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46|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似曾相识盼“晏”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5 1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夜莺 于 2016-12-7 23:17 编辑

  兄弟,对不起!


  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是帮手不给力。即便亲如手足,那也只能说声:兄弟,对不起,明天你还是另寻高就吧!

  晏子就是这样一个不近人情的好汉!

  他的家政管家高纠,在他身边服侍了三年。不仅没有得到他的奖赏、提拔,飞黄腾达,反而被他扫地出门,给辞退了。不要说高管不服,宾客不解,就是我们读者也看着不忍。三年的光阴,一千八百多个日子,鞍前马后,不功高,也苦劳哦!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是高管不小心泄露了晏老板的隐私?还是有“男闺蜜”干政的把柄落在政敌手中?因此想撵人封口,杜绝后患?

  如果是这样想我们的“晏老板”,就只能说明我们内心太龌龊,太肮脏了!

  高管被辞,原因极其简单,极其正大光明,就是:不作为。

  俗话说:端了老板的碗,就要服老板的管。晏有三条家规。一是闲居安逸,要谈道辯义;二是出门在外,要传递正能量;三是见别人有错,就要规劝。作为晏家的宾客,必须履行这三点义务。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责罚:要么疏远他,要么不亲他,要么不见他。

  “如今,高管家你一条也没做到,我没有义务养些吃白干饭的。辞退你,也是情非得己的事!”晏老板语重心长地,一字一句地,喟然长叹!

  理解万岁,兄弟!我们总不能监守自盗,贼喊捉贼,自打脸吧?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高管黯然远去的背影,是对颜面,尊严最大的留白。当然,也是给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一个提醒!

  由此观之,如果一个管理者,真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原则狠劲,真有曹操割发受惩的勇气与魄力 ,哪会有枕戈待旦的紧张,草木皆兵的惶惶?

  我是您的臣子,不是您的佣人


  说老实话,晏子能流芳百世,也与他跟对了人有很大关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对他都不薄,委以重任。特别是齐景公,对他,可用爱悠悠恨悠悠来形容。表面上二人是君臣关系,可实际上,二人的言语往来,更像是兄弟朋友,更妥帖一些,我认为。

  景公夜宵,喝酒听歌,叩晏家大门,想邀晏子共度良宵。如果是现在的人,有领导亲自打电话邀请自己一起嗨,我估计很多人是高兴得眼泪花花的,一阵风似的跟了去。

  可晏子并不买账,更别提什么得意忘形了。他连门都不让人家进,披件黑衣,就在门口急急问道:国君连夜屈驾到我家,不会是诸侯暴动,国家发生什么大事了吧?

  得知无事,只是夜宵一下。晏子就冷冷地回绝了:与你推杯换盏,寻欢作乐,有的是人,我不奉陪了。景公怏怏不乐,另寻他人去了。

  如果说晏子是为树形象,立口碑,假装推辞也就罢了,但景公嘱他举手之劳的事,也义正言辞地一口回绝,不能不让人高山仰止。比如,有次早朝,天儿极冷。景公吩咐晏子:请你给我拿点热食来吃。

  我不是给您端茶递水的人,不去!

  想来景公脸色很是不好。接着又说:给我拿一件毛皮衣服来。我又不是给您拿衣铺席的人,不干!

  碰上这个硬骨头,景公也只能讪讪一笑。于是反问晏子一句:那,你是来给我做什么的?

  我是社稷之臣。只能为您安邦定国,施政布德,维护社会和谐等等方面,出谋划策。至于其它拿包打伞的事么?呵呵,得问问我心情如何?当然,这后句是我诓骗大家的。不过,守住本分,各司其职,不讨功邀赏,就冲这一点,也会羞煞今天很多阿谀奉承之辈!

  精准扶贫


  每每言及这个话题,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晏子。

  齐景公时,遇到一个霖雨月。乡里房屋毁坏无数,挨冻受饿的百姓,无家可归,可怜致极。晏子恳请景公善民救灾,景公只顾寻欢作乐,把晏子的话置若罔闻。一气之下,晏子辞官拂袖而去。景公见状,只好授权晏子,让他全权处理灾情。

  有穿的没吃的,发一月的柴米;没吃的没穿的,领一年的食物。没柴取暖的,就给柴;有房不能挡风遮雨的,就补钱;缺钱少用的,三天之内必需到位,否则,拿巡视员问责治罪。一声令下,官吏同心,三天就完成了赈灾任务,百姓得到了切实的救助。这也是古时精准扶贫的一个佳话。晏子的政声令名,无形中又多了一分。

  今天,我们追怀先贤高情,不仅仅是缅怀,更应该是警醒。临危就助,帮扶拉扯,共渡难关。从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不过,历史发展到今天,“扶贫”就变了味儿。

  修路搭桥,建房置屋,发展副业,这些宏观的扶贫,我们耳闻目睹,感念党的好政策。可是有人身强力壮,领着工资,却趁机挖党的墙脚,钻党的空子,穷尽蛮荒之力,也要弄个“贫困户”当当。一些“文明人”除了“等,靠,要”这种本色表演,还要外加“闹,骂,访”这些艺术表演博取“同情”,与正真需要扶贫的人抢利益。这些人,完全没有了羞耻心。简直就是在宣扬一种:我穷我自豪,我穷我骄傲的人生哲学。

  扶贫,立志。是很好!可是,有的人把礼义廉耻都丢了,心都走没了,还怎么立志啊?

