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馨 发表于 2016-12-23 10:51
没有去过长江大桥,在您的文字中感受其宏伟壮观及气势了。问候!
于文华 发表于 2016-12-23 11:45
以详实的史料及旁征博引的资料,显示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不朽功绩,至今仍然在发挥巨大功效,造福人民, ...
红秋叶 发表于 2016-12-23 13:27
文字有生气,让我感受到长江第一桥的雄伟气魄。问好。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6-12-23 14:18
有些时候,一些建筑,凝聚了太多的人文历史,就成了一座丰碑,寄托着人们太多的情感。
厚重之作。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12-23 15:51
对一座桥的感念,平和中有自豪,叙述里有气象。读出了时代变迁里难以掩抑的怀念和赞颂。欣赏,体会。
剑鸿 发表于 2016-12-23 18:23
以桥为线,串起时代的变化,书写角度是一个亮点,作为散文,有些纯粹的术语的运用,显得过硬。
放飞梦想 发表于 2016-12-23 21:42
一段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珍贵历史,令人倍感自豪和骄傲!!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6-12-24 10:58
读着大桥,顿生自豪,这桥是为人民造福,也是为我而造。读到二桥,像是吃了苍蝇——呸!
我们这里也有新桥 ...
言默然 发表于 2016-12-24 11:17
嗯,草舍先生,心隐很难吧?身在红尘中,总有纠结是吧?哎呀,我最纠结的是路桥,修路造桥干什么?国计 ...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6-12-24 10:58
读着大桥,顿生自豪,这桥是为人民造福,也是为我而造。读到二桥,像是吃了苍蝇——呸!
我们这里也有新桥 ...
梦歌 发表于 2016-12-24 14:48
在生活中思索,在思索中感悟,在感悟中思索!!!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12-24 19:14
文章写得厚实,从文中对长江大桥有了更多的了解。文章主写长江大桥,衬以二桥,两桥对比写来,极具看点。虽 ...
朱竹 发表于 2016-12-25 11:43
这样从大处着眼大面积铺开写是一种写法,有其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
言默然 发表于 2016-12-25 11:53
拜谢朱竹先生关注,问好!
欣悦读过先生几篇文字,仰慕先生的练达文笔!且请先生教我
朱竹 发表于 2016-12-25 12:08
不足的一面——很容易千篇一律!
言默然 发表于 2016-12-25 14:19
拜谢朱竹先生的指教,问好!
拜读过先生的《朱老爷子》,或有家族史的味道嚎。跟先生有过交集,记忆 ...
朱竹 发表于 2016-12-25 16:38
依我之见越往大处写越不出效果,你就写你开车怎么掏买路钱,一处一处地买一处地掏,细致入微地写,不厌其 ...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6-12-25 23:11
这篇文字,从侧面着笔,写长江大桥,构思比较别致,同时也说了一些真话,彰显了勇气。虽局部有少许瑕疵,仍 ...
吴显萍 发表于 2016-12-27 13:16
写得活泼灵动,吸引人读下去……
童心是 发表于 2016-12-29 08:15
精雕细刻的铸图犹如展开的连环画卷,丰富多采维妙维肖
童心是 发表于 2016-12-29 08:16
欣赏,学习,问好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1-2 09:57
文章咋没了?问声新年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