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4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世事如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2 1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事如烟

   
  近几年来,在我工作和生活的城市里,常常会遇到同姓同辈之人。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闫氏后裔越来越多了。但我们的语言并不相同,生长的环境又各自迥异,再不会矫情地攀亲论戚了。尽管事实很可能是:五百年前甚至更近的时光里,我们本是同宗。这一切已经无须确证,因为并无意义。只是,当我在不经意中回想这些年来的相遇,还是有一种刹那间的错觉。就有那么一个错愕的瞬间,我看到了曾经的光阴。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虚拟,世事更迭,生命如白驹过隙,我们又何曾想到会有这么一个时刻呢?但对于我们的当下而言,这又是最为无足轻重的一环。它不可能改变什么,更不可能使我们铭记于心。那真正影响我们生活的事物早已在往事的链条中生根发芽,渐渐地长得足够粗壮结实,这是构建我们生命的一个个基础,它们使我们的爱与恨像高明的射箭手一样命中靶心。

  后来,我把自己假定成一个外出者。离开故乡愈远,距离的力量愈加显现。每逢辗转于居住地与出生地之间,我都会被一种僵硬的力量击伤。我想起自己拿着父亲从伯父那里借来的族谱离家的前夜,黯淡的灯光将屋顶照射成氤氲的一团。因为几月前连日阴雨,这座已经建成十八年的窑洞开始掉落白灰。像一个行将老去的人,它再也掩饰不住疲态。母亲一再地提醒我:不要抬头仰脸,否则屋顶的灰会掉到眼睛里。但我知道对于一座房子而言,十八年,连衰老的边都够不着。我记得分外清晰的是:十四年前,我虚岁十六,我们从祖宅搬出来仅仅四年。这一年秋季,我开始外出读书。行前一日夜里,母亲在灯光下为我收拾行李。她的神情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伤感。有好几次,她把收拾好的行李包重新打开,检点一下衣物,然后又重新系上,再打开,如此再三。我和父亲看着她的动作,想说什么却终归什么都说不出。

  “我睡着时看不到时间,它们都跑到身体外面去了。”这是我写在多年以后的一句诗。它生动地再现了我当年离乡背井时的麻木不仁。那一夜,母亲只睡了两三个小时,黎明的曙光尚未照亮窗棱时她便起床了。她为我煮了十几个鸡蛋,装进了饭盒里,又打开行李包,塞进去了。

  一切都被折射为梦境。往事并不清晰。
   
  我睡在炕上时与过去离得很近。屋子里钟表的声响与过去离得很近,它甚至就是过去的时间,只是在以惯性的力量重复罢了。但我的思维却回不去了。一切的一切,都回不去了。眼前都是当下现实的艰难,它们开始在脑海里翻滚。去年就是这样。前年也是这样。父亲的鼾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仍然没有睡着,夜里有什么响动,我都听得明白。睡在父母的炕上,我却感到一种与过去撕裂的疼痛。浮现在眼前的一些景物都是久违的,它们像颤抖着的绳索,将那些年月,一点点地拉近了。
   
  我曾经是多么不懂事的一个孩子,与父母争吵,甚至埋怨过他们无能,许多年后,我没有任何理由反驳他们。父母慢慢老去了,世事如烟如缕。
   
  我现在知道,我的身体在这里,灵魂呢,却已远赴他乡。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3-12 18:14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具有朦胧诗的韵律,质感流畅,不错的文章。问好朋友!
3#
发表于 2008-3-12 20:1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文笔具有朦胧诗的韵律,质感流畅,不错的文章。问好朋友!



问好闫老师!
4#
发表于 2008-3-13 01:07 | 只看该作者
用“世事如烟”为文题,通过一些细节的衬映,反映了文章的主旨,再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净铅华。文章的内容意境也显得空灵蕴藉,纯粹抒情,暗脉潜通。
5#
发表于 2008-3-13 08:4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样的文字,清新自然中有着淡淡的忧伤,无论是对时间还是对故乡。
6#
发表于 2008-3-13 08:5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用“世事如烟”为文题,通过一些细节的衬映,反映了文章的主旨,再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净铅华。文章的内容意境也显得空灵蕴藉,纯粹抒情,暗脉潜通。
欣赏!
7#
发表于 2008-3-13 09:13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是多么不懂事的一个孩子,与父母争吵,甚至埋怨过他们无能,许多年后,我没有任何理由反驳他们。父母慢慢老去了,世事如烟如缕。
长大了,这是流逝的善感吧?
好久不见您。问候。
8#
发表于 2008-3-13 10:04 | 只看该作者
感伤的一些心情文字。
9#
发表于 2008-3-13 11:1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用“世事如烟”为文题,通过一些细节的衬映,反映了文章的主旨,再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净铅华。文章的内容意境也显得空灵蕴藉,纯粹抒情,暗脉潜通。


经常拜读文盛兄的文字。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 09:56 , Processed in 0.13547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