  马未都的《扶贫》一文,有这样精彩的记录——

  “记得多年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就是追踪贫困山区的农民养羊的。扶贫队给了贫困农民一群羊,让其赶回家,告诉他好好养,来年这羊可以生小羊,小羊大了可以剪羊毛,卖羊肉,日子可以一天比一天好。

  谁知农民赶羊回家路上就宰了一只,煮汤吃肉了。他等不及羊长大再去良性循环,他要解决的是眼下肚子饿的问题,结果是一年下来,羊都被吃光,农民还是一贫如洗。最精彩的点睛一笔是纪录片的最后,记者问老农,如果明年再给他一群羊,他将如何?老乡诚恳而不假思索地说:‘还吃’!”

  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故事如此结局,只能令人拍案惊奇,呜呼一声:痛杀我也!(2084)
2#
发表于 2016-12-5 14:2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寓意深刻。拜读!
3#
发表于 2016-12-5 16: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6-12-5 16:31 编辑

看题目我还以为是写“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那位晏殊呢。
“精准扶贫”,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就觉得好笑。中国特色总是提倡什么的时候,就是缺乏什么的时候。强调精准,正因为扶贫太不精准了。八荣八耻....不敢想了。
晏子与孔子似乎有至少两次交道,想读读你怎么来写这两个不和睦的贤人。
4#
发表于 2016-12-5 16:39 | 只看该作者
古贤的襟怀,今人难步后尘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6:43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6-12-5 16:11
看题目我还以为是写“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那位晏殊呢。
“精准扶贫”,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就觉得好笑。中国 ...

好,下次给你交作业
6#
发表于 2016-12-5 16: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6-12-5 17:43 编辑

三则历史故事,微言大义,各有特色。

晏子辞退高管家,从一个侧面看出晏子刚正不阿、无私无畏、重视品行的为人处世的原则立场和精神风格。

不陪齐景公共度良宵、不为齐景公送热饭等等,真正体现了晏子严守节操、不卑不吭的气节和风范,这需要胆识、魄力和气度。


由晏子精准扶贫的故事联系到当今时代的精准扶贫,尤其是文章结尾引用马未都的《扶贫》一文的精彩片段,更是活画出当今一些人对贫困的理解和复杂心态,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7#
发表于 2016-12-5 17:1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晏子,翻来覆去,每次却有新意,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享受与阅读快感——在充分拿捏住现代人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与普世价值后,将晏子的往事、做人、处事风格一一大胆剖析,合理而辩证的分析,读来每每使人会意而赞叹:既为晏子,也为作者!
   文贵创新!读书读出不一样的感悟与体会,且书写出来,不失为一种风格与特色!学习了,问好!
8#
发表于 2016-12-5 17:20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6-12-5 16:43
好,下次给你交作业

折煞我也!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8:10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6-12-5 14:25
好文章,寓意深刻。拜读!

谢姐姐夸奖!向你学习!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8:12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 发表于 2016-12-5 17:10
一个晏子,翻来覆去,每次却有新意,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享受与阅读快感——在充分拿捏住现代人思维方式 ...

谢于老师厚爱。夜莺还得多多揣摩你文。模仿学习!。邀祝冬安!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8:13 | 只看该作者
放飞梦想 发表于 2016-12-5 16:54
三则历史故事,微言大义,各有特色。

晏子辞退高管家,从一个侧面看出晏子刚正不阿、无私无畏、重视品行 ...

我文没写好,但看到放飞老师的点评,总有意外的收获。在此谢谢!邀祝冬安!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8:14 | 只看该作者
冰峰雪鹰 发表于 2016-12-5 16:39
古贤的襟怀,今人难步后尘了。

就是。谢谢!
13#
发表于 2016-12-5 19:26 | 只看该作者
夜莺的读书笔记确实很见功力,既谈古也论今,分析不断深入,结论也折服人心。很好。可以试哈投《百家讲坛》。拜读,欣赏,问好!
14#
发表于 2016-12-5 19:30 | 只看该作者
古为今用,活学活用,佩服。我看文言文就困,得改啊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20:01 | 只看该作者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6-12-5 19:26
夜莺的读书笔记确实很见功力,既谈古也论今,分析不断深入,结论也折服人心。很好。可以试哈投《百家讲坛》 ...

我哪儿都不去,就投中财。但有你这句话,就高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8 21:15 , Processed in 0.05187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