喝净了,因为我们还要吃酥油糌把。”有人就高声提问:“酥油糌把怎么弄,怎么吃?”郑小姐依然微笑着说:“大家不要着急,酥油茶要慢慢喝,不能一口气全喝完,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方能品出其中的独特魅力。喝着留下几口茶的人,请到前面加炒面。”结果有些人留的茶太多,加的炒面有些少,攒起来稀稀的,攒不成一个整体;有些人又留的茶太少,结果炒面也无法攒住,甚至干干的根本攒不起来,没办法,只好再加些茶——最好的效果是要把茶留的不多不少最佳,然后再加入适当的炒面,用食指和中指一个劲地攒起来,直到攒成一个手里面能攒成一个把,才“修成正果”,可以拿到手上一嘴一嘴吃起来。我看到攒的人可说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的人用满把手捏呀捏,不一时就捏成一个糌把;有的人用三个指头像筷子一般搅来拌去,虽然费了些周折,但也吃到了酥油糌把;有的人干脆边搅拌边往嘴里填东西,别人攒好了,他已经吃万了;有的人走来跑去,捏成了橡皮泥似的,还变化花样,向人们夸耀他的手工艺术……
        蓝天白云下,松涛流水中,绿地草滩上,和风欢笑里,人们拿着攒好的酥油糌把,相互比较着、品尝着、议论着。我先前的疑虑一扫而光,代之以感慨和赞叹:是啊,有这么多热心的人自愿“攒”在一起,为了美好的生活,为了祖国的富裕,为了灿烂的明天,为了辉煌的图腾——用全部的心智和汗水,竭尽全力,孜孜以求,就像那位60多岁依然歌声嘹亮、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歌者,就像舍弃了家庭的温暖、自愿到西部贫困地区帮扶的许博士,就像黄羊川国际会议中心心底纯洁、对工作一丝不苟的郑小姐,如果我们谁都能够一心一意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谁都能够聚智合谋、同舟共济,时刻想着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把所有的智慧和心血攒在一起,那么,我们的小康社会何愁不早日建成?!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6-12-14 19:54 | 只看该作者
跟着您去旅游了一回,也知道了什么是酥油糌把!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是十年来此篇美文的第一位留言者!幸哉幸哉!
3#
发表于 2016-12-15 05:5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您九年前发的啊!大家手笔,有点像杨朔的风格,好像更从容不迫些,学习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5 09:47 | 只看该作者
秋雪 发表于 2016-12-14 19:54
跟着您去旅游了一回,也知道了什么是酥油糌把!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是十年来此篇美文的第一位留言者 ...

    是的,时光飞逝,想不到秋雪文友还真是有些人,第一次给我捧场留言……呵呵呵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5 09:47 | 只看该作者
山淼 发表于 2016-12-15 05:51
这是您九年前发的啊!大家手笔,有点像杨朔的风格,好像更从容不迫些,学习了!

   谢谢文友的回帖,时光真是太快了……
6#
发表于 2016-12-15 11:29 | 只看该作者
标题有笔误!糍粑
7#
发表于 2016-12-15 11:3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句:是五月的日子,感觉多了一个是。
8#
发表于 2016-12-15 11:44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于老师。我以我们这儿的习惯叫法来忍那个字了。不过,把字前面那个字,我不知道该怎么读?
9#
发表于 2016-12-15 13:32 | 只看该作者
跟着于老师流畅的文笔一起品尝酥油糌把的美味了,问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00:36 , Processed in 0.05228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