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6-12-19 20:52 编辑
订购与翻印的轮回
教辅资料贵,每一个老师都有共识。而且,似乎教辅资料已成为绝大部分书店赢利的主要途径。或者说,如果不卖教辅资料,一大半书店都得关门。
因为这东西无论多贵,都必须得买。当然,这里说的“买”专指由教师统一订购或统一规定由学生自行购买。因为在没有老师参与下的购买,属于个人行为,买什么,怎么买,买多少,都是人家自己的事,讨论下来没有意义。
那么,老师为什么要让学生买教辅资料呢?除去为了赚差价或拿回扣等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由于教学需要。比如说教辅资料中占比重最大的练习册,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免费,附带还有一套免费的练习册。可是这套练习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既简单,又单薄。简单,就没有挑战性,好学生会“吃不饱”;单薄,就不经写,一会儿工夫,题就做完了。而如果没有没有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学生考试成绩就不会提高,那么,无论是为学校教学成绩计,还是为学生学习成绩计,给学生、或让学生订一套练习册都势在必行。
然而这么做却是明显的违规行为。因为早在几年前,上头就有明文规定,要给学生层层“减负”,同时也要给教师要层层设卡,简而言之,就是把“师德”的大棒祭起来,稍有不慎就会打个头破血流。只说给学生订教辅资料一事,不要求说收取回扣赚差价不允许,就是倒贴车费再辛辛苦苦买回来再按原价卖给学生也是违规,甚至只是在课上引导、暗示一下叫学生自己去书店买都不可以。
那么可该怎么办呢?
其实放在前几年,这种事根本就不算事。这年头规定的事儿多了,可是违规的事儿谁也没少干。正所谓“戏法人人会变,不露是高手。”看某些与老师挂钩的书店一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然而随着加在教师身上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就如同观众的口味和水平越来越高一样,“戏法儿”也就变得越来越难变了。过去,私自为学生订教辅属于违规,但抓住了也不过退还书款,再加上批评教育或三年不晋级之类的(因为指标限制,实际对于大多数人,甚至连续几个三年都晋不上)。如今,大力整顿“师德师风”,处理起来就严重多了。至于严重到什么程度,则不一而同,大致和其人犯事的时机以及上头是否有人以及其人的能量大小有关,具体处理起来,差别很大。同犯而不同罪,这也是“中国特色”之一,暂且不论。
要说的是,上头抓得紧了,也就意味着违规风险增大了,所以很会叫一些人打退堂鼓。而且更重要的还是由于本校领导的力度。其实像给学生订教辅资料这种事,除非己莫为,或是领导不想知,否则是根本不可能瞒得住——材料订下来,总要给学生用,而领导如果稍加用心,绝对没有查不出来的道理。各校领导一则是考虑到老师们辛苦,自己当着官吃着肉,总该让下属们借机喝点汤,二则想要提高教学成绩,如果不订教辅资料,不靠大量习题训练,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对于老师们订题吃回扣这码事,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过那是过去,如今,上头动了真格的,抓得紧了,校领导犯不上为别人(即使是下属)承担违纪风险,所以一较真,订题这码事就不好办了。
教辅资料订不得了,老师们怨声载道。倒不是因为少赚了几百差价钱,因为近年来工资涨得快,那几百块钱在其心里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如果缺少练习,成绩根本就提不上来。
不过限制老师,教辅资料不让学生订的同时,上头也在限制学校,其中就有一条是办公经费不让乱花了。那么从以前主要用来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等的办公经费怎么用,就成了问题。钱,当然得花光了,否则上边要缴上去,哪个校长也不会那么傻,于是,把一部分经费花在学生身上也就成了必然。于是,在老师们的强烈要求下,学校开足马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印题工程。
习题还是那些习题,但不同的是,原来是学生们自己掏腰包,而且买的多是正版;如今却变成了学校掏钱印题,属于翻版。那么,如此大规模地翻印,窃取着编著者及出版社的劳动成果,是否属于盗版的违法行为呢?千万不要讨论这个问题。因为给学生印题,都不用学生们自己花钱了,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都舍得拿出一部分办公经费花在学生身上了,你还和我讨论盗版不盗版的问题,有意思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都是这样:以正当的名义,或打着高尚的幌子行违法违规之事。而且每当我们从一个违法违规中走出来后,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走入另一个违法违规的轮回。这样的轮回持续了百年、千年,我们不得而知,可知的是,至少暂时还看不到可以摆脱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