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8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元丰六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15 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angyizhuo 于 2016-5-15 19:22 编辑

元丰六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上面是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开头几句。他当时被贬到黄州,觉得心里苦闷,就随手写了几句。他是大文豪,随便几句也能精彩。后世文人也经常赞赏有加,常常咀嚼回味心有戚戚。

  这里,也要说一下,这个苏东坡也的确大胆,也是死性不改。他这次被贬就是因为“乌台诗案”,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文字狱”。他也正是因为自己写诗说话惹了祸,被贬到地方做个闲官。这里还敢舞文弄墨。还又要写什么“美景闲人”一类,不怕再惹了是非?

  “元丰六年”。看起来也就一个时间点,如果我们说公元1083年,没有什么感觉。但说“元丰”就有些不一样的意思在里面。

  宋神宗赵顼在位时,一共有两个年号。第一个叫“熙宁”,第二个叫做“元丰”。熙宁为号,大概是希望国家富强,百姓富裕。又国防安定,天下太平。可惜愿望并不能代表现实。一是边患连年,北有契丹,西有西夏,割走了大片土地。北宋朝庭还要年年给这些外族“岁币”以乞个平安。那么,国内老百姓的赋税就多了,再加上富绅豪强,贪官污吏。弄得国库空虚,并且,好多地方已经民变。这种情况下,宋神宗即位的第二年,开始作用王安石变法。当时他只有21岁,为了起用王安石,这个小皇帝遇到好多困难,也做了多方努力,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现在所说的王安石变法,也叫做熙宁变法。

  宋神宗赵顼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他从小就聪明好学,而且非常勤奋。常常读书读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登级之后,看到国家积贫积弱,他自己励精图治决心变法。经过王安石变法,的确起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一是国库丰盈了,国内政治稳定了。再就是“熙河大捷”,拓地五州,取得对西夏的大胜利。但也遇到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新法执行,改变了原来的利益格局,势必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王安石可以只考虑自己的变法,苏东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眼光自由的选择阵营。他的位置倒不是随风倒,而是逆流而上。变法派得势了,他就批评新法。保守派上风了,他又批判守旧。总得来说,他还是文人意气!文人从根本上来说,都会有些完美主义。喜欢理想、幻想。看不得半点瑕疵。就像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的月色竹影一样,想象的很完美,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是那么回事。然后,他作诗,被人挑出毛病,说“讥讽朝政”不一定就是冤枉。再换句话来说,让他自己做事情,不一定就能比王安石做得好。政治考虑的角度与诗歌文学还是多有不同。

  宋神宗也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平衡。于是,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他就把王安石罢相。而一有机会再次启用。无论怎样,我们看到,他还是想执行新法。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新法对于整个国家利大于弊。而既考虑到利益又考虑到弊端,还要把握时机掌握平衡,这位小皇帝遇到的问题比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更多,历史要求他要有更大的气度,胸怀,聪明诸如等等。

  那么,好好的熙宁年号,为什么非要改换呢?因为,这时候,王安石第二次上台变法又实在做不下去了。只好第二次罢相。那又怎么办?皇帝下决心自己要亲自出马,继续变法。在这种情况下,我先改年号为“元丰”。元就是第一,开始的意思。丰就是大多、丰饶。他是雄心勃勃,要把自己掌管的这个国家管理的国富民强,就从这一年开始。就像是开车,王安石当政时,王坐在车里,他在车外,可以站在高处指挥提示。现在他自己来开这个车。新车新手新路况,更要命的是,没人在外面给他指点。于是,他亲自主政变法,遇到失败也是在所难免了。元丰四年,对西夏用兵,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元丰五年,再次出兵,永乐城大败,损兵十几万。听到消息,这位年轻的皇帝在朝堂上忍不住痛哭失声。不久一病不起,死时,年仅38岁。他在位17年,没有修过宫殿,没有出去游玩,只是想着富国强兵,收复失地。

  元丰六年,苏轼在月下写文章,觉得自己是个无聊的闲人。却不知他贬他的那位神宗皇帝想一日“无聊”却也不可得。


2#
发表于 2016-5-15 20:19 | 只看该作者
自古政治是残酷的,因此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
文人的好处就是闲时吟那风花雪月,再将看不顺的随意批评几句。
没什么大不了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任他东西南北风。
3#
发表于 2016-5-16 10:17 | 只看该作者
君有君的愁苦,臣有臣的烦忧,谁又能理解对方呢?自己埋怨命苦的时候,也许别人正羡慕呢!
4#
发表于 2016-5-16 10:4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元丰六年”含蕴了好多东西,耐品味。
5#
发表于 2016-5-16 11:3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观点很中肯,作者的历史修为相当好。
6#
发表于 2016-5-19 08:58 | 只看该作者
精华理由:说是历史,不能忽略的是角色。不身临其境,怎知人生况味。“无聊”两个字,令人唏嘘慨叹。
7#
发表于 2016-5-19 09:51 | 只看该作者
我只是认真的学学,不说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20:47 , Processed in 0.56618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