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4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曾文正公家训》札记(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6 1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读古人注疏宜虚心求之 ——《曾文正公家训》札记           
   
  “汉人传注,唐人之疏,其恶处在确守古训,失之穿凿;其好处在确守古训,不参私见。释谓为勤,尚不数见;释谓为我,处处皆然。盖亦十口相传之诂,而不复顾文气之不安。如“伐木”为文王与友人入山,“鸳鸯”为明王交于万物,与你所疑“蠡斯”章解,同一穿凿。《朱子集传》一扫旧障,专在涵泳神味(吸收、欣赏、神游其间),虚而与之委蛇。然如《郑风》诸什,注疏以为皆刺忽者,固非;朱子以为皆淫奔者,亦未必是。你治经之时,无论看注疏,看朱传,总宜虚心求之。(致曾纪泽信)
   
  汉人传注和唐人之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由于受到历史思想的主宰,所以具体操作中都能确守古训。确守古训亦好亦不全好,好处是没有数典忘祖,不参私见;不好处是比较保守,很多地方都失之穿凿。曾文正公在这里举了“伐木”、“鸳鸯”和曾纪泽所疑的“蠡斯”这三个穿凿的例子。朱熹不走汉人、唐人的老路,只在“涵泳神味”方面下功夫,但他的注疏也有不少问题。文正公指出,古人说《诗经•郑风》诸篇都主讽刺,固然不对;而朱熹以为《郑风》诸篇皆为淫奔之诗,也不一定合乎实际。所以文正公提醒纪泽,无论看注疏或看朱熹的集传,都宜“虚心求之”。
   
  曾文正公的读书思想,实在可为度天下读书人的金针。不泥古,不轻信,有取舍,有褒贬,能包容,有见地,直是大家风范。如此读书,不是被古人在自己的脑子里跑马,也不至于被古人领入迷途,这大概也是鲁迅说的“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吧。但要得到自己来“拿”的本领,殊属不易,除了多读书长知识之外,怕只宜“虚心求之”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4-16 15:41 | 只看该作者
  “但要得到自己来“拿”的本领,殊属不易,除了多读书长知识之外,怕只宜“虚心求之”了。”

  我以为,除了多读书长知识之外,那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恐怕去拿,拿到的是没有什么价值的鹅卵石。这大概可以说明书呆子为什么是书呆子了。
3#
发表于 2008-4-16 16:05 | 只看该作者
  带着一分为二辨证的观念解读前人,比较科学。

  很钦佩楼主的见地。
4#
发表于 2008-4-17 09:41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品读先生精美厚实的文字!
5#
发表于 2008-4-17 20:06 | 只看该作者
朱熹不走汉人、唐人的老路,只在“涵泳神味”方面下功夫,但他的注疏也有不少问题。文正公指出,古人说《诗经•郑风》诸篇都主讽刺,固然不对;而朱熹以为《郑风》诸篇皆为淫奔之诗,也不一定合乎实际。所以文正公提醒纪泽,无论看注疏或看朱熹的集传,都宜“虚心求之”。

——仔细拜读,感谢前辈的文章。受益颇多。如上一段晚辈尤其赞成!朱熹之所以为儒之地位“动荡”,定有其注疏方面的偏离。而文正公所指非但提醒纪泽,被前辈这一注解,一样提醒了我们!谢谢前辈。
6#
发表于 2008-4-17 20:07 | 只看该作者
智慧短文,提读给大家。
7#
发表于 2008-4-17 20:0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前辈在排版问题上还没有摸索出来:)

主楼发文时,首行缩二字,段间隔一行。用智能ABC全角排版。

我再帮前辈排版。
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8 12:13 | 只看该作者
是的,今后再烦你帮排版。多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8:55 , Processed in 0.13635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