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93|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乾元二年:一泓泉水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7-22 09: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乾元二年:一泓泉水

  我就像秋风中的一片叶子,被天水的风吹着,缓缓地飘上了南山。深广的南山。或者说一个更具佛教意味的名字,慧音山。在这里,在一层又一层的幽静中,一扇古寺的门,恍惚之间,敞开了。

  当我走进去的时候,风铃声和诵经声都已隐去了。空旷的院落里,只有一泓山泉,盈盈的,宣纸一样铺展开来,等待笔墨的陈设。它的深浅,它的清幽,我无以知晓。花岗岩栏杆搭起的凉棚内,不时进进出出移动着急促或者匆忙的脚步,就像这个喧嚣浮躁的时刻一样。他们用硬硬的方言,围建起一圈圈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隙,让所有的惊喜和感叹融化在手中清凉的泉水里。

  山泉的帮沿很高,站上去,可以俯视到翠绿色的水面。青青的,瓷一样泛着粼光。悠远,静谧,深不可测。天水,其实也是这样的。只要一抬脚,就可以散散淡淡的走进去。无论行走,还是漫步,都能够体会到那种悠悠的幽,静。比如满街的古树,比如千年的遗址,比如香火鼎盛的寺庙,比如小巷深处的民居。就像乾元二年的杜甫,晃晃悠悠翻过陇坂大道后,远游到了天水。一个恒古的州县——秦州。那时,唐玄宗的身后聚集了一群群饥饿的流民。那是一支充满仇恨和愤怒的大军,他们足以瓦解任何城邦。但是,诗人顾不了这些,他只知道,向西,逃离这个业已支离破碎的世界。

  南山的泉水一直清冽着,间或也会荡开一圈圈涟漪,仿佛千百年来一些剪不断理不清的愁绪。它正在等待着乾元二年,等待着苦难中的诗兴。这一天终于来了。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的七月。

  安史之乱还在燃烧。弥漫。大关山的两侧,东面是依然大旱愁苦的关中,西面是地震后百废待兴的秦州。饿孚遍野,满目疮痍,盛唐的繁华已被一次又一次的灾难所湮灭。“满目生悲事,因人作远游”。逃难,流寓,成了诗人摆不脱的宿命。他只能在文字中关注,寄语,兴叹陇右的城郭子民山川风物,以及那些远去了的权贵、亲情、俸禄甚至友情。他的视野满含了惆怅。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比,他“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式的哀伤和感怀只能算是轻叹了。但是,古秦州却以它宠辱不惊的平静接纳了这个来去匆匆的背影。就连寄居山野的泉水也激发了诗人的雅兴。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泉水满地,莹莹润物。“旱盈潦缩,祷雨极验”。无名无姓的山泉老树,因着乾元二年的古诗而流芳百世。就像那个七月,意味深长。国破人去,食不果腹。所存者,唯有残躯一具,忧心一颗。还有梦。还有《秦州杂诗》。宣纸上的字迹想来是稀疏的,但不潦草,不枯淡。依然沉郁顿挫,依然苍凉悲壮,宛如当年马背深处那瘦弱背影下的目光。

  一个人的梦,因着清静安适的陇右一隅而清洁高远。一个世界的瓦解,因着贫困潦倒的生计而空寂决然。诗人的视野清如泉水,澄明透亮。他感怀悲悯,但绝无沉沦。他一唱三叹,但绝不无病呻吟。一花一木,一草一虫。世界在他眼里寂静了,山寺的古月在他笔下生辉了。于是,怀友的心情就像这面湿漉漉的泉壁一样,滋生,萌发。李白,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惦记和明月一起渐渐浮现出来。

  乾元二年,诗佛王维溘然仙去,而诗人却一直怀念流放夜郎的诗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肺腑之情,凄楚哀婉。那是历尽沧桑后的豁然开朗。江山不幸诗人幸。凋谢的花朵何曾怆天呼地,但它分明已经感知到了一个季节的结束。李白大赦生还,而他还要继续流寓。

  山泉边的人影已渐渐稀少。栏杆的阴影越来越长。尘世之中,难得有这样片刻的清静和感动。只有南山,只有这泓泉水,让人久久不肯离去。我不知道,在我走后,这样的一刻谁还会再去留意?如果有,他会想些什么?时间,抑或一个背影的移动?

