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水情韵 于 2016-7-23 11:19 编辑
闲暇无事,我喜欢听听音乐,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尤其是王铮亮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听后,使我动情、动容,不由自主地双眼潮湿,泪花长流。 也许,有的人是感伤、惆怅、幽怨,几多的沧桑,几多的人生苦短,几多的命中注定,几多的怀才不遇……几多的功业未建、壮志未酬而身先老的酸涩、唏嘘和感喟,纷纷涌上了心头。 也许,有更多的人是因为有几多的警醒,几多的惕厉,几多的奋发,几多的壮怀激烈,几多的时不我待,瞬间,使得心头一紧,时不我待之紧迫撞击心扉。 我想,之所以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如此敏感和惊悚,不外乎是人们对于时间是由过去、现在和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这一定义的哲学描述,理解得有多么深刻,而实在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短暂这样一个普通命题的感受之深切。 是人们蓦然回首间,对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生命过程,在不知不觉间就都不知去哪儿了的惊叹,更是人们对于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生命过程不知不觉间消失时,自己到底做了一些什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的反省和追问,是人们生命意识的自觉和顿悟,也是人们对于自己是已有所建树,还是庸碌无为等的惊悟。 所以,我时常在扪心自问,时间究竟都去哪儿了?这个问题也时不时在我脑际萦绕,始终挥之不去,叩击着心扉,触动着肉体和灵魂,长时间困扰着我,以至于我时常失眠,夜不能寐。想着想着都有些后怕。 我是个有追求的人,从没想,过安逸舒适的生活。特别是《凿壁借光》的成语典故:“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亮光,让亮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童年时期所处的家境,也以匡衡那时好不了多少,所以年轻的我下决心苦读书。以至于到现在,故乡的人们把我作为典范还喋喋不休的教育他们的下一代。 在我老家丹水河畔,与我家住不远的姑舅老表,一次我到她家家访,她便对他的两个儿子说:“舅舅一无靠山,二无关系,硬是靠自己勤奋、苦读闯出去的。”听她这么一说,我有些脸红,羞得恨不得有地缝能让我一下子钻进去。勤奋、苦读是不假,虽然现在参加了工作,但是没能做出巨大的成就,而令我脸红。 有感于生命和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匆匆消失,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南宋爱国将领岳飞激励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美国大发明家富兰克林告诫人们,“你热爱生命吗?那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古今中外这些做出了一番事业者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珍惜时间,奋发有为,生命才会充实而欢乐,富有意义和价值,从而焕发出光彩夺目的光芒,也才不会闻听“时间都去哪儿了”而惊心和不安,因为“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 由此,如果你正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就应该早早地树立远大志向,珍惜青春年华的每一分钟,付诸行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努力追逐自己的个人梦;如果你已是人到中年而尚未有所建树,就应该闻鸡起舞,积极振作,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努力有所作为,“休将白发唱黄鸡”;如果你事业未成而已经年过半百,抑或是到了两鬓斑白的老年,也不能迟疑蹉跎,应该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态度,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只争朝夕”,争取失之东隅,而收之桑榆,免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老大徒伤悲”。 我想,只有勤奋、苦读,脚踏实地才能无愧于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中心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