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追风筝的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29 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这一本小说出自卡勒德.胡塞尼,作者生于1965年喀布尔,一生著名的小说有:《灿烂千阳》、《群山回唱》等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阿米尔的故事。12岁的阿富汗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无法去面对哈桑,于是使出妙计把哈桑给逼走了。不久阿富汗爆发战争,阿米尔和父亲被迫逃到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去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只能再一次的回到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的谎言,儿时的好友竟然是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了救赎,他把哈桑的儿子带到了美国,在一次聚会上,阿米尔再一次放起了风筝。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情感类的书,同是也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及作者的忏悔: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那坚贞不屈的勇气。
    胡赛尼说"跟所有其他的小说一样,作家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是会交织在小说创作中的。我和我的兄弟在喀布尔度过的日子就像阿米尔和哈桑的生活那样: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学。冬天就去放风筝,在电影院看约翰.维恩的电影。书中跟我的经历最相似的情节是在美国的日子,阿米尔和他的父亲努力创造新的生活。我和阿米尔一样,是一个来自于阿富汗的移民。我家在瓦兹尔·阿克巴·汗区的房子很大,在那里能举行盛大的派对;我们还去帕格曼野餐。我对童年生活的记忆非常美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记忆不像现在这一代的阿富汗孩子一样,充斥着战争、地雷和瘟疫。我回忆起刚到加利福尼亚的那几年,靠救济金生活,艰难地融入新的文化。我和我父亲曾经在一个跳蚤市场工作,很多阿富汗人在那里聚集谋生,有些还是我的亲戚。"
这一本书写的十分的好,为什么呢?这一本书写的十分细腻、文章的情节编的也让人十分的感动,作者把哈桑和阿米尔的感情写的十分具体,从中还突出了哈桑对主人的忠诚。作者用他的点睛之笔写出了给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沉静中透露忧伤。这一篇文章读完后让人有一种回忆以往的事。成年的阿米尔将在孤儿院、暴政下救出了哈桑的独自、自己的侄子:索拉博,也因为索拉博,他也终于追到了自己遗失了很久的风筝。
阿米尔的父亲曾经说过:阿米尔有一种卑劣的性格,其实就是事实而言并没有错,当然还有他的虚弱。这种懦弱已经越来越在我们身上普及,大概只有神经大条的人才不具备。懦弱,让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他让我们极力遮盖一个事实,渴望那个事实在时间的流淌中慢慢磨灭消失了棱角。从头到结尾作者写出了哈桑那超出宽容的爱,无条件的爱,,虽然哈桑离开了阿米尔,但是他们还是有感情的。我们每一个貌似正直的人,是不是都恨憎令自己在自己的阴暗面无出遁逃的天使,他越是用温暖的手掌抚摩你的心,你便越是恨到想方设法要赶走他。
   好书总有不足点,这一本书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一个遐想,让读者去想象这本书主人公:阿米尔将会做的事情,我希望这一本书能出第二本,化解一些读者的一个困惑,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当然这一本书还有一个瑕疵:就是我认为作者把哈桑写的太过于完美。难道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马?哪怕是有,也一定是凤 毛麟角的。但是哈桑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善良其实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它是十分强大的!
它直击心脏,穿透灵魂,让人有勇气面对邪恶。人性的阴暗面被它的光芒照耀,无所遁形,自惭形秽,这无穷的力量也让阿米尔在三十年后,终于鼓起勇气走上了漫漫的救赎之路。当然这世界,总有邪恶存在,就象是古老的八卦图,阴阳双方,势均力敌,相生相克。善恶也如此,不一定总是善良战胜邪恶,重要的是人的选择,当你被恶所骗所伤,是否不改初衷依然选择善良。
     《追风筝的人》为我们寻找到心灵安定的力量:那就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不仅仅是悔恨,不仅仅是内疚和自责,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勇敢原谅!原谅那些过错和阴暗,那些伤害,振作开朗,建设性地对待未来的人生。 其实《追风筝的人》这一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暗示:只要相信它会终有落下的那一天,只要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终有一天,风筝会被追到,并且平静安稳地停落在我们的掌心。这就是《追风筝的人》这一本书告诉我们的道理,这一本书给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一个十分好的帮助。
[copyright]
[/copyright]
2#
发表于 2016-7-30 13:04 | 只看该作者
提读。待细赏。问候从容老师。
3#
发表于 2016-8-1 06:40 | 只看该作者
对原著进行了比较具体的介绍与分析,我们对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也从中了解了阿富汗的风土人情。
拜读,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07: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这是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写的,发来给大家指正的。谢谢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17:32 , Processed in 0.08178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