  离开秦州后,诗人远赴四川,开始了更为艰苦更为辛酸的流亡。这一年,东渡的鉴真和尚在日本奈良建立了唐招提寺。佛在异域他乡得到了更广的传布。直到清光绪三十年,也就是一千多年后,秦州知府、乡贤周务学等人才倡议改修南郭寺东禅院为杜少陵祠堂,设造像一躯,书童二躯,以示留纪。就像远来的尘客,诗人神情落寞,苍老疲倦,缺少了文字背后的那种雄阔,沉峻,沧桑,豁达。倒是书童顽皮可爱。清风明月,古寺山泉。他们一直面南而坐,看花开花落,俗世纷争。与不远处同一庭院的释迦牟尼相比,这里的香火还是冷清了许多,但也真实了许多。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7-22 10:46 | 只看该作者
山泉边的人影已渐渐稀少。栏杆的阴影越来越长。尘世之中,难得有这样片刻的清静和感动。只有南山,只有这泓泉水,让人久久不肯离去。我不知道,在我走后,这样的一刻谁还会再去留意?如果有,他会想些什么?时间,抑或一个背影的移动?
史料丰厚,文笔典雅!精华支持。
3#
发表于 2008-7-22 10:53 | 只看该作者
“尘世之中,难得有这样片刻的清静和感动。只有南山,只有这泓泉水,让人久久不肯离去。”借景言情,即景发感,营造出一个深婉蕴藉、若即若离、空朦柔美的意境。支持精华!
4#
发表于 2008-7-22 11:18 | 只看该作者
文笔进入了成年状态,欣赏并赞同高版的点评意见!
5#
发表于 2008-7-22 11:38 | 只看该作者
空旷的院落里,只有一泓山泉,盈盈的,宣纸一样铺展开来,等待笔墨的陈设。
6#
发表于 2008-7-22 12:3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您的文笔越发凝练,丰厚,体会欣赏。
7#
发表于 2008-7-22 15:01 | 只看该作者
一泓清泉带来的是俗世中的清净和静谧。何也的文字厚重,带有思索的文字延展了文章的空间。问候。
8#
发表于 2008-7-22 15:36 | 只看该作者
洞悉历史人物事件情境的笔墨,写实和写意的笔法交相辉映。
9#
发表于 2008-7-22 17:36 | 只看该作者
无论何样题材,总有诗意的描写!
10#
发表于 2008-7-22 1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家的这泓泉水洗亮了我的心,好文。问好!!!
11#
发表于 2008-7-22 21:39 | 只看该作者
我就像秋风中的一片叶子,被天水的风吹着,缓缓地飘上了南山。深广的南山。或者说一个更具佛教意味的名字,慧音山。在这里,在一层又一层的幽静中,一扇古寺的门,恍惚之间,敞开了。
很有禅意的文字,尤其是“一层又一层的幽静”句,写得忒好!
12#
发表于 2008-7-22 22:56 | 只看该作者
清风明月,古寺山泉。他们一直面南而坐,看花开花落,俗世纷争。与不远处同一庭院的释迦牟尼相比,这里的香火还是冷清了许多,但也真实了许多。
   继续欣赏先生怀古情调的美文。这些美妙的文字,穿越历史的沧桑与烟云,一直弥漫着感人的气味感觉。问好!
13#
发表于 2008-7-22 23:03 | 只看该作者
清风明月,古寺山泉。他们一直面南而坐,看花开花落,俗世纷争。与不远处同一庭院的释迦牟尼相比,这里的香火还是冷清了许多,但也真实了许多。
   继续欣赏先生怀古情调的美文。这些美妙的文字,穿越历史的沧桑与烟云,一直弥漫着感人的气味感觉。问好!
14#
发表于 2008-7-23 08:1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山泉边的人影已渐渐稀少。栏杆的阴影越来越长。尘世之中,难得有这样片刻的清静和感动。只有南山,只有这泓泉水,让人久久不肯离去。我不知道,在我走后,这样的一刻谁还会再去留意?如果有,他会想些什么?时间,抑...


欣赏何也美文!问好!
15#
发表于 2008-7-23 08:2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07:05 , Processed in 0.0736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